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商标的可注册性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商业竞争日益激烈,商标的功能不断完善,其构成要素也在不断更新,由此商标的类型呈现一种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多种类型的非传统商标应运而生并逐渐进被人们熟知,位置商标就是其中之一。随着《商标法新加坡条约》及其实施细则颁布以后,位置商标这一概念在国际上开始引起广泛讨论,各个国家也在不断完善相关立法,对位置商标进行积极的保护。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不少位置商标申请注册的案例,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并未规定位置商标这一商标类型,导致在商标审查中无法可依,因此位置商标在我国并不能得到注册。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对位置商标的构成要素分析,结合注册商标的功能和条件,分析位置商标的可注册性,并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参考和借鉴其他国家地区以及国际上的经验,尝试着为我国位置商标的保护制度的建立提出建议。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首先引入位置商标的概念,对位置商标的定义作简要介绍,指出本文选题的背景。其次,介绍了写作目的是为了界定位置商标的属性,明确位置商标是否属于商标法保护的客体,研究的意义是为了提供位置商标保护的理论支撑,填补商标法中关于位置商标的立法空白。最后是关于位置商标的文献梳理,总结现阶段学者对于位置商标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对位置商标的概念的介绍,对位置商标概念的明确是对其可注册性研究的前提。通过介绍位置商标的构成要素,位置商标的主要类型,位置商标的使用范围以及位置商标与其他商标的对比,来进一步丰富位置商标的概念。第三部分在对位置商标是什么讨论之后,进一步探析位置商标在我国的保护现状,主要从立法、司法和商标审查三个角度展开。从立法角度看,国内商标法尚未包含位置商标;从司法角度看,司法审查不承认位置商标;从商标行政审查角度看,商标审查不认可位置商标。从位置商标在我国的现状来说明位置商标保护的迫切性。第四部分主要探究位置商标可注册的理论基础。主要分析位置商标是否符合可注册商标的构成要件,是否具备商标的功能,是否契合商标法立法宗旨。结合国外关于位置商标的法律实践进一步说明位置商标的可注册性。第五部分结合前文的分析对我国位置商标保护提出建议。结合国外经验和我国实际,从立法上将位置商标纳入商标法保护,可以通过直接将位置要素纳入商标构成要素,也可以改变我国限定性列举为开放列举的模式。建立位置商标的审查标准,包括对位置商标的显著性审查、可描述性审查和功能性审查。
其他文献
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天然橡胶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橡胶树在1950年被成功引种到中国南部,但由于该物种为典型的热带作物,对低温胁迫极其敏感,寒害成为限制我国天然橡胶种植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橡胶树如何应对低温胁迫尤为重要。Hb ICE2(Inducer of CBF Expression 2)是橡胶树低温应答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转录因子,但与Hb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半自主性的一类细胞器,独特之处是线粒体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体系自成一体。1967年,美国植物学家在“On the Origin of Mitosing Cells”中提出了“内共生学说”(endosymbiont hypothesis),认为线粒体起源于细菌,而不是古细菌。相比其他生物的线粒体基因组而言,植物的更为复杂。在大小方面,不同的植物之间差异极大,大多数植物介于200-800
钾(K+)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但随着我国盐碱地的面积逐渐扩大,土壤退化越来越严重,缺钾土壤的面积已达到70%以上。耕地土壤中缺钾是长期困扰我国农业生产的严重问题之一。我国土壤的钾离子含量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木薯是世界第六大粮食作物,在我国主要种植在东南地区,具有耐贫瘠产量高等优良性状,目前对木薯钾离子的吸收和转运功能研究较少,木薯在低钾胁迫的情况
在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应用受限于自身缺陷,而随着量子点纳米材料的迅速发展,更具竞争优势的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DSCs)备受关注。光阳极是QDSCs电池的核心,其材料的选择必须具备较好的电荷传输性能,才能保证电池光电流的有效输出。目前,ZnO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和多变可控的纳米形貌,被认为是比传统TiO2光阳极具有更大优势的传输层替换材料。其中,ZnO材料的形貌
芽孢杆菌产生的抑菌物质对多种病原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作为一种天然抑菌物质应用于多方面。本实验采用芽孢杆菌ZYCHH-01为实验菌株,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株,通过牛津杯法测定其抑菌圈的大小并判断其活性。对实验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抑菌物质的生化特性,并对抑菌物质进行初步的分离纯化,探索其应用潜力。为提高芽孢杆菌ZYCHH-01产生的抑菌物质的活性,对其发酵培养基优化,确定培养基中的
类泛素蛋白(ubiquitin-like proteins,Ubls)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蛋白质降解、细胞周期调控、细胞自噬、氧化应激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们拥有与泛素蛋白相同的三维结构——泛素折叠或β-抓握折叠(β-grasp fold),能够通过Ubl偶联途径对蛋白质进行共价修饰,多聚类泛素蛋白便是其重要的成员。目前,关于类泛素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植物中,而丝状真菌中类泛素蛋白的功能
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行业,近年来各种风险事件更是被频频曝光。如何有效的进行风险管控,成为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风险的瞬息万变,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逐渐表现出乏力与不适应性,而持续审计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审计的局限性,能够更好的满足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信息时效性的需求。近年来持续审计理论研究已趋于成熟,但实际应用研究却较为缺乏,本文以此作为研究起点,首先阐述了持续审计相
2006年,沪、深证券交易所相继发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对上市公司的内控制度进行了规范。2008年5月,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监管机构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了企业在建立内控制度时应当遵循的五项基本原则;到了2010年4月15日,又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明确了企业内控自评报告的评价范围和要素。然而,在相关制度接连出台的同时,企业却频繁因为内控失效而
当前债转股资源多集中在国企,为了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债转股政策应该合理考虑民企经营特点,使民企也能公平享受政策红利。总结有限的民企债转股案例后,发现其具有行业集中、资质较好、债转股模式多样等特征。由此引出了民企当前存在着诸多参与困境,譬如普遍杠杆率较低、资质不符、经营相对不规范以及难以满足债转股的政策要求等。了解了民企的大致现状后,本文将重点集中在成功的民企债转股案例——远兴能源的
随着“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政策的出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农户“融资难”长期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户渴望得到信贷资金支持,在广大中国农村,一直存在农户因缺乏有效担保物,贷款难现象。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普遍有“重商轻农”经营思想,涉农金融机构对农户采取“慎贷”、“惜贷”经营策略,农村吸收的大量资金转移到获利较高的非农领域。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及农户缺乏有效担保物是制约农户贷款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