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隧道多运动列车活塞风特性及其模型简化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穿山隧道、跨海隧道的建设,超长隧道逐渐增多,出现了同一隧道中同方向行驶两列车的现象,两列车比单列车在隧道中运动引起的活塞风特性更加复杂,而活塞风对隧道环境及火灾控制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理论模型和模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超长隧道中两列车同时运动时的活塞风特性,为隧道空气质量及火灾控制提供了基础;另外,针对超长隧道模型实验及三维模拟存在的困难,提出了新的简化研究方法。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基于非恒定流伯努利方程,建立了隧道多运动列车活塞风与列车长度、隧道长度、列车速度、阻塞比、行车间距、隧道阻力等因素之间关系的集总参数模型;提出了一种多重动网格耦合的CFD数值模型,能够对火灾工况及非火灾工况下的多运动列车隧道流场进行模拟;搭建了基于绝对运动的隧道模型实验台,验证了上述模型的准确性。
  (2)利用集总参数模型,研究了隧道双运动列车的活塞风特性,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活塞风的影响,对比了隧道双运动列车与单运动列车活塞风的不同变化规律;基于CFD数值模型,研究了活塞风对隧道空气质量与通风能耗的影响,通过充分利用活塞风,不同城市地铁隧道通风能耗可降低约13%~32%。
  (3)针对双运动列车隧道发生火灾时,活塞风影响下的运动火灾烟气蔓延现象,基于集总参数模型,研究了纵向机械通风防止烟气逆流的临界风压风速及其影响因素,为隧道风机的选择提供了基础研究;利用CFD数值模型,研究了双运动列车隧道火灾的温度分布特征及6个不同因素的影响。
  (4)针对相似理论指导下设计的超长隧道实验模型长度过长,实验场地难以容纳且不利于实验操作等问题,提出了变态模型,以缩短模型实验台的长度,通过对原型隧道流场和不同变态率的隧道流场进行的模拟显示,当变态率不大于4时,变态模型隧道与原型隧道的活塞风量误差小于10%。
  (5)针对运动列车隧道三维动态模拟计算周期长、对计算机性能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了二维替代三维的简化模型,通过利用两种模型对不同隧道进行模拟显示,隧道风量计算结果相差不超过5%,二维模拟所需时间约为三维模拟的4%~13%,二维模拟占用计算机内存量为三维模拟的一半左右。
其他文献
近年来,管道安全问题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对管道的安全监测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光纤凭借其自身优点被应用于管道的安全监测。由于管道通常处于埋地工作状态,裂缝很难实时被发现,找到一种有效的且可靠的管道裂缝实时监测手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光纤的基本结构以及其在裂缝处的应变传递机理,给出了由裂缝宽度与光纤应变的定量关系;通过计算得出应变传递系数在裂缝处的变化规律;利用ABAQUS模拟软件计算了三种不
对于具有不同地震动特征和场地条件的特殊结构,地震动耦合对近断层区结构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文献中已有的一些研究探讨了SSI和近断层地震动对斜交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这可能会对桥梁结构造成破坏。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在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的情况下,研究单次和耦合(水平和垂直)近断层地震动对斜交RC隔震桥梁结构性能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1996)设计实例4的三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处理是提高弱软粘土的新技术,它具有环保的优点,近年来MICP加固土的研究方法方兴未艾。但是,目前研究中MICP样品通常在低应力状态下制备,然后再于单轴或三轴条件下进行测试。而实际中原位土,尤其是当深度较大时,在加固时是存在显著的固结压力。  目前,固结压力对具有不同粘结强度的MICP砂的影响的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采用离散元件法模拟MICP砂的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
在地震工程中,简单梁模型对于模拟结构单元和结构整体的响应非常有用。例如,剪切梁模型适用于较长波长下的框架结构响应建模,而对于剪力墙结构,铁木辛柯梁模型更适用。因为实际结构是由许多结构元素构成的三维结构,而梁模型是一维的连续体,梁模型只适合长波长波动,且其对结构设计细节和结构的横向边界的反射不敏感。模型的简单性是在参数化结构系统识别和健康监测中梁模型的一个优势,因为它们是由更少的参数定义的,而这些参
从最近的三十年开始,海上能源开发系统向更深的水域发展,浮式平台会取代传统平台。超过50%的可再生能源开发系统,例如风能,通常位于深水区,而深水区需要由系泊装置锚定的浮动平台。板锚作为提供抗拔承载力的重要基础形式,由于其具有适用性强、结构形式简单、经济适用的特点,应用到了新型的浮式海洋平台上。为了安全地设计系泊系统,需要更可靠的方法来研究砂土中的锚板性能。  在基础设计中,必须计算土体的最大抗拔承载
学位
强烈地震作用下,梁柱节点的应力集中区域将遭受较大的塑性应变并伴随大范围屈服而发生断裂,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和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的震后调查发现许多钢框架结构都发生了这种延性断裂,这种断裂通常发生在几十个循环荷载内,节点的破坏模式被称为超低周疲劳断裂破坏。对于强震作用下钢结构连接节点的超低周荷载作用下的性能研究,可以有效评价钢结构连接节点的疲劳寿命和延性设计性能好坏;同时也可以为钢结构连接节点的
学位
随着地下综合管廊快速发展,在修建过程中必然形成十字或T型交叉管廊,研究T型交叉管廊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和适用于工程设计的简化计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T型交叉管廊沿两个垂直轴线方向振动的三维土层-管廊模型。土体在地震过程中的非线性特性由等效线性化方法模拟,土层的截断边界由粘弹性边界处理,同时在截断边界处施加等效节点力实现地震荷载的输入,由塑
随着日益凸显的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能源供应中的比重和能源利用效率以保障能源系统的可持续性是目前能源转型的重要内容。区域能源系统规划综合考虑了当地的资源条件和用户侧的实际情况,是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因其在能量梯级利用及易于实现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的协同互补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变蓄热技术通过相变材料的潜热来实现能量的蓄存和利用,可有效缓
学位
区域供热是我国北方地区居民冬季维持室内热舒适性的主要手段,但目前常用的实时在线调节无法达到按需供热的目标,同时系统运行能效较低,造成了较为可观的能源浪费。供热负荷精准预测可以将实时在线调节模式变为前馈调节模式,为供热系统按需调节提供支撑,进而改善供热能源供需配比,降低供热能耗,是实现供热精细化管理、实现按需供热的关键。然而已有研究建立的供热负荷预测模型通用性较差,同时在热力站运行数据少时无法建立预
学位
我国诸多重大工程位于高地震烈度复杂地形地貌区,且复杂场地导致地震动放大效应,因此,研究震源特性和复杂场地效应(河谷、盆地、山体、滨海软土场地等),可为复杂场地条件下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准确的地震动输入,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开展了三维单相和饱和层状半空间地震波散射、含复杂地形的层状半空间地震波散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  (1)建立了三维单相层状半空间地震波散射新型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I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