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In2S4纳米片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光催化分解水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fei223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催化分解水是一种可持续、清洁的生产氢能的方法,被认为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策略之一。具有层状结构的ZnIn2S4纳米片,因其活性高和能带结构适中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可见光光催化全解水潜力的催化剂。然而,目前关于ZnIn2S4纳米片基催化剂在光催化分解水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于研究其在牺牲剂体系下的光催化产氢性能。此外,由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快速复合以及表面硫原子易被光生空穴氧化造成自身光腐蚀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光催化全解水中的应用。因此,本研究通过构筑异质结和表面缺陷策略对ZnIn2S4纳米片进行改性,制备了ZnIn2S4/氧化物复合材料、具有无序结构的ZnIn2S4、元素掺杂的ZnIn2S4和ZnIn2S4/碳化物复合材料。通过表征测试和性能分析,明确了异质结构和元素掺杂对提升催化剂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的作用机制,并研究了光热效应对光催化分解水性能的促进作用。通过水热法在含有氧缺陷的黑TiO2空心球(BTHS)表面垂直生长ZnIn2S4纳米片,得到ZIS/BTHS异质结材料。再利用氢热还原法制造硫缺陷,制备了含有氧、硫双缺陷的HZIS/BTHS异质结催化剂。通过调控氢化温度实现硫缺陷量的可控调节,从而得到具有最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的实验条件。分析表明,空心球结构不仅可以提升对光的利用率,而且可以作为ZnIn2S4垂直生长的基底,使得ZnIn2S4暴露更多的表面和边缘活性位点。氧、硫双缺陷提升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而异质结构还可以加速光生载流子的传输。因此HZIS/BTHS异质结催化剂在以乳酸为牺牲剂时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5.5 mmol·h-1·g-1)。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具有无序结构的超薄ZnIn2S4纳米片(SRDZIS)。无序结构不仅可以在原子层内形成静电电势差,加速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还拓宽了纳米片的层间距,使其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加表面载流子密度。无序结构的形成导致ZnIn2S4表面电荷再分配,其中Zn周围会富集正电荷,从而增加了催化剂对水的吸附和降低了水的氧化屏障,并使其成为产氧的活性位点。因此,SRDZIS纳米片的水氧化过程能够与其自身的光腐蚀竞争,从而实现高效稳定的光催化全解水性能。此外,通过在反应溶液中加入正-丁氧基铝,可以得到Al掺杂的ZnIn2S4纳米片(Al-ZIS)。Al元素的引入可以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进而提升催化剂在纯水体系下的光催化全解水性能(H2:77.2μmol·h-1·g-1,O2:35.3μmol·h-1·g-1)。采用一步高温煅烧法合成了WC/C复合材料。通过调控偏钨酸铵和二氰二胺的质量比,可以控制WC纳米粒子的相态、尺寸、颗粒间距和碳含量。采用理论计算和时域有限差分模拟研究了WC/C的光热机理,并确定了具有最佳光热性能WC/C的制备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溶剂热的方法将WC/C与ZnIn2S4纳米片进行复合,制备得到ZIS/WC/C复合材料催化剂。结果表明,具有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WC受光激发会产生大量的热电子,而这些热电子会与ZnIn2S4价带上的光生空穴快速复合,提升ZnIn2S4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以及防止ZnIn2S4自身光腐蚀,使得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此外,WC/C的光热效应还可以起到“热岛”的作用释放热能,提升催化剂和反应体系整体的温度,进而提高载流子迁移率和降低还原反应势垒,进一步提升光催化全解水性能,其光催化纯水分解制氢速率高达230μmol·h-1·g-1。综上,异质结的构筑和表面工程策略不仅可以有效增强ZnIn2S4纳米片对太阳光的利用率,还可以增加材料表面载流子密度,以及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从而实现在无任何助催化剂和牺牲剂条件下的可见光光催化纯水分解,为进一步设计合成高效的光催化全解水光催化剂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
其他文献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由于其轻质、高强、耐磨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体育用品、汽车制造、航天航空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等的发展,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浆剂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处于纤维与树脂的界面处,对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上浆剂通常以保护碳纤维(CF)为目的,对界面性能提升有限。因此,如何优化上浆剂结构增加与基体树脂的可反应基团,通过简单的上浆工艺提高复合材料综合
