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物质对红土大坝破坏机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pio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个典型的高原山区省份,也是红土广泛分布的主要省份之一。红土全剖面呈酸性;山区水库淤积了大量动植物的遗体,发酵过程中产生了有机酸、硫化氢等物质;常用的农药、化肥等多为酸性物。这些因素都促使山区水库的水质呈现弱酸性,并且库水的实测酸度随深度逐渐增强。红土覆盖地域的山区水库,长期以来在除险加固方面存在问题。加固使用的材料多为水泥、水泥粘土浆、石灰等强碱性物质,这些材料在水化后将产生大量的Ca(OH)2。Ca(OH)2的大量存在势必与酸性的红土产生化学反应,长期消耗红上工程赖以支撑的有效成分,从而劣化红上诸多的物理力学性质。较为普遍的调研表明:多年来红土山区的水库枢纽工程,其除险加固的结果往往是投入大、效益低、寿命短,与材料选择不当的确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弄清加固材料中的碱性物质与红土的相互作用、明确碱性物质对红土工程的劣化机理,对于红土覆盖地域内的工程设计、材料选配,对于节约投资、延长红土工程的寿命都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原型验证的技术路线,系统地研究加固材料中的碱性物质对红土的水工特性所造成的影响。由于时间的限制,文中主要涉及碱性加固材料中最常见的物质——氢氧化钙,依据相关理论并参考成功范例设计了加速寿命对比试验,并对不同浓度Ca(OH)2浸泡后的土样依次进行了含水率、密度、比重、变水头渗透、压缩、直剪、界限含水率以及颗粒分析等土工试验,讨论了不同浓度的碱性溶液(包括蒸馏水)对土样的物理力学指标的影响;并且定量测试了各试样渗透全液中的相关离子变化;又与实际病害工程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表明:红土遭受氢氧化钙侵蚀之后,物理力学指标劣化的趋势明显,试样的含水率、渗透系数、压缩系数、液限以及砂粒和粉粒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而土样的密度、比重、凝聚力、内摩擦角、塑性指数、以及粘粒和胶粒含量则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研究结论:(1)碱性物质增大了红土中水介质的pH值,致使游离氧化铁、氧化铝等均带负电,与粘粒矿物同电性相斥,从而劣化内聚力。(2)碱性物质与红土的化学反应消耗了硅溶胶、氧化铝等有效胶结成分;粘粒的比表面积大、且A1203的含量相对较大,故粘粒更易与碱性物质反应而解构,使得红土的粘聚力逐渐下降,沙质粉土化缓慢显现。压力和渗流的联合作用使得土颗粒的包裹层、胶结物缓慢溶蚀,颗粒间的填充物逐渐渗出,致使堤坝的渗漏加剧。(3)加固材料中的碱性成分也将遭受有压多酸水土的侵蚀,缓慢反应的生成物溶于水或沉淀为粉末,逐渐被压力渗水带出堤坝。红土与碱性物质发生的酸碱反应,正是农业数百年采用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改良酸性土壤板结、从而“松弛耕地”的本原机制。化学反应使得两种材料结合部逐渐粉沙化、亲和性劣化、缓慢增大了间隙、形成细观渗水通道,最终引发渗透破坏。
其他文献
医院可以通过医疗保险应收款的分类和分层级细化核算与管理、完善定期对账机制以及建立全过程管理的信息系统来加强应收款管理。本文采用实例研究,以某医院参与试点的管理实
红色资源蕴含的红色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具有丰富的政治智慧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红色文化,唤醒红色记忆,有利于克服形式主义、官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数学语言就有严密、准确、精炼、逻辑性强的特点。教学中就要注重通过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培养数学阅读能力,从而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日益突显出来,各个国家也不断加大对科技资源的投入。而科研条件对于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业科技对于解决中国“三农
进几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迅速,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在继续深入做好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的同时,开始更加注重“走出去”,把目光转向汉语国际推广上。作为对外汉语教师,
本文由企业信息技术商业价值的争论入手,以资源观理论为依据进行再思考,提出基于资源观理论的企业信息技术商业价值的整合模型,并在模型的基础上对三个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述
本试验以日本无刺蔷薇(Rosa multiflora var)(试验代号A)、美国多花无刺蔷薇(待定)(试验代号B)、美国M1号(R. multiflora var.’Dr.Huey’)(试验代号C)为砧木;以大花月季绯扇(Hiohgi)(试验代
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我们应该怎样去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作者进行了深入思考。
近年来我国电站煤粉锅炉机组广泛存在燃煤煤质差严重偏离设计煤种的情况,使机组经济性及安全性受到严重影响。某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机组现场实际存在燃煤着火稳定特性差、燃
通过对世界其他国家少年审判制度的比较考量,从理论、立法、政策等方面探讨、论证了我国少年审判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建议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应坚持少年审判的多元化模式,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