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调控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_0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抗磨损、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作为机械装备运动零部件用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价值。然而,由于两相原子结构、原子键结合类型和化学组成差异较大,热膨胀系数不匹配,采用传统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界面可靠性差,严重制约了其在机械运动部件中的实际应用。本论文基于三维连续网络结构设计理念,在探明结构参数对自润滑复合材料整体性能和界面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界面润湿性能调控,实现了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性能与可靠性的大幅提升,并系统的研究了三维连续网络结构及其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考察了石墨粒径尺寸和基体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控制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关键因素,提出了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减摩抗磨机制及优化设计准则。2.基于三维连续网络结构设计原则,铜合金三维连续网络骨架有效保持了基体的强韧性,同时第二相石墨颗粒与铜合金基体的弱界面引导裂纹偏折、分叉等耗散机制进一步改善了材料的机械性能。通过石墨粒径尺寸优化后的材料,其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抗压强度与相同石墨含量(40 vol%)的均相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2.0、4.3和4.8倍。3.采用热处理的方法在石墨颗粒表面原位生成碳化铬反应层,考察了工艺参数对界面润湿层厚度和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实现了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的有效调控。经过石墨颗粒表面金属化改性后的复合材料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抗压强度分别是未经表面改性的复合材料的1.5、1.1和1.4倍。
其他文献
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双金属氧化物具有比单金属氧化物更高的电化学活性,能够进行多重法拉第反应,因此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然而,受低电导率的限制,其实际比容量比理论值低得多,尤其是在高电流密度下,电子传输缓慢,进而影响其倍率性能。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晶-非晶异质相工程策略。当两种结晶程度不同的材料复合后,会形成结晶-非晶异质相界面,一方面,可以改善电子传输层和电极-电解质之间的欧姆接触,
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FGM)结构具有非均匀性,因此会存在拉弯耦合效应。在一定条件下,该效应会产生前屈曲耦合变形,即只要施加面内载荷就会产生挠度。本文研究受机械载荷和热载荷作用的FGM圆板和梁的非线性变形,以及考虑前屈曲耦合变形时的稳定性问题。首先,假设材料性质只沿厚度方向变化,在经典板/梁理论下利用能量原理,导出功能梯度圆板和梁的平衡方程以及包
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各种新型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对纳米材料的研究之一主要集中于表面效应,且基于均匀连续介质。随着新型功能材料需求的增加,在介质非均匀连续环境中的力学性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是介质的不均匀性对波的散射影响显著。目前,在纳米尺度非均匀介质对波的散射研究很少,如果有也局限于宏观尺度的。本文在经典波动力学理论基础上,结合复变函数方法和表面弹性理论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性能优异的金属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检测成为了当今关注的焦点。目前,主要的应力应变检测方法有电测法、机械测试法和光测法。光测法中的力致发光和力诱导下光致发光作为两种新型的应力应变检测方法,都可以应用在应力应变检测中。与力致发光相比,力诱导下的光致发光有检测连续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并且在施加力的同时发光强度有着显著的变化,这种性能的变化可以和光学测试设备结合,能够更精确及时
碳/碳(简称C/C)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低膨胀系数、摩擦性能好,以及抗热冲击性能好、尺寸稳定性高等优点。是如今在1600℃以上应用的少数备选材料,被认为是在机械以及结构材料方面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温材料之一。例如作为高速制动材料、航空发动机高温结构部件(涡轮叶片、挡火板、喉衬、机翼前缘等)。但是由于C/C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较高,周期长且工序繁杂,且受到制备装置的影响,所以难以生产结构复杂的零件
铝基复合材料由于其具有高强度、高耐磨等性能在航天、交通等领域应用比例大幅度增加。目前大多数都是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铝基复合材料,而利用传统铸造技术报道较少。因此,本文主要致力于采用传统铸造技术在基体铝合金中添加高熵合金来制备多相金属间化合物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本文分别在纯铝中添加AlCoCrFeNiTi和AlSiTiCrNiCu并在6061铝合金中添加AlCoCrFeNi高熵合金制备出铝基复合材料。
WC/Cu复合材料结合了WC高强度、高硬度和Cu高导热导电等特性,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开关、继电器、接触器等电接触材料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有粉末冶金法、铸造法、内氧化法和熔体浸渗法等,其中熔体浸渗结合冷冻铸造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增强体和基体以层状结构交替排列,能较大程度发挥增强体和基体的特性。此方法较多用于铝基复合材料领域,使复合材料的强度、韧性均有所提高。若用此方法制备铜基
气敏传感器因兼备制造成本低、体积小、能耗低等优势,在监测众多挥发性有机物气体(VOCs)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传感材料作为气敏传感器器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传感器性能的优劣,因此对其开发及优化成为气敏传感器研究领域内的热点课题。本文选择以复合型金属氧化物偏锡酸锌(ZnSnO3)作为基体材料,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rGO)、Bi与CuO 及Ce对ZnSnO3基体进行改性工作,成功得到ZnSnO3
铜/碳复合材料通常是以铜为基体,与碳质材料(包括金刚石、石墨、碳纤维、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作为增强相而制得的铜基复合材料。在基体中引入碳质材料能够显著提高铜/碳复合材料的强度、耐高温性、耐磨耐蚀性等性能,这种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子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自铜/碳复合材料问世以来,铜基体与碳质材料的界面就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业界渴望铜能与碳质材料获得良好的相容性。然而,即便在过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因为结合了颗粒增强相高模量、耐磨性、耐腐蚀性、热稳定性能好等优点,使其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而以TiB2颗粒为增强相并结合Al-Cu基体合金,采用原位自生法制备的TiB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最典型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因为其制备方法简便,不仅不需要大规模改变现有的设备,而且还实现了复合材料中TiB2增强相颗粒的尺寸达到纳米级别,使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运用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