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约束条件下大城市社区水足迹特征研究

来源 :北方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城市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最主要空间,而城市中高密度的人口聚集现象,加剧了中国城市生活供水量的不足、城市环境污染等问题,并显著影响了居民的人居生活空间品质,成为束缚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阻碍。所以,为破解水资源约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直接影响,并推动缺水地区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了水足迹概念的内在特点,针对北京市典型社区的水足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以反映社区层面的实际生活用水效率,主要内容有:(1)对水足迹理论及城市生活用水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研究,逐步构建理论研究基础。水足迹代表直接和间接使用、消耗和被污染的淡水总量。水足迹是一种用水效率的衡量指标,与人的行为紧密相关。本文研究的社区水足迹指的是与城市社区直接相关的用水消耗,不包含进入人体内的食品中的虚拟水。通过对水足迹内涵的解析、社区水足迹基本概念内涵的界定和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其研究成果进行必要的整理归纳和总结,形成了更加系统、完善的理论支撑。(2)本文中的“大城市”指的是城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涵盖了官方标准中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从宏观视角分析大城市的生活水足迹特征,大城市总体的水资源约束性特征明显,水资源匮乏且生活供水压力较大。从大城市的全国分布来看,水资源约束性和供需压力最突出的大城市集中分布于华北地区。对于北京市来说,要特别关注水资源约束这个问题,北京市需根据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的特殊情境来做特定研究。水资源约束条件下大城市的社区水足迹构成中,用于环境灌溉的蓝水足迹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社区层面的水足迹中主要包含居民日常用水行为中的水足迹和社区绿地景观维护的水足迹。(3)社区水足迹的实证研究部分选取北京市的典型社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分别为石景山区西黄新村西里社区、西黄新村南里社区、八角北路社区以及通州区东里社区。社区水足迹的调查内容分为水足迹量和水足迹特征两部分。水足迹量分为居民家庭生活水足迹和社区公共环境水足迹,通过观察、访谈、问卷、测量等方式定量地得出社区水足迹结果。根据水足迹结果对水足迹特征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研究,社区水足迹特征表现为:(a)社区的水足迹受到家庭人口因素的影响——包含多代人的家庭人均水足迹偏低,多人口家庭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情况更高;(b)社区的水足迹受到居民用水行为的影响——洗浴、洗衣、拖地、冲厕、浇花这些家庭日常用水行为均会对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产生影响;(c)社区水足迹受到用水时间的影响——居民用水具有月际变化特征和日内变化特征;(d)社区水足迹受到受到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影响——公共绿地、水景、环境清洁的不同现状水平造成了社区环境水足迹的巨大差异性。(4)基于社区实证性调查成果中的社区水足迹特征结果,提出社区水足迹特征的优化策略。分别从家庭人口、用水行为、用水时间周期、公共空间环境的四个层面提出优化对策。(a)对于以老年人为主体的老旧社区,强化对于水资源的重复利用,从循环用水的角度降低老旧社区的水足迹。对于以上班族为主体的社区,应加大力度推广节水器具、提高节水技术的发展。(b)从用水行为方式上看,应该鼓励居民形成收集并循环使用生活中废水的习惯。将废水及时地用于拖地清洁、浇花,既能够防止废水变质产生卫生问题,又能够达到降低水足迹的目的。(c)居民家庭生活水足迹的时间周期性变化在以上班族为主体的居住区或混合型居住区表现更明显,主要由上班族的日常通勤规律造成。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公寓式社区,应该重点加强夏季用水高峰时段的节水管理。(d)为了降低社区公共空间水足迹,应该积极发展非传统供水系统,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尽量扩大供水端的水资源量。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大部分基础生命线工程使用时间的增长,许多城市的生命线工程面临着组件老化的问题,尤其是城市燃气管网。城市燃气管网具有高危险性和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为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稳定与安全,城市燃气管网的翻新改造或维修是必要的。然而在节点相互依赖的燃气管网中,节点的改造或维修工程会使节点陷入失效状态,节点的失效可能触发关联节点的失效,致使燃气管网发生级联失效。级联失效对燃气管网的影响重大,一旦发生,管网
学位
