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978-1980)的对抗美学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0年代末,由北岛、芒克等人创办的《今天》以民间刊物的身份亮相,展现出与主流文学不同的特征,它的“异质性”给新时期文学带去新的创作指向,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在“文革”后出现的《今天》,由于受到时代的巨大影响,对抗从创刊开始就与之相伴而生。他们力求从语言革命完成政治对抗,对审美平庸和体制话语进行有力的反拨,站在与主流相对立的民间边缘立场,形成具备独立品格的知识分子群体。《今天》的“异质”根植于由特殊背景和创立宗旨所限定的对抗,因此分析其意义和价值就不得不从“对抗”切入。之所以用“对抗美学”的概念,是因为《今天》在书写对抗、表达对抗精神和立场之外,更是将“对抗”作为审美标准建立起一整套系统,并最终达成贯穿始终的对于自身、文学艺术和现实世界的处理哲学。早期的《今天》在新时期初期文学的复杂语境中只存在了短暂的两年,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几乎被正统文学史叙述所遗忘和遮蔽,但是其“对抗美学”对于新时期文学甚至整个文学史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和探索价值。本文将从“对抗”观照《今天》,试图通过文本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寻《今天》对抗美学的思想内核及精神资源,考察它对当时甚至是当下的作用,从而重新确认《今天》在文学和文学史中的地位。全文的结构如下:
  绪论部分对“对抗美学”进行概念释义,点明其内涵和特殊性,指出选题的价值和意义。简要考察梳理当前学界对《今天》研究的大致路径、成果及其局限性,并阐发论文的研究方向。
  第一章从《今天》产生的多重背景讨论对抗美学的生成。由秘密写作到公共空间的开辟,“地下诗歌”的秘密流传方式为《今天》聚集丰富的文学资本。从主观冲动到历史机遇,北岛等知识分子投身历史潮流的革命冲动并未消失,参与《今天》创立的成员志同道合,都具有强大的意志支撑。“九·一三”事件引起的精神震荡以及姗姗的死带来的打击,成为对抗产生的主观因素。历史客观方面,1978年初民主化运动中产生“西单墙”,政治上出现松动,《今天》应时而创,在思想解放浪潮的夹缝里得以生存。
  第二章以《今天》的创作文本为基础进行内部研究,将其视为综合刊物,从诗歌、小说和其他文学或非文学的文本形式来探究《今天》对抗美学的具体呈现。诗歌上怀疑主义的世界观和陌生化的审美经验成为对抗的表现核心,与意识形态和语言平庸对抗。小说相较于身处同代的“伤痕文学”,思想内涵和艺术技法上都更加成熟和深刻。文学评论、散文随笔等文学体裁直陈观点或由译介间接透露意图,也为对抗贡献不可忽视的价值,还采用超文学形式加以配合,体现出《今天》作为独立文学运动的多种对抗。
  第三章从《今天》的社会活动和论争进行外部研究,通过对《今天》的史料梳理,分析它在面对大众和面对官方刊物时采取的发声方式和话语策略,探究其在具体活动、论争中实现对抗美学的方式和所持立场与姿态。明确《今天》实现对抗美学的手段包括公共空间的开辟和社会活动的举办,这两者都为其发声提供平台;探讨《今天》的立场与姿态,从发刊词到与“伤痕文学”抵牾,到编辑部内部分裂,以及与官方刊物、“朦胧诗”的暧昧关系等复杂的历史现场来讨论《今天》的超然与介入。
  第四章从影响研究的角度分析《今天》“对抗”的精神传统和理论资源,包括本土传统、俄苏资源、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及理论。《今天》对人性的复归接续了“五四”精神,艺术上的“朦胧”受到“九叶诗派”含蓄内敛的审美风格以及反叛政治压迫的语言危机为宗旨的双重影响。同时,探讨《今天》如何将域外资源化为自己理论建构依据。俄苏文学的内部交流性和知识分子敢于在权力意志面前说真话的品质成为《今天》的精神支撑。《今天》还从西方现代主义中获得现代思想启蒙,又借鉴其艺术手法来表达这种异端思想。
  第五章对《今天》的对抗美学进行价值评估,分析它在新时期文学和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意义。《今天》提倡个性解放与思想自由,以边缘化的姿态对抗文学“规范”,自觉建立新的美学形态和艺术形式,应当视为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今天》也给中国文学带去启迪和经验,在文学本质上对真善美的追求,知识分子面对历史的理性态度和面对权力的勇敢发声在当下依旧具有意义。围绕《今天》的个人性叙述也为文学史写作提出另一种可能,但也要探究《今天》的对抗美学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结语部分总结早期《今天》(1978-1980)对抗美学的精神传统和文学经验,对《今天》后来的停刊到时代变迁中的复刊作简要叙述。
其他文献
我国贫富差距巨大、阶级流动困难、“寒门难出贵子”成为了社会热点现象。促进低社会阶层个体的职业发展是改善阶级固化现象的重要途径,目前对于父母社会阶层较低的个体主要聚焦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缺乏对其职业发展的关注。  国际劳工组织(2008)提出体面工作的概念,工作体面感将个人因素与情景因素相结合,从员工角度探讨体面工作,更加强调工作本身的性质和个体在工作中的价值感。工作体面感作为积极的职业发展结
