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策略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d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小城镇将旅游业作为产业转型突破点。到2012年,以小城镇为核心支点的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量达到7.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2160亿元。与此同时,旅游型小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对象多样化导致其类型需求增多,而游客数量的增长又导致设施需求总量的提高,例如在只有2000多人的安徽省宏村镇,旺季每天接纳游客近两万名,镇区公共服务设施面临的压力异常巨大。然而我国旅游小城镇的商业化发展成就并未带来城镇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步发展,现有公共服务设施规范和标准在旅游型小城镇的特殊环境下又缺乏适用性,从而影响了城镇居民与游人对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的正常使用,也制约了小城镇的持续与和谐发展。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指导方法成为旅游型小城镇的迫切需求。  本文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研究范围,调查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状况,研究其使用情况、需求特征与发展趋势,探索突出旅游产业特色的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优化策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是我国旅游型小城镇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其独具代表性的徽文化及黄山、九华山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为小城镇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背景。文章以此为研究范围,以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和行走体验等实地调研方法,深入了解了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两类主要使用人群——居民和游客的各自需求特点和使用特征,同时,结合各类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找出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以及其区别于其他类型小城镇的不同之处。  针对目前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面存在的类型缺失、规模偏差和配套不足以及区域互动少的普遍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皖南地区旅游一体化开发背景的公共服务设施区域共享对策、基于小城镇旅游与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对策,以及适宜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独特使用对象特征的指标体系引导三个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层级优化配置策略。首先,出于提高区域资源分配效率的考虑,以整个皖南地区为单位,选取旅游小城镇最为集中的区域,提出区域设施共享优化策略,主要方法是对小城镇进行合理的等级划分,以此为基础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三个不同类型的旅游型小城镇作为案例,从文化背景、产业特色、社会环境、设施配置现状等方面进行研究,针对其游客-居民结构和镇区-景区结构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模式。最后,针对目前设施配置标准缺乏适应性的问题,结合游客和居民的结构性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配置规模计算方法及合理的规模建议。
其他文献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休闲活动,人的意识形态也发生根本变化,人们开始追求城市休闲生活的品质,因此用来宣扬权力的大型市民广场就无法满足
学位
“温州模式”推动了温州二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在2005年,温州被《经济日报》评为“重商与开拓意识最强的城市”。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温州的城市空间结构也随着经济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及其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长久以来都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中心。城市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了聚集、社交、休闲、节庆以及抗议和示威的机会。为人们从密集的城市街
论文以发达国家大城市都市区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其在全球化与信息化、大城市区域化、世界城市体系重构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背景下的空间发展问题。论文以城市空间分析和解析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边缘区随着城市急剧膨胀和郊区化的发展,成为地域空间上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受到地理学者、城市规划师甚至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
近年来,合肥城市面貌在城市化大潮中日新月异。“新城国际”项目作为未来合肥新区CBD的商业核心,力争成为强大的“活力磁场”,从而为合肥市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新城
大学城的建设是一种新生事物,就像我国当年的城市开发区建设一样,我们对于它的了解也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了解和认识的。我国近年来由于教育需求增加和市场发展导向,开发了
在人性化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大背景下,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演进,医疗理念从以往的封闭型生物理念转变为复合的开放型人文理念。而研究表明,医院的医疗效果直接受到病
研究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建筑复合界面的各种构成手法其实早在传统建筑中就已存在,如传统柱廊、大台阶、民居中的吊脚楼、重檐坡屋顶等,这些形式大多与当地气候或文化有关。可在现
本文在对中国传统建筑与城市空间意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再生传统意象是能使现代城市空间尤其是居住性街道空间重焕生机的城市设计思路。中国灿烂的城市建筑文化,是我国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