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亚高山针叶林根系与土壤C-养分过程的偶联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305879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链接植物---土壤系统物质循环的纽带,根系在调控森林生态系统碳(C)和养分循环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系生命活动所介导的土壤物质循环过程已成为森林地下生态过程的关键环节和研究热点。外生菌根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普遍的菌根类型,可通过不同途径与机理来调控土壤C-养分循环过程,加剧了森林根系---土壤---微生物互作过程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然而,目前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模型大都将根系和菌根真菌外延菌丝视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使得很难精准区分和辨识森林根系/外延菌丝各自对土壤C-养分循环过程所驱动的差异化生态学效应,导致对森林根系---土壤---微生物互作过程及其生态重要性依然缺乏足够的认知。因此,探究根源C(根系/菌丝C)输入对土壤C-养分循环过程的影响以及根系和外延菌丝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差异已经成为深入认识森林生态系统养分物质周转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因此,本研究以外生菌根高度共生的西南亚高山针叶林(人工云杉林和天然针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连续采样获得了森林土壤中不同形态氮(N)库(铵态N、硝态N和氨基酸)的大小及其周转的季节动态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孔径(1mm、48μm和1μm)的内生长管从物理上原位区分根系和外生菌根真菌外延菌丝(简称外延菌丝)各自的作用,并结合稳定同位素质量守恒定律定量辨识根系C/菌丝C输入通量,量化根系C/菌丝C两种C输入途径对土壤C-N转化过程的作用与相对贡献大小;同时,采用15N稳定同位素原位标记技术,比较分析根系和外延菌丝对土壤中3种不同形态N素(铵态N、硝态N和氨基酸)的吸收差异及其对森林植物N养分获取的相对贡献。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人工林和天然林土壤中不同形态N库大小及其周转的季节动态规律。人工林土壤无机N库及通量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均显著低于天然林;两种林分土壤有机N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具体而言,人工林土壤氨基酸N库及其通量在生长季显著低于天然林,而在非生长季却显著高于天然林;两种林分中不同土层的氨基酸N库及其通量也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为有机层土壤显著高于矿质层土壤。该部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林植物可能形成独特的养分经济模式,通过调整N源获取策略,使土壤氨基酸在非生长季成为人工林植物主要的N源来补偿严重受限制的无机N养分有效性,进而维持长期的森林生产力和稳定性。  (2)根系和外延菌丝对土壤中新C输入的相对贡献。天然林土壤中的新C输入量显著高于人工林;与根系C输入相比,外延菌丝C对土壤中新C输入具有更大的贡献,两种林分中平均有三分之二的新C输入来源于外延菌丝。另外,人工林和天然林中分别有57.8%和74.8%的菌丝C进入了土壤活性C库,分别有54.2%和59.7%的根系C进入了土壤惰性C库。这些结果表明,根源C主要通过外延菌丝途径将活性组分输入到土壤中。  (3)根系C和菌丝C输入对土壤有机C分解动态的影响。根源C输入对土壤不同组分C库诱导了不同方向的激发效应。具体而言,根源(根系和菌丝)C输入对原始土壤活性C库诱导了负的激发效应,而对原始土壤惰性C库诱导了正的激发效应。不同根源C输入途径对原始土壤有机C的分解诱导了不同幅度的激发效应。相比于根系C输入而言,外延菌丝中活性C输入对原始土壤惰性C的分解诱导了显著更大的正激发效应。这些结果表明,菌丝C在影响亚高山针叶林土壤C动态和长期C储存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4)根系C和菌丝C输入对土壤N转化过程的影响效应差异。人工林和天然林中的菌丝C输入对土壤N矿化的促进作用分别贡献了85%和77%,而根系C输入的相对贡献仅为20%左右;另外,两种林分中单位质量菌丝C输入比单位质量根系C输入均诱导了显著更大的土壤N转化促进作用(大约为根系C输入所产生作用的4倍)。这些结果表明,相比于根系C输入而言,外延菌丝C输入在促进亚高山针叶林土壤N循环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这可能与菌丝C输入具有更大的数量和质量有关。  (5)根系和外延菌丝对土壤3种不同形态N素的吸收差异。通过我们的研究表明,西南亚高山针叶林植物具有直接吸收利用土壤氨基酸的能力,但土壤无机N源仍然为该区域森林植物最主要的N源,且植物在3种不同形态N素中更偏好吸收土壤NH4+-N;外延菌丝对植物吸收土壤中3种不同形态N素的相对贡献均显著小于根系的作用,菌丝对植物N吸收的平均贡献小于30%;此外,人工林和天然林中外延菌丝比根系均具有显著更大的有机N/无机N吸收比例,表明植物根系更偏好吸收无机N,而外延菌丝更偏好吸收有机N。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在外生菌根高度共生的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外延菌丝的生长在土壤C-N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同时,外延菌丝对该区森林植物从土壤中吸收N素(尤其是有机N)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强调了未来森林土壤C-养分循环过程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的构建应充分重视和考虑菌根真菌外延菌丝所介导的生态学作用;同时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典型高寒森林根系---土壤---微生物互作机理及其生态反馈效应的认知水平。
其他文献
蛋白质磷酸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它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细胞内几乎所有重要生物学过程。但是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具有低丰度、不稳定性、不均一性等不利于蛋白质磷酸化位
学位
学位
该文基于作者在调制解调技术研究方面的积累.深入研究了多波段、多速率、多模式软件无线电接收技术,并结合软件无线电开放式、通用性软件、硬件系统结构的思想,提出和实现了
网络互助公司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让监管层和保险公司都格外关注沈鹏不太好意思邀请我们参观他的公司。他两个月前创办的水滴互助“蜗居”于北京望京sOHO12层的一个角落里,20
脱贫攻坚是全面实现美丽乡村的基础和前提,美丽乡村建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释放纵深发展动力,二者在目标指向上具有高度契合性.本文分析了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的逻辑关系以
以WDM技术为主体的光网络平台为日益丰富的网络应用和随之而来的呈爆炸式增长的数据传输量提供了足够的带宽。IP over WDM光网络是下一代光Internet 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取
该论文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基于微带电路的EBG结构的特性和应用的研究,旨在研究电磁带隙结构的特性、理论及数值分析方法、新结构和应用.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就如何用数值方法及
本论文着重研究光码分多址系统中编解码技术、混合DS/FH编解码系统、密集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等关键。  论文首先回顾和总结了光码分多址系统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光码分多址技
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氮沉降,氮沉降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氮沉降地区,随着工业以及农业的发展氮沉降还在继续增加。目前,在热带和亚热带开展氮
数字视频技术是近年来信息技术领域中飞速发展的一个学科,将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进入了日常生活中。随着数字视频技术迅速发展,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