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家蚕芳基贮藏蛋白2(BmSP2)的功能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wygah02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一种完全变态昆虫,其一生经历卵、幼虫、蛹、蛾四个阶段,其作为一种鳞翅目模式昆虫被广泛研究,在昆虫生理、发育、遗传和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蚕的贮藏蛋白是属于节肢动物一类特殊且保守的血蓝蛋白,具有明显的时期表达特异性和性别表达差异性,是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经典案例之一。但是家蚕贮藏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迄今为止尚未完全解析。本文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成功突变了家蚕芳基贮藏蛋白2(Bm SP2)基因,经过筛选鉴定成功建立了SP2纯合突变家蚕品系。研究发现,Bm SP2缺失后,家蚕的生长繁殖、变态发育及免疫抗性均受到影响,并深入研究了Bm SP2在家蚕生命历程中的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Bm SP2的基因信息和表达特征分析利用家蚕基因组最新数据库查询到Bm SP2基因全长2112 bp,包含5个外显子,编码一个由70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其中包含约20%的芳香族氨基酸。利用RT-q PCR对Bm SP2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Bm SP2在家蚕幼虫第三龄时期前处于一个极低的表达水平,进入第四龄期后表达量急剧升高。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Bm SP2主要在家蚕的头部、表皮、脂肪体中高量表达,且在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2、Bm SP2的敲除和SP2纯合突变家蚕品系的建立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敲除家蚕Bm SP2基因。根据敲除靶点设计原则,在Bm SP2基因的外显子区域设计了三个敲除位点,合成对应的敲除引物,构建了对应的重组转基因g RNA载体。并在家蚕Bm E细胞系中验证了三种g RNA载体在敲除系统中的敲除效果,最终选择以第三外显子区域设计的g RNA载体注射到刚产下的家蚕蚕卵。在G1代蚕卵成功筛选到SP2-g RNA阳性个体家蚕,将其与本实验室保存的Cas9阳性家蚕杂交,获得G2代。经过一系列的饲养、筛选、基因组测序,最终获得SP2纯合突变家蚕品系,且该品系家蚕的基因组没有g RNA片段和Cas9序列的插入。对该品系家蚕的Bm SP2基因的表达进行分子检测,其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检测结果都表明Bm SP2被完全敲除。3、缺失Bm SP2后对家蚕生长发育和卵孵化率的影响连续饲养SP2纯合突变品系家蚕,对其表型和经济性状进行观察统计发现,缺失Bm SP2后,家蚕的的蛹重、茧层重均发生明显的降低,且相对于野生对照组家蚕,SP2纯合突变雄性家蚕比雌性家蚕降低得更为明显。对SP2纯合突变家蚕的另外两种贮藏蛋白Bm SP1和Bm SP3的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Bm SP2缺失后,家蚕的Bm SP1和Bm SP3的表达均发生显著上调。暗示了Bm SP1和Bm SP3的上调表达对Bm SP2的缺失具有补偿作用。敲除Bm SP2后,家蚕的卵发育受阻,造成蚕卵孵化率降低。而家蚕卵孵化率与家蚕的卵黄原蛋白Vg有着重要的关系,本研究对SP2纯合突变品系家蚕的卵黄原蛋白表达检测发现,相对于野生对照组家蚕,其Vg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发生了显著性的下调。此外,有文献报道家蚕血淋巴中的酪氨酸含量能够调控Vg的表达,本研究发现SP2敲除后,家蚕血淋巴中的酪氨酸含量发生显著性降低,推测酪氨酸是作为Bm SP2调控Vg合成的中间媒介。4、缺失Bm SP2后对家蚕免疫抗性的影响在SP2纯合突变品系家蚕的饲养过程中,我们发现家蚕容易在第四龄后期和第五龄早期感染细菌病,而野生对照组家蚕却保持健康状态。我们提取家蚕的脂肪体总蛋白进行了LC-MS/MS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总共鉴定到228种差异蛋白质,其中90种蛋白发生上调,138种蛋白下调。对鉴定到的差异蛋白质进行GO分析,结果显示,部分差异蛋白被富集到免疫系统进程和免疫反应,所以我们推测Bm SP2的缺失可能会降低家蚕的免疫抗性。将家蚕饲养至五龄第2天,分别用不同的病原微生物侵染家蚕,统计其存活曲线和计算半数致死时间(LT50),结果表明,不管是侵染细菌、真菌还是家蚕病毒,SP2纯合突变品系家蚕的存活时间显著低于野生对照组家蚕,接着我们检测了注射白色念珠菌6 h后家蚕脂肪体两种抗菌肽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相对于野生对照组家蚕,SP2纯合突变品系家蚕脂肪体抗菌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该结果暗示Bm SP2的缺失导致家蚕在受到病原威胁时所产生的抗菌肽表达量不足,从而导致家蚕免疫抗性降低,更容易被病原微生物侵染。
其他文献
随着石化行业不断发展,汽轮机叶轮的可靠性和耐用性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汽轮机叶片经常因为持续高强度的运行所产生的振动发生损害。因此对于叶片的保护更加重要,对叶片增设硬质涂层,通过硬质涂层的阻尼减振效果吸收部分动能,达到增加汽轮机叶片使用寿命的目的。本文对硬质涂层能耗公式进行整理和推导,在类悬臂梁结构的机械结构上,通过比较硬质涂层储能比的大小,对不同材质硬质涂层的阻尼减振性能做出对比,选择效果更优的硬
