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细胞基因组内新位点定点整合稳定表达外源蛋白的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387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是目前生物制药领域应用广泛的生产细胞。传统构建重组细胞株的方法是将目的基因随机整合到染色体基因组中并经过多次压力筛选获得高表达水平的目的细胞株,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并且经常由于整合位点的不稳定性随着传代次数增加非生产性细胞克隆逐渐增多,导致产量下降。寻找稳定的整合位点,使用定点整合的方法将外源基因定点整合至CHO细胞基因组的稳定位点,有望缩短克隆细胞株的构建周期并解决稳定性问题。课题组前期通过慢病毒示踪Zsgreenl基因及染色体步移技术,发现6个潜在定点表达位点。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染色体NW003614241.1上148052~148157 bp范围内进行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和表达稳定性研究,为该位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1)以前期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的随机整合了绿色荧光蛋白Zsgreen1基因的重组Bak/Bax双敲除CHO-K1细胞株1g11(简称1g11)为研究对象,使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定性定量分析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表征Zsgreen1基因的表达情况。对贴壁和悬浮状态下的1g11细胞均连续传代培养60代次,发现所有1g11贴壁细胞和悬浮细胞绿色荧光强度稳定,证明此位点可以稳定表达Zsgreen1基因。(2)使用 CCTOP CRISPR/Cas9 在线预测系统,在 CHO 细胞 NW003614241.1 上148052~148157 bp 区域内寻找打靶位置。挑选 5’-ACCCTTGTGCCCCAAAGACAGGG-3’为靶序列,构建sgRNA质粒,转染Bak/Bax双敲除CHO-K1细胞株Ie3(简称Ie3)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验证,sgRNA可以在目标靶点进行编辑,编辑效率约为69.5%,说明此位点可以被编辑。(3)EGFP供体质粒上设计的元件包括5’同源臂、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表达盒、嘌呤霉素(Puromycin,Puro)基因表达盒和3’同源臂。使用CRISPR/Cas9技术,三质粒共转染,利用同源修复使5’同源臂和3’同源臂之间的EGFP基因和Puro基因整合至Ie3基因组。经Puro加压筛选、流式细胞仪分选、PCR扩增验证,共获得3株成功敲入EGFP基因的重组单克隆细胞株EGFP-Ie3-19、EGFP-Ie3-48、EGFP-Ie3-51,而且阳性单克隆均为杂合子。经测序验证,敲入位置均在染色体NW003614241.1上的第118097 bp处。悬浮驯化筛选出来阳性单克隆株,使用流式细胞仪观察EGFP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在连续悬浮传代培养60代次的过程中,各代次的阳性单克隆细胞株可以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表明EGFP基因可定点整合至该位点并稳定表达。(4)利用Kpn Ⅰ和Xma Ⅰ两个酶切位点,在EGFP供体质粒上通过酶切连接的方式加入人血清白蛋白(Humanserumalbumin,HSA)基因,构建HSA供体质粒。同理,三质粒共转染在Ie3基因组中定点敲入分泌蛋白HSA基因。经Puro加压筛选、流式细胞仪分选、Dot blot筛选、PCR扩增和Western blot验证,共获得3株成功敲入HSA基因的重组单克隆细胞株HSA-Ie3-4、HSA-Ie3-52、HSA-Ie3-61,而且阳性单克隆均为杂合子。经测序验证,敲入位置均在染色体NW003614241.1 上的第 118097 bp处。悬浮驯化筛选出来阳性单克隆株,批次培养定量检测HSA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现HSA-Ie3-4的生长状态和HSA表达量最优,为13.6 mg·L-1,随后流加培养HSA-Ie3-4,HSA表达量为14.23 mg·L-1。之后在CD CHO无血清培养基中添加丁酸钠和柠檬酸铁进行初步优化,发现丁酸钠的添加浓度为3 mmol·L-1时,蛋白表达量为19.35 mg·L-1,效果最好,提高了36.0%;当柠檬酸铁的添加浓度为0.5 mmol·L-1时,蛋白表达量为16.35 mg·L-1,效果最佳,提高了 14.9%。研究结果表明,胞内表达的EGFP和胞外分泌表达的HSA均可在CHO细胞染色体NW003614241.1上148052~148157 bp区域内进行定点整合并稳定表达。
其他文献
亲和层析技术是对重组蛋白分离纯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易操作、纯化效率高等特点,但是亲和层析技术通常需要在目的蛋白中引入特殊的亲和标签。工业上常用的去标签手段有内切酶法、化学法等,但处理手段往往耗时耗力且十分昂贵。内含肽作为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包含了IN、IC两个互不连续的蛋白片段。内含肽通过一系列重排、转酯、环化等自我催化的反应过程,可以从前体蛋白中切除并将两端的蛋白多肽链(蛋白质外显肽,Extei
来源于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的玉米赤霉烯酮水解酶(ZHD101)可以有效降解谷物农副产品和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然而天然酶固有的低热稳定性限制了其应用潜力。传统的定向进化可以对蛋白质的特定性质进行提升,但是建立和筛选突变文库所需的工作量较大。随着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有先进的蛋白质改造相关算法涌现,
