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金融化对宏观经济影响的计量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演变的进程,金融化是伴随市场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的一个过程,金融化现象将作为一种长期趋势持续下去。我国经济金融化的发展趋向和周期性波动不仅与国际经济和金融环境及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态势密不可分,而且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和力度都紧密联系。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经济金融化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重要的联动关系。深入理解金融化的本质并探讨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及波动的动态作用机制,对当前我国的经济转型和金融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金融化的基本理论,对金融化的涵义进行界定;接着,基于中国经济金融化的典型事实分析,同时参考国内外关于金融化测度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中国金融化指数;最后,基于合成的金融化指数,运用宏观计量模型研究中国金融化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机制,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关于金融化涵义的界定,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可以达成的共识是:金融部门或者金融资本与产业部门或者产业资本相比,有着不同的性质和运行规律,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在量的方面,金融化意味着,金融部门或金融资本能够获取更多利润;在质的方面,金融化意味着金融部门或金融资本的地位占据主导性。
  第二,基于中国经济金融化的典型事实分析,同时参考国内外对金融化测度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7个代表性的基础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合成中国金融化指数。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的金融化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第三,采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构建最优金融化形成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并对最优金融化的动态特征、偏离稳态及恢复机制进行分析,为金融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分别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金融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制转移”特征。当经济增长处于高波动区制时,金融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正相关,但正向关系并不是很显著;当经济增长处于低波动区制时,金融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显著负相关;(2)金融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双门限”效应,即过高或者过低的金融化水平都会抑制经济增长,而只有当金融化处于合理区间时,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这两种非线性模型都能较好地解释近年来我国资金“脱实入虚”的现象。
  第四,建立含有金融化、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三个变量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并通过等间隔和时点脉冲响应函数分析金融化对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的时变影响。结果表明:尽管金融化冲击的“产出效应”没有“价格效应”明显,但金融化冲击对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都产生了显著的时变影响,并且作用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短期金融化发展会迅速导致产出缺口扩大和通货膨胀上升,经济的波动效应和通胀压力比较明显,长期随着金融体系的日趋发达和金融监管制度的不断健全,金融化冲击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和通胀效应会显著弱化,最终导致产出缺口缩小和通货膨胀下降,对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起到抑制作用,而且金融化对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都具有较强的持续性。
其他文献
“情景—应对”模式已经成为当前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基本范式。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决策者面临时间紧迫性、信息缺失、经验不足等困境,而CBR是能帮助决策者摆脱困境,有效提高决策效率和质量的技术方法。情景是应急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因此,情景案例的知识表示则成为“情景-应对”模式下基于案例推理的首要问题,突发事件情景案例涉及的知识丰富、结构复杂,具有跨领域、多粒度、动态关联等特点,而现有的案例表示方法大多把事件
学位
决策就是依据专家的研判从一系列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决策过程。因此,如何精准的进行科学决策是每个管理者和决策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其中就牵涉到决策者的信息表达、信息融合、以及信息决策。本文主要目标是系统研究q阶正交模糊集、以及q阶正交模糊不确定语义集的“信息融合算子”多属性决策方法以及偏好序结构评估(Preference Ranking Organization Method for Enric
学位
土地作为自然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所面临的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唯有合理配置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才能有效应对诸多新挑战、全力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研究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尤为重要。本研究在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衡量标准及表
学位
人与制度是管理的两个核心问题,管理的主体和本质是人,管理意欲达成目标的常态性手段是制度。制度中的人是凝结着理性特征的行为主体,是人类社会化活动中的理性存在者,亦即所谓“理性的人”。现代社会制度的建构是人类在社会化生活中的一种理性活动。制度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无法离开人的理性精神、理性认识以及理性作用,而管理理论与实践同样是制度的理性功能得以发挥的一个重要场域。因而,有必要以制度的理性问题为
学位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规模长期持续显著变动与产业组织理论的前提假设市场规模稳定相矛盾的现象,本文把市场规模因素引入产业组织理论,从引入市场规模的竞争性视角探究制造业企业研发与投资行为特征。在市场规模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市场结构可以反映市场中的竞争程度,进而决定研发与投资行为。而一旦市场规模发生变动,市场结构可能不再能准确反映市场的竞争程度,不同的市场规模下,即使市场结构相同,企业市场行为选择也会
对大多数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外资仍是最大和最可靠的外部资金来源。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通常无法为本国人民的经济发展和福祉提供足够的资源。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可能是外资(FDI)。外资不仅是非洲经济的外部融资来源,而且也是提高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尽管引进外资具有重要作用,但对于非洲大湖区外资决定因素的研究还存在缺陷。许多学者一经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展国家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引进外资的主
学位
股票市场相关研究揭示了投资者和决策者面临的一些挑战,如导致股票市场非理性行为的行为偏差和各种心理因素,以及阻碍股票市场参与的不确定性/风险。在行为金融学领域,本文全面研究了新兴市场中可能导致这些挑战的因素。(1)金融学的基本假设,即有效市场假设(EMH)认为,股票市场中的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可用信息,并且总是以公允价值进行交易。然而,行为金融学的追随者认为,股票价格并不仅仅表现出任何一家公司的基本价
学位
随着土地确权和流转政策的实施,中国农村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随之带来农户结构以及相应生产方式的调整,一部分农户从商品生产者逐渐衰退为生计型小农、兼业生产者甚至是退出农业,而另一部分则变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农户需要进一步实现家庭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带来在资金和风险管理两方面的不同需求。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小农户还是规模经
学位
跨期替代和风险厌恶分别通过跨期资产配置和资产组合选择影响资源配置决策,决定资产价格。跨期决策时将“今天”的消费延迟至“明天”,则“今天”由于消费下降造成的效用损失要求一定的补偿,反之亦然;风险厌恶体现为承担未来状态不确定性时,要求一定的补偿。这两方面补偿是资产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期替代和风险厌恶分别使用跨期替代弹性(EIS)和风险厌恶系数(RRA)刻画。定义上,跨期替代弹性系数表示跨期消费边际效
学位
长期以来,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一直是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课题。他们一方面需要通过购买再保险来分散风险,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投资来赚取更多的利润。因此,保险人的最优再保险和投资问题已成为精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考虑两个重要的风险衡量准则,即drawdown概率最小化准则和绝对破产概率最小化准则。Drawdown,是衡量投资组合值从历史最高处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