学位
锂硫电池由于理论质量比能量高、正极硫资源丰富和价格低廉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其商业化进程始终受制于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和不稳定的锂负极两大问题。金属锂负极的界面稳定化策略可以有效改善充放电过程中的锂枝晶等问题,同时也对穿梭效应的抑制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通过金属锂负极的界面改性以抑制锂枝晶的生长、缓解体积效应、调控锂离子的沉积,实现金属锂负极的界面稳定;采用多种物化表征手段和电化学测试方法
学位
镁硫电池采用理论比容量高、成本低的硫作为正极,以具有较负电极电位、较高比容量和安全性较好的镁作为负极,不仅能够提供高理论能量密度(1722Wh kg-1 or 3221 Wh L-1),同时还具有高安全性及低成本的优势,在动力及储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镁硫电池的电解液对于其实际应用至关重要,其中Mg(TFSI)2基电解液具有稳定性好、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溶剂化能力强且与硫正极兼容等优点,展
学位
在水系电池中,锌离子电池具有比容量高、稳定性好、锌资源丰富以及成本低等优势,柔性锌离子电池因此成为便携式可穿戴电子产品下一代有希望的储能设备之一。目前,柔性水系锌离子电池存在电极材料循环性能差以及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难以兼容等问题。因此,需要对柔性锌离子电池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研究制备了具有长循环寿命的Mn2O3@PPy正极材料和H2Ti3O7·xH2O负极材料,利用来源于柚子皮的纤维(PPC)为
学位
有机系锂-氧电池具有超高的理论比能量密度(3500 Wh kg-1),在移动电子、新能源汽车、航天等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但目前,锂-氧电池仍面临着充放电过电位高、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提出了利用Cu N2C2催化剂调控锂-氧电池充放电反应路径的方法,探索了可溶性茂金属分子与Cu N2C2催化剂的协同催化机制,设计了石墨炔锚定茂金属分子抑制氧化还原介质穿梭效应的方法。构筑一种
学位
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属于刚性棒状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及阻燃性。但PBO纤维存在紫外光耐受性差、压缩强度低、与树脂的界面结合性能不佳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长期使用,并阻碍其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此外,多项研究表明,由于具有高热稳定性、易石墨化等特点,PBO可以作为石墨纤维前驱体的新选择。本课题首先通过热处理制备具有皮芯结构的PBO纤维,皮层化学结构的转变能够大幅提升其耐紫外老化性
学位
锂金属负极具有最低电位(-3.04 V vs.SHE)和高比容量(3860 m Ah g-1或2061 Wh cm-3)而备受关注。然而,不均匀且无限体积变化的锂沉积会导致固态电解质界面(SEI)的稳定性降低,甚至破裂,破裂处会重新形成SEI,消耗活性锂金属和电解质,降低锂循环的可逆性。而且破裂处的顶端有电流聚集优势,诱发锂枝晶的生长,带来短路的安全隐患。此外,锂枝晶还会断裂,形成“死”锂,表面附
学位
全固态锂电池具有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被认为是取代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最具潜力的下一代电池体系。其中,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因其较高的离子导电性、较低的晶界电阻和良好的力学性能而受到青睐。因此,基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电池已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由于固态电解质的综合性能不佳,电池内部界面稳定性差,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全固态锂电池的性能发挥。基于此,选择硫化物基全固态锂电池为研究对象,
学位
电致变色材料可根据外加电场的不同实现光学属性的可逆变化,在建筑节能调光玻璃和汽车防炫目后视镜等领域表现出巨大应用潜力。WO3基电致变色器件因其大的光学调制范围、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着色效率被广泛关注。然而,基于固态电解质的WO3基电致变色器件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电解质离子引入方式存在问题、光学调制范围小和循环稳定性差等。本文采用电子束蒸发和电阻蒸发法,使用金属锂对WO3薄膜和器件进行干法锂化,研究
学位
锂金属负极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3 860 m A h g-1)和低的氧化还原电位(-3.04V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被认为是高比能量锂电池最理想的负极材料。然而,在常规液态电解质中使用锂金属负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使用具有高热稳定性的固态电解质代替有机液态电解质,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并突破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上限。聚环氧乙烷(PEO)基聚合物电解质(主要由PEO基体和导电锂盐两部分组成)不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