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1.调查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况、社会支持水平和医学应对方式,分析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水平和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及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为构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分级心理干预模式提供参考。2.探讨制订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分级心理干预模式,评价该干预模式对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况、社会支持水平和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效果,以期能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室提供兼具操作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分级心理干预模式与方法。[方 法]1.第一部分,以2019年1-7月入住云南省某州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医院建设“阳光医院”项目规划需求选取试点科室脑血管病科、妇科、肿瘤科、心内科四个非精神科室展开现况调查。“阳光医院”建设项目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起,建立院-部-科三级管理体系,成立医护一体的三级临床心理服务团队,根据患者程度进行分级处理与床旁干预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患者入院24小时内使用华西心晴指数(HE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医学应对量表(MCMQ)和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对445例非精神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测评非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社会支持水平与医学应对方式。2.第二部分,最终将存在心理问题的121例非精神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分级心理干预,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实验组针对心理问题严重程度实施分级心理护理。干预结束后,对2组病人再次进行HEI、MCMQ、SSRS量表评估,比较分级心理干预前后研究对象量表测评结果的异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使用SPSS22.0软件,统计学方法采用参数检验的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非参数检验的Wilcoxon、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统计描述使用均数、标准差、构成比、率、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0.05)[结 果]1.所调查的445例非精神科住院患者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有124例(27.87%),四个科室心理问题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妇科40.57%(43/106),心内科27.55%(27/98),脑血管病科24.60%(31/126),肿瘤科20%(23/115);不良心理状态主要为焦虑,表现为对疾病的担忧。2.非精神科住院患者社会支持高、中、低水平占比分别为67例(15.06%)、370例(83.15%)、8例(1.80%);医学应对方式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心理问题的发生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与医学应对方式中的面对呈负相关(P<0.05);与屈服呈正相关(P<0.05);与回避无相关性(P>0.0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付款方式、性格、睡眠质量、科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影响因素为医疗付款方式、性别、性格、睡眠质量。5.依托“阳光医院”建设项目,组建专家团队,初步构建分级心理干预模式,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干预后心理评估得分显著下降,社会支持水平提高,医学应对水平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1.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心理问题情况较为常见。2.非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与心理问题的发生呈负相关,说明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问题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越低。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建立双向有效沟通,促进患者与家庭、社区等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使患者能体会到理解、关爱与支持,从而缓解心理不良状态。3.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与面对因子呈负相关,与屈服因子呈正相关。临床工作者应指导、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家庭、社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适当求助,减少或避免屈服、逃避等消极应对方式出现,调节患者不良情绪。4.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为医疗付款方式、性别、性格、睡眠质量,说明医务工作者在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特征等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5.本研究采取的分级心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非精神住院患者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其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促进其采取面对的积极应对方式,从而减少回避、屈服的消极应对方式出现。因此,分级心理干预模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在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