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羽色测量和演化分析方法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m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鸟类羽色一直是演化生物学研究关注的性状。在由达尔文首先提出的性选择理论中,鲜艳羽色是一种不利于生存、应被自然选择淘汰、但性选择中占优势的性状。于是,性资源竞争激烈的性别(鸟类中多为雄性)容易进化出夸张醒目的羽色。教科书中往往用一些鸟类物种夸张的羽色作为性选择的例子。除性选择外,羽色同时也受自然选择作用—羽色有保护、伪装等功能。通过探究鸟类羽色种间差异和种内差异(如雌雄二色性)的形成和维持,演化生物学家得以了解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作用机制。但羽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性状。首先,鸟类视觉系统和人类不同。要研究作为鸟类种间或种内视觉信号的羽色,研究者必须定量研究鸟类视觉模型下的颜色。其次,鸟类个体上有多个色斑。这些色斑颜色可以有差异,但相邻色斑的颜色又相互关联。所以,羽色是一个高维度的复杂性状,难以用简单的性状演化模型来分析。第三,羽色对应着多种具体形成机制,自然选择和性选择对不同机制产生的颜色作用不同。本论文中,我们对羽色的测量和分析方法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探索,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高通量羽色测量方法研究。目前体色研究中普遍使用光纤光谱仪来客观地定量颜色。光谱仪可以在鸟类能够感知的光谱范围内对羽毛的反射率进行测量,再结合视觉模型,推算出鸟类视锥(锥体)细胞颜色信号通道获得的刺激。但是,光谱仪以点测量的方式收集数据,对于有多个不同颜色羽斑的鸟类标本,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近年来,一种新的、基于数码摄影的测量方法逐渐在鸟类研究中得到运用:通过使用已知反射光谱的校准色块,构建从普通相机记录的RGB值到鸟类四面体颜色感知系统的映射模型。我们在实验室搭建了一个运用这种方法的羽色测量体系,初步数据分析表明,数码摄影可以很好地拟合基于光谱仪的数据(Pearson’s R~2>0.90,p<0.01),紫外颜色通道的相关性稍弱。后继工作可以通过增加更多有紫外波段反射光的校准色块来提高拟合程度。2.基于生物地理模型的羽色分析方法研究。大多数羽色的进化分析要么把不同色斑的颜色视为独立数据点,没有考虑羽色作为一个高维特征整体如何演化,要么计算一个基于所有色斑颜色的统计量,没有考虑色斑之间的相对位置。近年有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生物地理模型的羽色分析方法:将鸟类身体视为“地图”,颜色在上面出现、扩散或者消失。我们使用该模型分析了霸鹟小目(Tyrannida)的羽色演化,对不同性别和不同颜色形成机制(结构色和胡萝卜素色)的羽色进化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雌雄羽色演化差异主要集中于结构色—雌性结构色的生成率低而丢失率较高,导致雄性羽色整体进化速率更快。另外,重构羽色演化历史发现,颜色出现主要在鸟类身体的正面区域(冠、喉、腹),和这些区域在近距离社交中起重要作用的预测相符。3.超黑羽的性二色研究。鸟类羽色从产生机制上一般被分为色素色和结构色两大类。结构色是因为羽毛的显微结构产生干涉、折射、反射等光学现象。超黑色是近年来在鸟类中发现的一种新型结构色。超黑羽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导致光的多重散射,吸收率升高,形成超级黑色——反射率不到2%,视觉上能够使附近羽斑的颜色看起来更鲜艳。我们首次在长尾山椒鸟(Pericrocotus Ethologus)中发现超黑羽的存在。而且,虽然这个物种雌雄都有鲜亮的羽色,雄性黑羽的反射率低于雌性对应区域的黑羽。虽然结论仍然有待更多标本的验证,这个研究结果表明超黑羽可能也存在雌雄二色性。综上所述,羽色是演化生物学中研究自然选择和性选择作用机制的窗口,近年来也有很多新的羽色研究方法被开发。本论文从测量和数据分析两个角度摸索羽色研究新方法的应用:基于摄影的高通量羽色测量方法,及基于生物地理模型的演化分析。演化分析中,我们关注由不同机制产生的颜色在雌雄中演化模式的差异。最后,本论文检验了一种新型结构色—超黑羽色是否存在性二色现象。这些工作将为系统的研究鸟类羽色如何在自然选择和性选择作用下演化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在众多新能源中,氢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运、燃烧热值高、燃烧产物为水等特点。此外,氨(NH3)是化学工业中产量最高的化学品之一,由于其在液氨中的氢重量百分比大(17.6wt%)和高能量密度(4.3 k Wh h-1),是一种良好的能量载体。光催化和电催化是当前环境条件下生产氢和N
学位
