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及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mbo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和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早期肺癌的发现率逐渐增加,临床上,目前关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探究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发生转移的危险因素及淋巴结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EGFR基因突变率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
  收集2014年01月02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山东省肿瘤医院行手术切除并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1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于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淋巴结阳性与淋巴结阴性组。使用SPSS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分析,评估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原发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及术前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水平等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比较EGFR基因突变率在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的1112名NSCLC患者中,有478名(43.0%)有淋巴结转移。在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检测的254位(22.8%)患者中,有132位(52.0%)具有敏感的基因突变,其中包括EGFR19del突变的56位(42.4%)和76位(57.6%)EGFR1858r突变。根据突变状态,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如下:EGFR1858r(44.7%),EGFR19del(64.3%)和野生型(54.9%)。EGFR19del发生N1、N2淋巴结转移的概率分别为35.7%、65.3%(P<0.05)。确定了与Ⅰ-Ⅲ期NSCLC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三个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大小≥3cm([OR]=2.502,P=0.000,95%置信区间[CI]1.871-3.346),术前CEA水平≥5ng/ml(OR=2.246,P=0.000,95%CI1.659-3.039),EGFR19del突变(OR=2.340,P=0.026,95%CI1.104-4.957)。
  结论
  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肿瘤大小≥3cm,术前CEA水平≥5ng/ml,EGFR19del突变是其发生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EGFR19del突变比EGFR1858r突变更有可能发生淋巴结转移。并且,EGFR19del突变N2转移的发生率较N1更高。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冠心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冠心病患者症状反复发作,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可能影响冠心病的因素进行统计,构建用于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发作及狭窄程度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283例冠心病患者及查体中心192例查体人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对可能影响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发作和冠脉狭窄程度的因素进行单因素
学位
期刊
研究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是EGFR敏感突变的Ⅳ期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研究表明在寡转移NSCLC患者EGFR-TKI维持治疗中予以原发灶及转移灶的放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多项研究报道了同期行EGFR-TKI与胸部放疗的NSCLC患者
研究背景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胃癌(gastric cancer)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死亡率居第四位;在东亚人群中,胃癌发病率最高,占45.7%。早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超过60%,但发生远处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约5%。胃癌早期症状隐匿,缺乏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生物标志物,确诊时有超过60%的患者发生局部或远处转移。lncRNA(long non-c
学位
期刊
学位
背景:近年来肾癌的全球发病率以每年2%-3%的速度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男性第六大常见癌症,也是中国城市地区第十大常见癌症。由于肾脏的位置隐匿,且临床上目前缺乏筛查肾癌早期患者的有效生物标志物,大约30%的患者在肿瘤进展期才被明确诊断,失去手术治愈的机会。因此,需要深入了解肾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子调控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敏感性和特异性理想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肾癌早期诊断及协助临床决策。核仁小RNA(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