我国农村供热面积约占全国供热面积的三分之一,冬季供热是农村地区主要的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来源。2016年“煤改电”政策提出后,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开始推广土壤源热泵系统冬季供暖方案,但推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土壤源热泵系统初投资较高,农村用户购买使用意愿低,且企业投资盈利较少;二是农村地区实际供热负荷波动较大,系统运行过程中难以按需调控,室内温度较不稳定。针对以上两点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北方农村土壤源
学位
<正>清洁航空(Clean Aviation)是欧盟重要的研究和创新计划,旨在推进航空业脱碳技术的发展,推动欧洲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于2050年实现航空业的气候中和。为应对气候变化,2019年12月欧盟发布了《欧洲绿色协议》(European Green Deal),提出了欧洲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2021年6月,欧洲理事会又发布了《欧洲气候法》
期刊
随着露天矿山开采深度逐步增大,受开采效益制约,露天转井工是深部资源开发的一种主要方法,但复合型开采的采区上覆岩层会受到重复破坏扰动,从而严重影响周边各类建筑物及市政设施的安全。因此,本文以抚顺矿区老虎台矿和东露天矿复合开采为例,研究巨厚煤层复合开采诱发地表移动规律及其对建构筑物安全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根据抚顺矿区50多年开采实测数据系统研究了巨厚复杂煤层开采诱发地表变形的规律,使
学位
2019年我国建筑领域用能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3%,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占社会总排放量的38%。建筑运行用电量为1.89万亿k Wh,清洁能源发电的零碳电力约占30%,其余均是燃煤燃气电力。随着“煤改电”工程的开展,我国正逐步取代传统燃煤锅炉,使用电力设备供暖。但电力增长的同时,由于峰谷用电需求差异较大,电力在低谷期的浪费逐渐增多。对此我国提出“削峰填谷”办法来缓解电网压力。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提倡各类企
学位
滑坡灾害的发育与区域地质背景和地质构造过程关系密切,特有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动力响应及人为扰动等是滑坡灾变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区域构造是滑坡发育的基础,特别是对于露天矿山这类受强烈人工改造的复杂边坡系统,高强度开采驱动下的高应力卸荷效应和超前疏干降水工程等作用会诱发原有地质体中断层等地质构造的活化,从而影响矿山开采作业及边坡安全。本文以伊敏露天矿三采区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查、地质勘察、理论分析
学位
当前我国建筑业正处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改善当下建筑业传统建造方式所带来的高污染、高能耗等问题,我国大力推广具备节能环保、高质高效等特点的装配式建筑,并积极探索装配式建造方式所带来的碳减排突破。已有研究重点论述了装配式建筑相比于传统建筑的节能减排效益,同时从中观层次研究建筑业碳减排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对二者之间存在的影响关系及路径研究较少。本文将基于微观主体视角,揭示装配式建筑主体
学位
高填方边坡是大型岩土人造工程,由于该类边坡高度与规模大、坡度陡、基底条件差,在极端气象条件下容易发生失稳破坏等现象,从而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本文结合涞水某滑雪场硬岩基底高填方边坡和迁安某软岩基底高填方渣土场边坡两个工程实例,从刚度和强度两个维度出发,针对高填方滑雪场边坡既不能大变形也不能破坏、高填方渣土场边坡允许有一定变形但不允许破坏前提下,分别对高填方边坡在硬软不同基底条件及降雨工况
学位
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逐年发展,国民生活品质及需求日益提升,我国每年推倒重建的建筑如星罗棋布,因此,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不仅缓解了不可再生资源的紧缺,还对环境的保护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玄武岩纤维作为近些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环保型材料,其制作工艺较为简便,制作材料成本较低且环保,加工成纤维后仍然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每年由于火灾后混凝土结构失去承载力,而引起的建筑倒塌不计
学位
我国高速公路在经过三十多年的飞速建设阶段后,已逐步进入存量提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公众对于安全顺畅的高速出行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如何最大限度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平,已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交通拥堵的本质是道路瓶颈,而道路瓶颈治理的关键之处在于对上游交通流的有序管控。本文选取高速路瓶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管理学与交通工程学相结合的方法,聚焦于解决高速路瓶颈上游管控范围的最佳选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