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译者的佛教印象——理雅各英译《佛国记》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DERG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国记》是东晋沙门法显西行寻求佛教典籍归来所撰写的一部纪实性游记。作为研究佛教史、中南亚史、中外关系史以及历史地理学的必不可少的著作,其影响已超出了中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19世纪以来,《佛国记》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被译为多种语言出版。英译本中,理雅各1886年的译本注释甚多,最为佳译。 本文依据阐释学、功能翻译理论以及异化翻译理论剖析和研究了理氏《佛国记》,主要从语言与文化两个方面探求译文特色及得失。翻译的阐释学派认为,译者自身知识的局限会导致翻译的失误。虽然理雅各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研究了《佛国记》中晦涩难懂的佛教术语,难以查核的人名、地名,但其对中国语言文化了解有限,译文仍不免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功能翻译理论认为,译者的翻译策略往往会受其翻译目的及其社会经历所影响。在19世纪后半叶汉学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理雅各选择了翻译《佛国记》,在充分尊重中国佛教文化的前提下,采取异化策略,运用直译,忠实再现了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并通过考究的译文辞措和脚注积极探索了佛耶对话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和政治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崛起,中国文化也日渐重返世界文化的中心,尤其是以古代诗歌为代表的中华语言文字遗产也逐步走入了世界的兴趣中心,社会和学界对中国古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esd Language Teaching)是在八十年代初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是“做中学”,这种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因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多样性是描述社会网络中节点行为的一个重要特性,通过对典型的大规模Web社会网络DBLP数据源提取,构建了一个大型SCN(科研合作网络),针对该网络节点间的关系进行建模与量化分
第九届深圳光博会于9月6日至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展出面积65000平方米,参展企业1900多家,海外参展企业超过600家,美国、英国、法国、 The 9th SHENZHEN EXPO was held in
语言是交际的桥梁,主要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方面,而词汇又是一门语言的基石,正如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s所说:“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
以单面螺栓连接的等边单角钢压杆稳定试验资料为依据,利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了无中间支撑输电塔受压斜材的实体有限元模型,通过弧长法计算其极限荷载值,比较试验结果和
动词、句子形式和句子意义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理论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有关句子处理模式关注的焦点。传统观点认为动词能够投射其自身的论元结构,从而能够预测句子的句法框架
为了加强外来流动人员孕产妇的管理,陆埠中心卫生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展外来流动孕产妇管理,提高了孕产妇保健建卡率、系统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降低了围产儿的死亡率。
中国入世后第一届国际车展--举世瞩目的第七届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于6月6~13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此次车展创下了多项“之最”:展出场地最大,面积达8万平方米;参展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