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散结法及其代表方证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cu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痰散结法,是中医痰证的主要治法之一。历代医家从不同方面,对化痰散结法的概念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化痰散结法,上系病机、证候,下连方剂、用药,有待从理、法、方、药全方位,进行深入发掘和系统整理。1研究目的本论文通过全面梳理与化痰散结法相关的中医综合类著作、本草学、方剂学及医案医话类文献80余部,在深入考察化痰散结法的历史演变及古今医家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重点阐明“化痰散结”的涵义、化痰散结法的源流、化痰散结法的适应病证、代表方证,并结合应用案例对化痰散结法加以阐释。2研究方法2.1历史文献学方法运用目录学方法选择本课题研究工作所需要的各个时期医家的相关书目,并结合现代文献研究的相关成果开展研究工作;在纵向梳理理论发展脉络的过程中,运用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化痰散结法的渊源和演变。2.2理论思维的方法广收博采古今文献对化痰散结法的相关论述,从理性思维的角度进行判断筛选,系统地进行分析综合,探求化痰散结法的内涵、特点及运用规律,提炼出概念确切、内涵明确,条理清晰、内容全面的化痰散结法理论。3研究结果3.1源流研究3.1.1先秦两汉时期从现存文献资料来看,这一时期未明确提出“痰”的概念,但已有了与后世所言“痰病”症候相类的记载。“化痰散结法”也尚未提出明确的名称,但书中却能找到化痰散结法理论萌芽的痕迹。出现了具有散结作用的药物,为后世临床实践奠定了药物学基础。3.1.2魏晋隋唐时期这一时期,临床实践和化痰散结类方药的进一步增加,为化痰散结法的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痰的概念得到了明确,深化了对痰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其对化痰散结类药物的认识更便于临床辨证运用,对化痰散结方药的认识和总结远远超出此前。3.1.3宋金元时期化痰散结法的概念和适应证,已基本明确。这对于临床运用化痰散结法辨证施治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医家从不同角度对痰核的来源、发展过程、表现形式、发病特点和治疗法则等方面形成多种认识,有助于理解痰核留结证的复杂病机及临床表现。各种学说相继兴起,化痰散结法的实践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开始运用理论思维阐释化痰散结方剂的制方规则。3.1.4明清时期临床疑难杂症乃至怪症的治疗方面,“化痰散结法”的独到疗效得到普遍共识,不少临床医案和著作中记有应用化痰散结法的案例。化痰散结法的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医书中多有专门篇章对此进行论述和总结,化痰散结法的内涵和外延益加清晰。这一时期具有化痰散结功效的药物、方剂数量也明显增多。3.1.5近现代近现代以来,不少医家和学者,结合古今医论对化痰散结法进行研讨。近现代应用化痰散结治疗临床病证的手法更为多样化;同时,在中西医病症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还运用此法治疗甲状腺瘤、乳房纤维瘤、淋巴结核、痤疮等现代疾病,扩充了化痰散结法适应证的范围。由此,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化痰散结法的理论内涵,拓展了方剂药物的使用范围,体现了中医临床实践的原创思维特色。总之,通过对化痰散结法的理论源流研究和现状分析,可以看到化痰散结法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值得深入研究与总结。3.2概念诠释化痰散结法的内涵化痰散结法,是化痰法与消积软坚法并行,主治由于痰气结聚、痰热结聚、痰湿结聚、痰瘀结聚、寒痰结聚等病机,形成的痰核留结证的治法。化痰散结法,又可以称为化痰破结法、消痰软坚法、涤痰散结法等。化痰散结法的外延根据痰核留结证常见的兼夹病机属性,常常将化痰散结法与清热、温阳、理气、燥湿、逐瘀、解毒等治法并用,发挥综合效应。由此便形成了“化痰散结法”的外延。主要包括:①理气化痰散结法;②清热化痰散结法;③燥湿化痰散结法;④逐瘀化痰散结法;⑤温阳化痰散结法。3.3适用化痰散结法的常见病证化痰散结法,主要适用于因痰浊凝结所致的痰核留结证。化痰散结法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可以说与临床各科疾病皆有着密切的关系。就现代中医临床来看,如中医外科的岩(癌)、瘿瘤、瘰疬、流注、乳疬、乳癖、乳核、子痰等,中医眼科的胞生痰核、风轮赤豆、针眼等,中医皮肤科的粉刺、疱疹等病证,多以气滞痰凝为病机关键,皆可应用化痰散结法进行治疗。3.4代表方证本文基于化痰散结法的概念及范畴,选取了最能够体现化痰散结法的11个代表性方剂、13个典型医案,从理、法、方、药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和解读,以揭示化痰散结法的临床应用规律与法则。理气化痰散结法多适用于因痰气结聚所致的痰核留结证。痰气结聚多起因于忿怒伤肝,肝气郁结;肝气郁结,则脾失健运,水谷精微失于正常运化而形成痰浊,痰浊又可阻塞气机运行。如此互为因果,从而导致痰气结聚。临床上常用通气散坚丸、四海舒郁丸等加减,治疗痰气结聚所致气瘤、气瘿等病证。清热化痰散结法多适用于因痰热结聚所致的痰核留结证。热毒是痰核留结证的常见病因之一。凡热邪外侵,或其他邪气郁久化热均可形成热毒,灼液成痰;痰火瘀结,瘀滞经络,发为痰核。