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纂修官现存初拟稿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sheng0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史》纂修是清代官方史学的重大工程,历时近百年,参与人数有一百九十余人。本文以《明史》纂修官为研究对象,考察纂修官在史馆参与《明史》修纂的详尽情况,探讨清朝《明史》修纂过程中的统筹运作、官方思想、纂修官修史思想及纂修官现存初拟稿与殿本《明史》之间的关系,从而肯定纂修官对《明史》成书的贡献。 清朝官修《明史》经历了四个阶段。在第二阶段和第四阶段纂修官修史贡献较为显著。第一阶段,《明史》纂修的准备阶段,成果甚微。第二阶段,《明史》纂修的奠基阶段,康熙皇帝对《明史》修纂给予了高度重视。此期纂修官人数很多,他们在史馆就《明史》的体例、史料、史事评价等方面展开了探讨。总裁也广纳朝野学者的意见。纂修官还根据史馆分配的任务拟成史稿,并纷纷将其之史馆,这为总裁审定和统筹全稿奠定了基础。此期形成的万斯同《明史稿》是清朝官修《明史》过程中形成的第一个综合性史稿,它为后来王鸿绪《明史稿》和殿本《明史》的成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阶段,清朝官方纂修《明史》的废弛与中辍。王鸿绪在前期纂修官所拟史稿和万斯同《明史稿》的基础上进一步审定,成王鸿绪《明史稿》三百一十卷。王鸿绪《明史稿》是清朝《明史》修纂过程中形成的第二个综合性史稿。第四阶段,《明史》纂修的完成阶段。这一时期,《明史》修纂主要以王鸿绪《明史稿》为蓝本。乾隆四年,殿本《明史》刊刻。 本文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来探讨纂修官对《明史》成书的贡献,尤其侧重于考察纂修官修史建议、现存初拟稿之价值及其对《明史》修纂的贡献。纂修官对《明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体例方面的贡献。第二,史料方面的贡献。第三,史事评价方面的贡献。《明史》是清代官修之史,《明史》之成书过程实际是总裁集众人之长并不断完善的过程,纂修官与监修、总裁一样均为《明史》修纂的有功之臣。
其他文献
晚清以来,开埠通商、漕粮海运和轮船航运的兴起,促进了华北交通工具的初步近代化,推动了整个交通体系的演变。西方列强利用铁路侵略中国、中国人铁路观的演变、清政府铁路政策的
主要论述了在设计开发学生管理系统中,使用DML类触发器实现数据库中数据的插入、更新、删除,以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功能.文章从触发器的作用、类型、工作原理以及在学生管理系统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青州是两汉时期十三刺史部之一,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目前以青州为整体来考察的著作尚未问世,单篇研究论文也并不多见。本文从在青州任职的官吏入手,通
以FANUC-OiMate实验平台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FANUC-OiMate实验平台的参数设置方法、PMC程序设计方法和电气故障点设置方法,对于教学实验平台设计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详细描述了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的物理结构,提出了将现场总线技术应用于FMS(FlexibleManufactureSystem)的方案。将现场总线技术应用于柔性制造系统(FMS),能充分发挥现场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近年来国内平均每年都要增加近百种新药,许多患者认为″新药″定是″好药″,总想赶快用上.其实,″新药″并不等于″好药,加上眼下各种煤体对新药的副作用宣传极少,致使″药源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介绍了高职院校电子类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现状,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将虚拟仪器引入到实验教学中,简要介绍了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探讨和研究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