学位
印度尼西亚是互联网用户数量排名第五的国家,但该国的网络成瘾尚未得到广泛研究。随着网络成瘾的治疗方法迅速增加,我们需要对网络成瘾的预测变量有更清晰的了解,并且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探讨了印度尼西亚被试的网络成瘾,心理健康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300名被试填写了Chen互联网成瘾量表,Rvff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参与者均为印尼华人和本地人,包括多种人口统计学特征,例如收入,职业和教育
学位
学位
本文以《唐律疏议》和《唐六典》中所涉及的文书法规为主要研究文本,全选《唐律疏议》中的37条文书法规,辅之以张鷟的《龙筋凤髓判》中的文书判例,对唐代文书法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具体措施进行深层次解读。同时,以系统论的方法,提炼唐代文书法规中体现的律法思想和治吏思想,对唐代文书法规系统的优劣进行分析。作为保障文书行政稳定运转的重要工具,历朝历代对文书法规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而唐代文书法规在充分汲取前人成
学位
榜文是一种公开向官民发布信息的公文文种,具有内容广泛、面向大众的传播特点,属于应用文体中特殊的一种。除了榜文文体,明朝还出现了性质相同的告示文体,使得榜示文体在明朝渐趋成熟。在形式方面,图文结合的表现形式,化繁为简,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还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文体程式上,明朝榜示因为时代背景的变化,由严整走向松散。在语言风格上,受到文体和皇权的双重影响,榜文、告示呈现出简洁明了的特点。榜文、告示
学位
文学生产机制中,文学期刊无疑最能反映文学动态和发展趋势,因而借助文学期刊这一传播媒介来研究某一时期的文学样貌和生产机制便具有了独特的价值。图书出版的普及,互联网、手机等媒体的不断兴起,使得过去数十年孕生中国当代最优秀文学作品的主阵地传统文学期刊陷入网络阅读、读者分流等等挑战之中。当传统文学媒体遭遇挑战时,新锐文学期刊另辟蹊径,打破常规,在栏目设置、办刊趣味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实验色彩,代表刊物如《文
学位
陈独秀与胡适是拉开新文化运动大幕的旗手。梅光迪则是文化保守主义阵营《学衡》杂志的创办人。陈独秀、胡适和梅光迪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绕不开的三个人。本文将从文化源地的角度,选择皖南知识分子陈独秀、胡适、梅光迪作为对象,探讨他们在新旧文学交替时代文化人格与文化选择的生成,以及皖南文化源地的文化内驱力是如何为新文学的发生、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陈独秀作有旧诗、杂文等,胡适是开新文学风气之先的尝试者,梅光迪因
学位
无论是多代人同居的大家庭,还是两代人生活的小家庭,中国流传了千年之久的“家族文化”一直贯穿在人们的生活之中,表现在思想观念、饮食起居甚至劳动生产之中,从未真正离开。随着“建设美丽乡村”的理念的提出,对乡村文化的重新认识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乡村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家族文化”。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家族文化”的作品绝对不在少数,作家们或是表现传统家族文化中的纲常伦理、血缘亲情,或是表达对传统家族
学位
总体来看,当代文学期刊史上共有三次影响较大的创刊热潮,这三次期刊创刊潮流基本上奠定了当代文学期刊发展的总体格局。其中第三次创刊(复刊)潮从八十年代初期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中期,一方面经历了“文革”的文化沙漠,人们对待精神世界的充实有着极强的渴望;另一方面,文学与政治进入了一个新的蜜月期,文艺的繁荣也促进了政治的“拨乱反正”。值得关注的是此时出现的许多大型文学期刊如《钟山》《十月》《收获》《当代》等,
学位
以林白笔下的“文学女青年”形象切入林白女性主义创作的研究,是林白研究中最具阐释空间的角度之一。在对林白小说女性人物形象的研究中,往往是将其看作是静止的、脱离了具体历史语境而存在的自足个体,并将其概念化男权社会的叛逆者,使得林白的女性主义创作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过于单一、扁平。因此,本论文将“文学女青年”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还原其身上蕴含着的历史感与时代性,考察“文学女青年”在社会化的过程的角色冲突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