海南岛贝克喜盐草的空间分布特性及保护价值研究

来源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ch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海草易危种—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为研究对象,首次报道海南岛港湾及潟湖中贝克喜盐草系统分布现状,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浅析导致其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开展贝克喜盐草海草床内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探讨贝克喜盐草海草床的结构变化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开展以贝克喜盐草海草床作为底栖生物食源及栖息地的价值与贡献研究,以表征海草床内主要大型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种群间的营养关系,进一步探究贝克喜盐草在食物网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及保护价值。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海草易危种贝克喜盐草的保护及海南潟湖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显示:(1)海南岛的贝克喜盐草主要分布于西北及东南部的潟湖沿岸,分布总面积约2098.1 hm~2。其中万宁小海约958 hm~2,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贝克喜盐草分布区。其次,儋州新英湾贝克喜盐草分布面积约489 hm~2,澄迈花场湾为220 hm~2,海口东寨港为188hm~2,临高新盈港为95 hm~2,万宁老爷海为66.8 hm~2,临高红牌港为36.3 hm~2,马袅港为23 hm~2,黄龙港为22 hm~2。海南岛贝克喜盐草盖度范围为7.08%~56.33%,茎枝密度为487.47 ind./m~2~20167.1 ind./m~2,生物量为1.57 g/m~2~112.94 g/m~2。(2)结合实地勘察、因子分析及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发现贝克喜盐草仅分布于潟湖沿岸,优选淤泥、含黏土质的粉砂或含淤泥的细砂质红树林滩涂或盐淡水沼泽生境,受生境类型(底质类型及沿岸生态系统)、潮汐作用、水深、水体和沉积物中Cu、Pb、Cr、Zn等重金属含量以及近岸人类活动影响,其中海草盖度与水深及重金属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即在水浅、风浪较小、水动力条件稳定及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环境下更适宜贝克喜盐草的生长。(3)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分布情况与贝克喜盐草海草的面积及密集程度密切相关。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贝克喜盐草分布区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生物量及栖息密度与海草床生物学参数呈显著正相关,且随着贝克喜盐草株高、盖度、茎枝密度及生物量的增加,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逐渐上升。这表明,贝克喜盐草植被覆盖的海域可支持更多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量以及更高的群落多样性。此外,海洋环境中Pb、Zn及Cr等重金属含量对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较大。(4)采用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方法,对花场湾贝克喜盐草海草床内及附近海域中8个消费者营养类群(50种海洋生物)的碳源和营养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花场湾的有机碳源主要贝克喜盐草、大型藻类、海草表面附生生物(EPI)、POM、SOM及红树植物为主,其δ13C值从-12.6‰~-29.73‰,不同有机碳的δ13C差异显著(P<0.001)。消费者的δ13C值分别在-22.99±1.15‰~-14.26±0.98‰之间,营养级范围为1.56~4.17,总体上看花场湾消费者的食源多样性水平总体较高,食物链长度较长。Mix SIAR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贝克喜盐草对大型底栖动物及游泳动物的碳源贡献为7.0%~53.3%,对鱼类的碳源贡献达33%以上,表明贝克喜盐草是花场湾食物网的关键碳源;但是受到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大型海藻对花场湾消费者的另一关键碳源。
其他文献
当前已经进入塑料时代,塑料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威胁,但塑料垃圾处理又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生物法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方法应用于塑料垃圾的清除和塑料垃圾的回收,但目前单一菌株的降解速率仍然太低。本研究选取聚乙烯塑料为代表,尝试通过定向驯化的办法获得可以用于降解塑料(微塑料)的高降解活性的微生物区系,以期为生物法处理海洋微塑料污染提供技术支撑。此外,尝试从高降解活性的微生物区系中分离出高效降解
学位
海草床是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最高的近岸海洋生态系统之一,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但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海草生态系统正受到威胁,海草面积及其相关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持续减弱,因此,加强针对海草的研究并开展海草床的保护和恢复刻不容缓。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海洋酸化试验,探究不同程度海洋酸化对热带海草生长、光合作用、物质代谢以及根区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本文首先探讨了热带海草海菖蒲果实、种子和幼苗
学位
琼枝(Betaphycus gelatinus)是重要的产卡拉胶经济海藻,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分布于东南亚及我国海南岛、东沙群岛等地,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但近年来,我国琼枝野生资源衰退严重。琼枝在海南具有一定的养殖规模,养殖方式为水泥框夹苗,通过营养繁殖方式在近海潮间带进行,其藻种来源以野生琼枝为主。养殖模式和种质资源的单一,加之长期的营养繁殖,造成琼枝产量与品质下降。此
学位
红树林是一种生长在沿海湿地潮间带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生产力高,结构稳定的特点,在防风固沙、净化水体、保护海岸、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滨海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红树林具有极强的固碳能力,是全球单位面积碳储量最高的树木类型。红树林湿地高湿、高盐、强还原性、周期性淹水的特点,造就了其独特而丰富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群落在碳、氮、硫和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位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大量重金属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了海洋环境中,使得海洋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近岸海域更是成为了重金属的富集地。重金属具有难降解的性质,导致其容易在环境和生物体内积累,当积累到一定浓度就会对生物体产生毒害作用。本研究以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为研究对象,以铜(Cu)、镉(Cd)为胁迫因子,设置不同浓度处理来探讨双齿围沙蚕响应重金属胁迫的作用机制。利用转
学位
水稻稻瘟病是世界范围内危害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近年来,水稻稻瘟病在我国呈现加重发生趋势。水稻稻瘟病会严重影响稻谷产量,会导致水稻减产20%~50%。粮食安全是我国提出的重大战略,能否及时、准确的检测出稻瘟病,有助于有针对性的治理。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宽,目前已有在农作物分类,植物生长周期预测,果蔬质量检测等场景的应用。小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门研究方
学位
在数字化转型与平台经济飞速发展的趋势下,用户将大量个人隐私信息交给了自己无法掌握其用途的第三方机构,互联网平台以用户愿意让渡隐私来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为由,以更好地为用户利益服务为借口肆意储存、加工隐私信息,平台功能服务优化与用户隐私让渡边界间的冲突日益激烈。本研究在传播隐私管理理论的框架下,探索了边界动荡的具体表现,并基于理论中影响个体控制信息流动的因素来挖掘动荡背后的原因,最后透过理论的五大
学位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营养价值高,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多酚类物质和类黄酮,因此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功能食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藜麦籽粒一样,藜麦叶中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同样优异,可作为蔬菜食用,但影响消费者口感的主要原因为藜麦中存在的苦味物质皂苷。藜麦皂苷是藜麦次生代谢产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抑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已被广泛报道,但对于其生物合成机制和食品安全性评价
学位
钙质砂是一种海洋生物成因、富含碳酸钙或其它难溶碳酸盐类物质的特殊岩土介质,广泛分布于加勒比海、红海和南海的大陆架和海岸。在这些地区,钙质砂通常作为海洋工程建设的基础材料。相对于硅砂,钙质砂存在颗粒强度低和孔隙率大等特性,在受到外部载荷时通常会导致颗粒破碎。因而在海洋工程实际应用中常需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是一种新型土体加固技术,具有成本低、耗能小、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学位
在过去100多年里,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世界各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了全球性的气候变暖。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是海洋对固碳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海洋生物化学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对北部湾地区POC浓度的研究可以为海洋碳循环过程、海域碳源/汇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调控机制等问题提供参考。遥感技术可以对大面积海域进行连续高效的观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