不可再生能源的减少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限制社会发展的两大严峻问题。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其中绿色能源氢气(H2)和生物燃料氨气(NH3)因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工业中H2和NH3的生产方式是在极端的反应环境下进行的,且原材料是煤、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还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研究表明,光催化水分解、电催化合成氨是既环保,又循环利用能量的制氢、产
学位
"双减"是为了减负增效,必须努力改善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与效能,全方位地提升学生学习水平,深入探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借助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课堂,从而为小学语言教学的变革奠定扎实的基础。
会议
对护理本科生专业思想进行分析,阐述了护理本科生专业思想动态变化的国内外现状、评价工具、影响因素和稳定策略,提出应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思想评价工具,及时了解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思想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积极探索提升护理本科生专业思想的培养策略,以稳固护理本科生专业思想、稳定护理队伍。
期刊
土壤中的硝酸盐是植物生长的主要氮源,它不仅仅作为一种营养物质,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更好的保障,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调控植物生理过程。固着生长的植物在应对多变的氮水平以及不同环境刺激时,会通过体内多种硝酸盐转运体(NRTs)调控自身对硝酸盐的吸收、运转以及分配。拟南芥中与硝态氮分配有关并负责硝酸盐长距离运输的硝酸盐转运体主要是NRT1.5和NRT1.8。前人研究表明,NRT1.5和NRT1.8参与多
学位
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RLK)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响应内外环境变化十分重要。NILR1、BRI1、EMS1属于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eucine-Rich Repeat,LRR)的受体激酶(LRR-RLK)单系群中的同一个进化分枝。BRI1和EMS1分别通过其胞外域感知油菜素甾醇(BR)和小分子蛋白TPD1,诱导BRI1和EMS1与共受体SERKs形成受体激酶复合体
学位
牛肝菌类真菌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牛肝菌目(Boletales)。该类真菌子实层体多为管状,少数为褶片状。在牛肝菌目中子实层体为褶片状的真菌有:铆钉菇科(Gomphidiaceae)色钉菇属Chroogomphus(Singer)O.K.Mill.和铆钉菇属Gomphidius Fr.、牛肝菌科(Boletaceae)褶孔牛肝菌属(Ph
学位
在湖南省湘潭地区某建筑屋顶建设光伏电站实证平台,跟踪分析了该平台中户外并网光伏电站在2020年10月—2021年9月这1年间的运行实证数据。总结了光伏电站所在地的气候情况及实测的太阳辐照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比了传统单面光伏组件与不同类型双面光伏组件的发电表现,分析了采用不同类型跟踪支架系统的双面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增益情况。相关结果可为光伏产品选型和当地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期刊
野芝麻亚科为唇形科第二大亚科,共61属约1260种。该亚科全球广布,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至亚热带和非洲地区。近年来,尽管该亚科的分类与系统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亚科内各族的界限不确定、一些族内各属的演化关系不清、以及一些单型属(假野芝麻属、箭叶水苏属和短唇沙穗属)在该亚科中族的系统归属未知等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通过全面取样,基于浅层测序技术,完成了野芝麻亚科的
学位
花是被子植物(angiosperms)特有的繁殖器官,是植物演化过程中产生的关键性状。花瓣(petal)作为花中由外向内的第二轮花器官,具有吸引传粉者的重要作用,其在形态结构、表皮微形态和蜜腺结构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距(spur)是花被器官向后延伸的管状结构,可以与传粉者相互适应从而促进物种的快速演化。小檗科(Berberidaceae)花瓣多样性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其数量、大小、形态和蜜腺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