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受到自然、历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起点低,发展较为缓慢;并且,民族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所以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通过对这些政策文本展开内容分析可以了解我国民族教育政策规范和管理的整体情况,并从政策工具视角讨论到底需要哪些政策工具以及政策工具如何组合与优化才能满足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回顾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出政策支持不断合理化、政策取向由全面倾向到特殊转变、政策更注重宣传的特点。其次,对143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有效文本样本进行外部属性分析和内容分析。其中,外部属性分析主要是对政策的发文时间、发文机构、文本类型等文本外部明显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内容分析则是借鉴胡德、麦克唐纳和埃尔莫尔、豪利特对政策工具的分类思想,组合和创新这些学者的政策工具,并结合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管理内容——教育主体、教育中介、教育管理,构建起分析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二维分析框架。最后,运用NVivo 11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归类,运用SPSS 20交叉统计,运用Excel 2010和Power Point 2010制作图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政策工具运用情况,发现政策执行过多运用政府权威性资源,而具体物质资源投入的政策工具运用不足;管理机构职责从多部门共同管理逐渐转变到由教育部统一管理;政策工具在招生管理和教育质量管理中存在“过溢”与不足的问题;毕业管理、师资管理、招生管理等教育管理内容都显示出政策工具运用多元化的特点;监督机制尚不成熟,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价不足。为弥补文本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的不足,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①的问卷为例分析政策执行效果,反推和印证政策工具运用失衡。并评价各个工具的优缺点。最后提出继续完善政府管理机制、强化政策工具的优化与组合、增加教育质量管理的政策工具使用、完善政策过程的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