临床常用消瘰丸、化瘿丹加减,治疗痰热结聚所致的瘰疬、瘿瘤等。燥湿化痰散结法多适用于因痰湿结聚所致的痰核留结证。脾气虚弱,无力运化水湿,湿聚而为痰,即所谓“脾为生痰之源”。湿性重浊粘滞,每多迁延难却。痰由湿聚,其性黏腻,则迁延难愈。痰湿凝聚日久,可能结聚而成有形包块。临床常用散聚汤、和中丸、海龙丸加减,治疗痰湿结聚所致癥瘕、痞块、鼓胀等。逐瘀化痰散结法多适用于因痰瘀结聚所致的痰核留结证。瘀血、痰浊均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二者皆可因气滞、气虚、热盛、寒凝等形成,且可相互影响。血瘀则津液运行不畅,水湿停滞,聚而为痰,痰瘀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病变逐渐发展,结聚而形成有形包块。临床上常用海藻玉壶汤、消核散、橘核丸等加减,治疗痰瘀结聚所致的肉瘤、石瘤、乳癖等。温阳化痰散结法多适用于痰核留结证属寒痰内结或兼有寒象者。寒邪袭肺,肺失宣降,津液失调,水湿停聚而为痰;或脾胃素虚,恣食生冷,阻遏阳气,虚寒内生,中焦失运,水湿内停,聚湿成痰;或肾阳素虚,温化无权,气不化水,水湿停蓄亦成痰。日久则寒痰凝滞而结为痰核。临床上常用小金丹、阳和汤等加减,治疗寒痰结聚所致阴疽、乳岩等。4研究结论(1)基本厘清了“化痰散结法”的学术发展历程。①先秦两汉时期:治疗思想起源与药物基础(萌芽阶段);②魏晋隋唐时期:临床实践累积与方剂拓展(积淀阶段);③宋、金元时期:理论阐释提升与临床推广(丰富阶段);④明清、近现代:理论完善与治疗领域拓展(高峰阶段)(2)较为客观合理地诠释了“化痰散结法”概念内涵与外延,并明确该治法所针对的病因病机。化痰散结法的内涵:又可以称为化痰破结、涤痰散结、消痰软坚法,是指化痰法与消积软坚法并行,主治痰核留结证的治法。化痰散结法的外延:包括理气化痰散结法、清热化痰散结法、燥湿化痰散结法、逐瘀化痰散结法、温阳化痰散结法。(3)解析了“化痰散结法”代表方剂之配伍规律,明确了适用化痰散结法的5类主要病机,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验证。①理气化痰散结法,适应证为因痰气结聚所致的痰核留结证。代表方如:通气散坚丸、四海舒郁丸加减;②清热化痰散结法,适应证为因痰热结聚所致的痰核留结证。代表方剂如:消瘰丸、化瘿丹加减;③温阳化痰散结法,适应证为痰核留结证属寒痰内结或兼有寒象者,代表方剂如:阳和汤、小金丹加减;④燥湿化痰散结法,适应证为因痰湿结聚所致的痰核留结证,代表方剂如散聚汤、和中丸加减;⑤逐瘀化痰散结法,适应证为因痰瘀结聚所致的痰核留结证,代表方剂如海藻玉壶汤、消核丸、橘核丸加减。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误区,并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以满足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中,机械制图部分是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对机械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提升,急需大量拥有机械制图能力的专业化人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金融发展模式的创新,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不断得到重视。本文从理论上剖析并提出数字普惠金融支持我国服务业及其不同类型服务业发展能力提升的经验假设,运用20
从微蜂窝技术的应用增强了微功率电能信息采集的质量以及自组网、自适应网络结构实现了组节点连接的灵活性两方面阐述了微功率无线通信在西北农村地区的优势。同时,结合用电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它的研究范围已渐渐向语篇分析扩展。文章探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重点考察其中的多域复合网络对语篇连贯的强大建构能力,在超文本网络技术飞速
本论文旨在研究miRNA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miRNA调控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形成的分子机制。我们以5月龄大白猪和梅山猪的背部脂肪组织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背部脂肪组织的
从“人与数据对话”走向“数据与数据对话”已成为时代发展趋势,大数据的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的营销体系将产生重大影响。大数据促进商贸流通企业在营销成本、获客方式及市场定
本文阐述了1982—1983年在渤海综合调查中所作的叶绿素a调查,分析研究了叶绿素a时空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渤海水域叶绿素a的数量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叶绿
虽然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但资本市场仍然相对滞后,金融资源的稀缺性使得许多物流业上市公司由于融资困难而面临着非效率投资困境.面对持续变化的市场环境,物流业上市公
对高层建筑结构的监控都是针对某个特定建筑进行监测,以此对特定的土木工程项目进行实时的监控,以此更好的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使用者的安全。正是基于此,本文设计了比较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