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与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人的“存在”探询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easyJ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是西方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存在主义哲学理念和文学创作对我国新时期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萨特存在主义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经历了思想理论界(特别是外国文学界)的学人们以理论启蒙为目的的最初的译介、阐发,到作家们在创作实践中把它与中国当代社会情境相结合、并使之逐渐嬗变成为一种当代中国所能接受的新的文化精神这样一个过程,该过程的意义主要体现为,在萨特“人学”观的影响下,中国新时期文学开启了人的“存在”探询的新领域,深化了“人”的发现与重构。 本文着重探讨了六位当代作家的一些作品,阐述了萨特存在主义在其中发生影响和嬗变的轨迹。这六位作家是张辛欣、刘索拉、谌容、刘震云、张炜和潘军,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现代社会中的一幅幅人生图景:张辛欣的作品呈现了“文化大革命”以后主流政治文化分化瓦解和物质主义泛滥初始人的自我迷失与彷徨焦虑的状态;刘索拉表达了改革开放和文化多元时代青年大学生反叛经典和张扬个性的激进姿态;谌容从超越历史理性的高度致力于反抗传统意识和封建世俗观念对人格个性的压抑,提倡人的精神解放和主体意志的彰显;刘震云以近乎残忍的描写,揭露了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对人的精神上的奴役、蹂躏和扼杀以及人在这一过程中的无奈、绝望和扭曲;张炜强调一种内在真情与良知的表达,认为唯一能够把个人的主观选择与对世界、对他人的道德责任联系起来的,就是人在心灵深处为自己和他人保存的那一份真情与良知;潘军从复归自我和维护个性尊严的角度,把人的爱欲和物欲升华为一种超越世俗伦理道德的纯个人化、精神化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上述作家的创作主题,无论是追寻自我、张扬个性、解放精神,还是鞭挞奴性、表达真情、召唤尊严,都是以新时期中国国民的个人主体意识的建构作为基石的,因此,他们的创作实践和努力,代表了新时期作家对建构国人现代主体意识的孜孜以求的追索和探询,标志着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的创立。 从当代比较文学的角度看,萨特在新时期文学中的接受和影响并不是一个单向度的演进过程,新时期作家的文学实践活动以及中国现当代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也促进了萨特在中国的发现、理解、接受以及萨特人学思想的中国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萨特和中国文学的关系处于一种良性的互动状态之中,这也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他文献
微传播起源于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到今天为止,发展不过四五年时间。而正是这短短的几年时间,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及形式因为微博的出现和发展,经历着巨大的改变,可谓一
<正> 要更好地理解六经、脏腑、八纲、卫气营血辨证的相互关系,必须以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讨这一问题,可能会有较正确的认识。
<正> 一、问题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已于1990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并开始在全国施行。这部“民告官”的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歌剧《伤逝》集文学性与时代性于一身,在中国歌剧舞台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原著小说以及歌剧创作的背景,结合创作概况、创作特点和剧情发展,以子君咏叹调《一抹夕阳
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工作在各个领域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在国有企业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巨大意义,它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影响深
机场的业务分为航空性业务和非航空性业务两个部分,航空性业务是机场作为为公众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的场所而存在的基础,是机场“公益性”属性的具体表现;非航空性业务则是机场作
<正>设计思路:本课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出行当做本堂课的主要导引,并与耐久跑联系起来,让原本枯燥无味的耐久跑变得新鲜有趣,学生可以在游戏中达到耐久跑的效果。本课为学生创
开展生涯辅导已成为当下诸多高中回应新高考改革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高中生生涯辅导要结合新高考的要求和学生生涯发展需求确定内容和目标。为确保生涯辅导的有效
<正>欢声笑语乐翻天,传统游戏入校园。当你走进育才小学,一种别样的精彩就会展现在眼前。为了让育才学子有价值地利用课间,引导他们在运动中发展身心、陶冶情操、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