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鉴定系统的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fengai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323协议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制定的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的系列标准,它可以运用于多种场合,如视频会议系统、远程监控系统以及远程鉴定系统等,其中H.323协议在远程鉴定系统中的应用较为新颖。本文中所论述的远程鉴定系统主要用于边防检查站、海关等检验检疫部门。当这些部门发现可疑物种或新物种时,可以联系身处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运用该远程鉴定系统,对这些物种进行及时、有效的鉴别。远程鉴定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为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生物物种的保护带来极大的便利,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研究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对H.323系列协议进行了讨论,主要包括H.323协议栈的结构、H.323系统的组成、H.323协议的主要协议过程以及QoS控制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分析了远程鉴定系统用户的特点,提出了远程鉴定系统的组成结构,并且根据其组成方面的特点,通过对比视频会议系统的控制模式,给出了远程鉴定系统的控制模式。本文研究了适用于远程鉴定系统的MCU服务器端、客户端的组成结构,重点分析了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呼叫建立过程和音频、视频通道打开/关闭的等过程,之后本文给出了运用Open H.323完成远程鉴定系统框架的具体实现。最后,本文还介绍了用于音、视频数据传输的RTP/RTCP协议,分析了RTP的三种封装方式,并且研究了TCP常用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种新的动态码率调整算法。该算法将网络状态分为四种,通过SR报文中丢包率信息,对网络状态进行评估,动态的调整视频码率。
其他文献
P2P网络是近年来计算机领域研究与关注的一个焦点,它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P2P网络自身的分散化、自治性、动态性、自组织性、异构性等特点,对P2P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很大的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大量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出现,手机终端已经从原来的只支持单一移动通信网络到与Wi-Fi、蓝牙等无线网络相融合的方向发展,这为移动VoIP的发展奠
未来移动通信在传输速率、系统性能和系统业务容量等方面对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MIMO通信系统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都采用了多天线结构,不仅可以使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
协作通信技术利用网络中其它节点协助当前节点进行通信,通过使用其它节点的天线可以实现多跳或混合多跳传输。在蜂窝网络中,使用中继进行协作,可以有效地扩展小区覆盖面,提高小区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家庭网络接入的不断普及,新的网络业务层出不穷,网络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同时,由于经济、技术水平所限,我国家庭网络的
未来无线通信系统要求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率。由于频谱资源的限制,在OSI各层采用高效的传输方案势在必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很多研究。其中,多输入多
自从第一代蜂窝通信网络的引入,移动通信系统已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同时,第三代技术(3G)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市场。3G系统相对于第二代系统来说获得更好性能,尽管如此,3G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直以来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时性不高和视频数据的网络传输效率低下等缺点限制了它的发展。流媒体技术的兴
非连续正交频分复用(Non-Contiguous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tilplexing,NC-OFDM)作为基于OFDM技术的一种物理底层数据传输解决方案,在认知无线电或干扰环境中得到
跳频是发射信号的载波频率周期性改变的通信方式。跳频系统抑制干扰的机理是躲避干扰。当躲避失败时,由于载波频率周期性改变,跳频信号仅被暂时干扰。跳频系统的这种时变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