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该文以辽宁省葫芦岛锌厂附近中度污染土壤为供试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肥、CaCO和磷肥对土壤中Cd、Pb、Cu、Zn的形态分布及小白菜中Cd、Pb、Cu、Zn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建立小白菜产量模型及小白菜对Cd、Pb、Cu、Zn的富集模型,寻求最佳治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重金属中度污染的土壤中分别施入有机肥、CaCO后,对土壤中Cd、Pb、Cu、Zn形态分布的影响大致相同,显著降低Cd、Cu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辽宁省葫芦岛锌厂附近中度污染土壤为供试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肥、CaCO<,3>和磷肥对土壤中Cd、Pb、Cu、Zn的形态分布及小白菜中Cd、Pb、Cu、Zn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建立小白菜产量模型及小白菜对Cd、Pb、Cu、Zn的富集模型,寻求最佳治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重金属中度污染的土壤中分别施入有机肥、CaCO<,3>后,对土壤中Cd、Pb、Cu、Zn形态分布的影响大致相同,显著降低Cd、Cu、Zn的可交换态含量;有机肥用量与小白菜中Cd、Pb、Cu、Zn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可交换态Cd、Cu、Zn与小白菜中Cd、Cu、Zn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对每种元素,将小白菜中该种重金属的含量作为效应因素,有机肥(CaCO<,3>)用量、土壤中该种重金属的五种形态含量作为原因因素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Cd、Cu、Zn的可交换态是对小白菜中重金属积累的贡献最大的形态,而且可交换态还是其它形态有效性的桥梁.通过有机肥、CaCO<,3>、磷肥三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获得了三种改良物质作用下的产量模型和小白菜对Cd、Pb、Cu、Zn富集模型.五个模型的回归方程检验均达到显著水平.苋菜、豚草、苜蓿、黑麦四种植物对Cd的富集能力为,苋菜>豚草>苜蓿>黑麦;对铅的富集能力为,黑麦>苋菜>豚草>苜蓿,Pb在四种植物中地下部分的累积远远大于地上部分,但相比之下,苜蓿的叶片中Pb的含量较高;黑麦对Cu的富集能力最强,远远超过苋菜、豚草和苜蓿;四种植物对Zn的富集能力为,豚草>苋菜>苜蓿>黑麦.苋菜和豚草对Cd的富集能力较强,苜蓿和黑麦对Pb的富集能力较强,同时黑麦对Cu的富集能力较强,豚草对Zn的富集能力较强.
其他文献
该研究利用超临界CO萃取技术,对影响猕猴桃籽油萃取的工艺条件,如原料前处理及萃取工艺条件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对萃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与溶剂法浸提的猕猴桃籽油进行了品质上的比较.结合流体动力学原理对超临界CO萃取猕猴桃籽油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气相色谱分析表明猕猴桃籽油富含α-亚麻酸,是一种具有极高应用价值的功能性油脂.研究了超临界CO萃取—精馏联用技术富集α-亚麻酸的
果蔬保鲜膜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需求越来越大的一种功能性塑料。本论文实验室制备纳米TiO2,将纳米粒子通过不同的方法添加到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等聚合物中混合挤出吹膜,并对各种纳米薄膜的力学性能,透气性能,抗菌性能作了一系列的研究。根据最佳配方制备适合毛叶枣贮藏保鲜的塑料薄膜,并对毛叶枣的保鲜效果作了各项生理指标的测试研究。首先,通过纳米TiO2粒子改性塑料薄膜,研究了纳米TiO2在各种聚合物薄膜
缺硼现象是我国柑橘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叶面施硼和砧木靠接是矫治柑橘硼缺乏症状的主要技术手段。前期的研究表明,作为砧木,枳橙(Citrussinensis×Poncirustrifoliata)较枳(Poncirus trifoliata)有更高的硼效率和更强的硼利用能力。但单个砧木所表现的硼效率差异,在靠接后是否会有互补、协同或拮抗作用,以及不同砧木靠接是否可以提高柑橘的硼利用能力和其对柑橘硼
柑橘深受全世界消费者喜爱,其品质的改良是柑橘育种工作长期核心目标之一。柑橘果实品质与初生和次生代谢物的构成密切相关,品质相关代谢产物合成调控机理的研究成为柑橘前瞻性育种必要的理论基础。转录因子对植物代谢起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筛选到分别响应IAA和冷胁迫的转录因子基因CsAGL6和CsPIF8,并对其调控果实色泽、风味及逆境品质相关代谢物质合成的模式进行进一步解析。获得以下研究结果: 1.IAA处
柑橘因其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健康物质和不同风味而深受消费者喜爱。风味是果实重要的感官品质之一,也是决定果品市场性的重要因素。柑橘果实的风味主要决定于果实汁胞中的糖酸水平及它们的比例,而果实中的糖酸水平取决于可溶性糖、有机酸在果实细胞液胞中贮藏能力,其中蔗糖和柠檬酸柠檬酸分别是果实积累的重要糖分和有机酸。已有研究表明,液胞膜上存在三种质子泵,液胞型H+-ATPase(V-ATPase)、质膜型H+-AT
ATP柠檬酸裂解酶(ACL)催化柠檬酸生成草酰乙酸(OAA)和乙酰辅酶A,是决定碳流向不同代谢物(如糖、脂肪酸、类黄酮和类异戊二烯等)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尽管先前研究证实了柑橘ACL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参与了柠檬酸降解,但是其对可溶性糖、有机酸等物质的积累以及非生物因子对ACL活性的影响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柑橘品种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ACL活性和可溶性糖、有机酸、类黄酮等代谢物质的含量,并
本文针对菜豆摘心高度进行试验研究,选用菜豆品种“九月青”和“将军一点红”进行大棚试验种植,阐述了菜豆摘心机理和研究现状,对菜豆的摘心影响机制进行系统分析,测定了不同摘心高度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产量结构构成,确定了最适宜菜豆生长的摘心高度为1.5m。通过栽培试验,选用吉林地区八个品种的菜豆对摘心高度1.5m可以提高产量进一步验证,证明摘心高度1.5m可以提高菜豆产量,整体提高产量0.5倍以上。具体
越橘栽培遍及世界各地,超过58个国家都在进行越橘栽培生产。中国是越橘的主要贡献国之一,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占全世界的16.3%和4.3%。然而土壤盐、碱、干旱等不良条件严重影响越橘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的胁迫响应、形态建成以及次生代谢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越橘WRKY转录因子家成员进行发掘筛选,并对其性质和功能进行了预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西瓜(Citrullus lanatus)作为重要的葫芦科作物,其植株形态和果实特征一直是育种家们关注的目标。西瓜植株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如不同的叶片颜色、形态和株型结构等。目前对于西瓜植株形态相关性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遗传及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论文研究西瓜叶色后绿和植株节间长度两个性状,通过分离群体和分子标记定位相关基因,并解析它们的分子遗传机制,为西瓜品种选育及简约化栽培
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解决绿肥生产和秸秆还田问题的双赢技术。该技术前期紫云英与稻草共存、后期共同翻压还田,与单独还田相比,共同还田的物料构成发生改变。作为创新实践,紫云英与稻草共同还田的相关效应及作用机制缺乏研究。本文依托多年定位试验,结合盆栽和模拟试验,研究了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下的产量与肥力效应、甲烷排放特征及机制,探索了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下混合物料的腐解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