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诞生于浙江省温岭市的民主恳谈,是以“恳谈”为基本切入点或载体开展的民主活动,它涉及到的内容包括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一项创新性举措,颇具有地方特色,涵含着极其深刻的民主价值。近几年来,我国的理论界对此进行了一番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 本文在总结温岭民主恳谈实践经验和回顾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对民主恳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论文首先介绍了公共选择理论的相关内容,然后运用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非市场决策、政府失败论、交易政治、阿罗不可能定理及宪法经济学等理论对民主恳谈产生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个案及存在局限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六个结论:一是民主恳谈的实施基于两个假定:(1)人是有限理性的;(2)人只有掌握完全信息的条件下才能作出最优决策;二是民主恳谈的核心是解决政府官员与公民利益均衡问题;三是充分完备的信息沟通有利于规避官员的道德风险;四是对官员的监督成本会随着政府决策制订过程透明度的提高而下降;五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政府决策执行效果较好;六是民主恳谈的绩效评价标准要看政府决策是否达到公共利益最大化,公民利益诉求是否得到满足。最后,运用这些结论对温岭民主恳谈的实际状况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绩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温岭的民主恳谈活动是富有成效的,政府组织比较有序,程序比较规范,群众也积极配合,满意率比较高。但是,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民主恳谈的实施效果会受到来自于政府态度、议题、参加对象、决策方式、发言人的代表性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从议题、与会人员素质、信息公平、制度建议等方面加以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发挥民主恳谈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