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寅恪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主要通过考察陈寅恪一生教育教学实践初步探求其教育的理念与思想,进而对其教育思想的价值及影响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陈寅恪自幼年开始系统接收中国的传统教育。他的气节观得力于其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祖父的吏能廉洁和父亲的气节文章都是活生生的人格示范。陈寅恪少年就深羡“易堂九子”之事,萌生“续命河汾”、传承文化之志。从少年开始,陈寅恪游学日本与欧美诸国,沐浴在西方民主自由的氛围中,其教育独立之思想实奠基于此。  陈寅恪回国后,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终其一生没有离开过高等教育领域,教学之余从事学术研究。相对来说,后人对于他的学术成就与思想的研究颇为深入,而对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专题研究者更少。事实上,陈寅恪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陈寅恪虽留学海外,却深深眷恋着祖国的文化,他选择潜修东方学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他在“西北史地”上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实践中亦有挫折,“群趋东邻受国史”的民族精神危机感使他愈加重视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西方自由民主的教育制度孕育出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也是陈寅恪的育才之道,反映了陈寅恪在完成着人才培养目标的现代转换:从传统“学而优则仕”之“士”过渡到自由知识分子,其在清华为”教授治校”制度的抗争可视为后者之典范。  世人但知陈寅恪长期疏离于现实政治,若综合考察其教育思想及实践,他为捍卫清华民主治校制度而积极抗争的行为不可谓不强烈;陈寅恪是通才,不仅学术成就卓越,其教育理念与实践对今天的教育仍有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由茂县奇石协会主办,茂县羌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风情茂县、魅力羌城’2014四川·茂县首届白石文化节”于8月12日~14日在茂县中国古羌城举行。中国观赏石协
降低高速列车产生的噪声,必须降低车体下部噪声。本文对用吸声板降低车体下部噪声的措施作了介绍,对吸声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对贴附在实际列车上的吸声板的最佳面积进行了
介绍了内置节流孔控制阀空气弹簧的原理、结构和性能,阐述了该弹簧的单件性能试验及利用样车实施车辆试验台试验的有关结果。 The principl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在晚清政治舞台上,对政局影响较大而又被史学研究者长期忽视者,莫过于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其实,张荫桓是一位对中国近代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外交家、政治家。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
2012年12月6日,克劳斯·玛菲-韦格曼公司(KMW)在军种/行业训练、仿真和教育会议上发布了装甲车训练模拟舱的进展情况。该公司为瑞典陆军提供各种军用轮式和履带式车辆模拟训
期刊
期刊
介绍了日本为了降低自然灾害对铁道车辆的影响而进行的各项研究。 Introduced various studies conducted by Japan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natural disasters on railway
美国研究型大学从事军事技术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至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后研究型大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显身手,为战时国防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冷战中大学继续从事军事技术研究打
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带来了深重的生态危机,造成整个社会经济难以持续发展的困境。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总结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冲突的教训后做出的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