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0年以来,规模庞大的中国市场平均每天吸引1.3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使中国本土企业受到的竞争日益激烈,并逐渐在这种竞争依赖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最终对本土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消极影响。而进行OFDI是本土企业摆脱这种依赖和锁定常用的途径。但是关于OFDI的研究,有的表明OFDI对摆脱这种锁定,提升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效果;而有的表明OFDI的效果并不明显,这类研究认为,OFDI的效果与企业的吸收能力有关,因为吸收能力决定了企业对新知识的识别、评估、消化和应用。那么,吸收能力是否真的在本土企业进行OFDI时起到了作用呢?若起到了作用,那么不同类型的吸收能力作用机理又存在哪些差异?鉴于此,本文试图提出新的研究视角——资源依赖理论,来深入探讨新兴市场本土企业-外国企业竞争依赖程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具体而言,本文认为,随着竞争的增加,本土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依赖会对本土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带来不利影响。因为与外国企业相比,新兴市场本土企业在创新方面存在的本土性劣势,加之外国企业对市场的挤占,以及防止本土企业模仿学习的自我保护措施,使得本土企业希冀学习模仿而不得,反而因为过度依赖而导致创新意愿下降。最终,本土企业因为在竞争依赖关系中被锁定而难以获得创新绩效的提升,从而促使企业通过OFDI的方式摆脱国内的竞争约束。与此同时,考虑到OFDI的逆向溢出效应极大程度受到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本文将通过企业的不同吸收能力对OFDI进行分类,从而更好探讨科学推动型吸收能力与需求拉动型吸收能力对于本土企业-外国企业竞争依赖程度与本土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本文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境外投资企业名录》的匹配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新兴市场本土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依赖程度对于本土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即本土企业对外国企业的竞争依赖越多,那么本土企业的创新绩效越低;OFDI作为本土企业摆脱依赖的一种途径,效果往往不甚明晰,这也与本文实证结果一致,即企业OFDI对于竞争依赖-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即总体上来说,企业OFDI强化了竞争依赖-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关系,但这种调节效应并不显著;OFDI的效果受到吸收能力的影响,不同吸收能力的OFDI对于竞争依赖-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同,具体来说,OFDI企业的科学推动型吸收能力越强,竞争依赖-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关系显著变弱;而OFDI企业的需求拉动型吸收能力越强,竞争依赖-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关系显著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