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湖湖泊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步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泊湿地作为多种自然资源来源和人类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区,生态系统普遍受损程度严重,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湖泊难度较大。作为山东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调蓄枢纽之一,南四湖在维护经济发展和区域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南四湖湿地面积萎缩,水质污染、底泥淤积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像北五湖一样,正在逐步消亡。对生态环境中最敏感因子——水进行量化分折和研究,给湿地生态系统、环境留出自身健康发展所需水量,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用水竞争,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文基于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4E01)“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及水资源安全研究”赞助完成,是我国东部地区首次单个湖泊湿地的生态环境需水研究。论文在分析了南四湖湿地生态环境,特别是水文特征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分项计算了南四湖湿地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 对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湖泊、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普遍分为两部分:生态需水量和环境需水量。生态需水量是为解决生态问题(主要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所需要的水量.环境需水量是专门为解决环境问题(稀释污染物、娱乐、景观用水等)所需要的水量。在当前研究中计算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方法主要有换水周期法、最小水位法、水量平衡法和功能法,以功能法应用最为广泛。(2)目前南四湖生态环境从整体趋势上看南四湖生态环境正处于逐步恶化的过程,并且此过程有加速的趋势,整个湖泊已经进入老年期;通过对近50 年来南四湖水文特征的演变趋势分析可知,南四湖湿地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可归结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近年来气候总体趋于干旱,降水量以42.54mm/10a 的速率递减,而围湖开垦、泥沙淤积、河流上游建坝屯水日益严重,使近年来南四湖蓄水量减少,特别是80 年代末、21 世纪初两次干涸,使得南四湖生态系统遭受了毁灭性打击。(3)通过RS 技术对近20 年来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可知,1987~2000 年,南四湖湿地面积减少了17300.35hm2,占2000 年湿地总面积的4.96%,特别是草地、水域等湿地类型减少趋势较快,而林地、居民点、岛屿庄台面积均呈增加趋势。南四湖湿地的景观多样性呈下降趋势,破碎化程度随着湿地面积的减小和斑块数量的增加,其破碎化程度呈现增加趋势,表明人类干扰强度加重,其直接后果是湿地内部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态系统呈现不可逆转的负向发展。
其他文献
为调整靴式压榨对湿纸页固形物含量和高级纸特性影响,在中试纸机上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纸机运行速度为600m/min和700m/min,靴式压榨压区负荷为50~700kN/m。高级纸在通过轻负荷的两
对哈姆林甜橙花后98d的纪胚胚进行组织培养而获得的组培植株进行高接观察表明:幼胚胚组培植株枝梢的针刺与长于母本,表明实生性状明显;产量和品质性母本接近;耐贮性、柠檬酸等优于母
与小学生、初中生相对照而言,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他们的思维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逐步摆脱了具体经验的限制,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独立思考和鉴别能力进
2015年10月4日台风“彩虹”在湛江登陆,灾害使湛江市的园林、电网、电厂、供水、通信等遭受巨大的损失,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光伏板矩阵也遭到严重破坏。本文深入分析这次台风灾害
数学的整体性既体现在代数、几何、三角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上,也体现在同一部分内容中知识的前后逻辑关系上.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内部联系性的认识,教学中要加强相关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优化与整合是实现计算机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路径之一。本文以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为切入点,重点阐述了计算机应用
初步探讨了ZnCl2 对月季切花瓶插保鲜作用及其生理生化基础 结果表明 :与对照 (去离子水 )和基本液 (2 0g/L蔗糖 +50 0mg/L柠檬酸 +2 50mg/L 8-羟基喹啉 +2 5mg/L硝酸银 )相
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对大伙房水库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元素(Cr,Ni,Cu,Zn,As,Cd和Pb)的赋存形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重金属总量讨论了各元素的潜在环境危害性.结果表明,Cd主要以醋酸可
在崇尚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呼唤教育的角色转换
世界卫生组织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刘秀梅称食源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