自交不亲和(Self-incompatibility,简称SI)是指雌雄同株能产生同期成熟、具有正常功能的雌雄配子的植物在自花授粉或相同基因型授粉时不能受精的现象。根据调控机制的不同,自交不亲和分为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Gametophytic self-incompatibility,GSI)和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Sporophytic self-incompatibility,SSI)。甘蓝等芸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为蜡梅科蜡梅属的落叶乔灌木,原产于中国,是冬季开花的传统名贵花木,常被用于切花、盆栽、花茶等领域,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植物的生长过程是受自身生长发育进行调控的,而外源生长素的处理对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生长素(auxin)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促进主根和不定根的
昆虫丰富的体色模式不仅具有观赏性,而且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黑化是昆虫的主要着色模式,在昆虫适应性进化方面起重要作用。目前,昆虫黑色素合成代谢途径已被系统地研究,但相关调控网络及其分子机制仍有很多空白有待进一步研究。最新发现cortex基因控制桦尺蠖、袖蝶等多种鳞翅目昆虫的体色模式,然而cortex基因在体色形成过程的功能和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课题组先前对家蚕sml黑蛾的研究,也证明了家蚕c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无器质性病变的经期或行经前后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常伴随腰酸、坠胀、乏力等不适感,严重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晕厥等症状。流行病学统计显示,PD是目前妇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严重影响女性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痛经等女性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现代医学治疗PD的一线药物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等,即时镇痛效
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PM)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条件性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可引起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的感染,给人类健康和畜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是由革兰氏阴性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球状小泡,携带有外膜蛋白、脂多糖、核酸以及毒力因子等物质,是细菌与外界环境交流的重要工具。
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消费“体验”比消费产品本身更重要,因为“体验”让消费者感觉更亲近、更真实,并产生归属感。旅游体验具有典型的符号特征,旅游者看到的事物都由符号组成,在旅游者的目光下,一切景观都被赋予了符号的意义。因此,在“打卡”文化盛行的今天,相较于旅游产品,很多旅游者实质上是针对旅游地形象符号进行消费,越能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旅游符号的景区,越有可能受到游客的追捧,网红景区(点)便是如此。
植物的器官大小是农作物重要的产量性状,而它的调控机制在发育生物学研究中也非常关键,对于器官大小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话题。植物利用自身的遗传机制整合内在生长信号和外在环境条件,共同调控器官的大小。不同植物器官如叶、花、果实等,在大小上表现出的巨大变化,反映出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对环境的逐渐适应。植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包括前期的细胞增殖和后期的细胞扩展两个连续的阶段。目前,已有部分基因被报道
纤维素纳米晶(CNC)基气凝胶是一种低密度、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高比强度的三维多孔固体材料,因其性能可接近于硅气凝胶而被广泛应用于隔热、隔音、吸附、催化、储能和传感等领域。而CNC的高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化学可修饰性及丰富的来源则使其在生物医药、植保农药、可穿戴或植入设备等领域同样具有显著的优势。然而,CNC基气凝胶的高强度和高模量也伴随着韧性不足的问题,限制了其在压感等力学传感领域的应用,也
三氯卡班(Triclocarban,TCC)作为抗菌剂广泛用于牙膏和织物等产品中,由于其经过处理也不能完全从生活废水中去除,加之其降解效率低,所以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目前,TCC已被视作新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因此,关于TCC对生物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TCC对生物具有氧化损伤和内分泌干扰效应,而TCC对鱼类的研究仅限于检测胚胎抗氧化酶的活性,对其潜在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对不同生命阶段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