三维荧光光谱技术(Three 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TDFS;又称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EEM)通过生物样品中荧光分子特征信息表征生物分子间动力学特性、获取蛋白质有效光谱信息。该技术样品预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工作获得的一种以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为辅酶的肌氨酸氧化酶(S
用于相互作用检测的高通量生物实验方法的技术进步导致了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爆炸式增长,这些数据对不同物种间的生物关系分析将具有重要意义。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往往被抽象为一个网络,网络比对算法则是进行网络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通过对两个不同物种进行网络比对,将有助于理解细胞组织,发现物种间的进化保守关系和个体差异,从而有助于进行疾病分析、新药靶点治疗和为物种间的注释转移提供重要信息等。目前从实验中提取的蛋
面对蛋白质数据日益海量增长这一趋势,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辅助预测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研究蛋白质序列的纹理特征及相似性,使用智能算法辅助预测了蛋白质结构类型,对低分泌蛋白质的原始信号肽序列进行了人工优化设计。在第二章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蛋白质特征向量构造方法,利用马尔可夫过程将蛋白质序列转换为马尔可夫转移频次矩阵,然后计算其对比度、同质性、相关性和能
现代温室生产过程中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是促进生产的关键,因此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建模和控制非常重要。而目前温室调控策略无法实时反馈作物生理状态,通常依赖于专家经验和先验性数据,忽略了植物对自身生长信息的感知,从而脱离了作物的实时生理需求,因此基于作物实时生长状态的控制策略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解释性模型能否行之有效,需要对模型结构进行可靠性分析,以此为依据优化模型结构来保证实验测量值能有效估计待求状态量。当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分子测序计划的成功实施,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蛋白质正逐渐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DNA结合蛋白是生物体中不可或缺的蛋白质,在遗传信息转录、DNA复制、重组和修复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且与许多疾病的治疗息息相关。与此同时,如PDB,Swiss-Prot和SCOP等世界著名的生物信息数据库,其每年的蛋白质序列呈指数型增长,人们对高效处理海量生物信息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而传统的实验室研
蛋白质N-糖基化修饰是真核生物中最常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其影响着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蛋白质的折叠、分子识别、稳定性以及免疫原性等。然而,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生产重组蛋白仍然面临着一些难题。其中最主要问题是重组蛋白上N-聚糖的异质性,这会对重组蛋白的功能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如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以及重组蛋白在体内的半衰期等。目前,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细胞工程以及糖工程等多门学科的发展,
糖基磷脂酰基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锚定修饰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之一。哺乳动物细胞中超过100种蛋白被GPI锚定修饰,GPI锚定蛋白在机体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在GPI锚定蛋白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前体蛋白进入内质网后,在GPI转移酶复合物的作用下共价连接在新合成的GPI锚上,形成新生GPI锚定蛋白。随后新生GPI锚定蛋白在内质
胶原蛋白由三条多肽链缠绕折叠成三股螺旋,进一步通过组装、交联等方式形成胶原纤维、胶原网状蛋白等高阶结构蛋白,作为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降低动物组织提取可能引发的疾病传播风险,研究人员采用微生物重组表达的方式生产胶原蛋白,然而在重组胶原蛋白的生产中如何促进重组胶原分子交联,使其形成更加稳定的空间结构是设计重组胶原纳米材料需要克服的难点。本课题以来源于Streptococ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