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齿鼓形刀的叶片微结构侧铣加工轨迹规划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微结构减阻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整体叶轮叶片曲面上合适的微结构能够有效减小流体的摩擦阻力,提高发动机的气动性能。相对于刀具尺寸,微结构尺寸小,现有基于单齿刀具的微结构加工方法效率低,为提高整体叶轮叶片曲面上微结构的加工效率,本文以轴流式叶轮为研究对象,从多齿鼓形刀的设计入手,对叶轮叶片微结构侧铣加工刀位轨迹规划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微结构侧铣加工专用多齿鼓形刀设计。针对单齿刀具加工微结构效率不高的现状,先通过分析多齿鼓形刀与待加工曲面的切触状态设计了鼓形刀的鼓形半径,再根据待加工微结构的几何形状及尺寸设计了齿形和齿间距等,最终完成微结构高效侧铣加工专用多齿鼓形刀的设计。(2)刀轴矢量调整对微结构加工影响研究。以多齿鼓形刀上一个齿为例,研究了微结构加工过程中前倾角和侧偏角对微结构加工形状及尺寸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确定了微结构加工过程中刀轴矢量的调整范围。(3)叶片微结构侧铣加工刀位轨迹规划。先通过整体叶轮三维造型获得叶片及轮毂的型值点数据,然后对待加工叶片曲面进行曲面重构,保证刀路的曲率变化满足微结构加工的形状及尺寸要求,最后提出了基于多齿鼓形刀的微结构加工轨迹规划方法,并给出了微结构加工过程中的刀位点数据和刀轴矢量数据。(4)叶片微结构加工仿真与试验。先对刀位轨迹规划生成的刀位点数据和刀轴矢量数据进行后置处理生成数控加工程序代码,然后在VERICUT上对微结构加工进行仿真模拟,最后确认程序代码无误后在实验室机床上进行微结构实际加工,验证了本文基于多齿鼓形刀的叶片微结构加工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柔性梁式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机械工程和海洋工程等领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外部干扰的影响,柔性系统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机械振
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天然手性化合物,现在我们常用的药物有超过一半是手性化合物,在我们身体里面也有许多手性化合物,如蛋白质、核糖核酸(DNA),糖等。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研究至关重要,其中不对称催化反应由于反应活性高、选择性好、污染小、经济价值高和绿色环保等优点成为现代有机合成中应用广泛,且具有工业化前景的方法。本论文的第一部分:我们用廉价的奎宁丁作为有机分子催化剂,在DCM溶剂中,25o C的条件下
随着油品质量的日益劣化,油品燃烧造成的污染物的排放越发严重,各国针对油品质量制定的环保法规越来越严格,而油品质量改进的关键在于清洁油品技术的研发。加氢脱硫技术(HDS)是
近年来,表面织构技术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改善摩擦副摩擦学性能的表面改性手段逐渐成为国内外最具潜力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使用激光表面织构技术加工出以沟槽为基础的线槽型织
石油不仅是燃料,也是合成聚合物和石化产品等多种物质原料的重要来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全球对石油的消费与日俱增。近年来,石油海运已经成为石油转运的主要途径,其数量日益庞大。伴随着海上石油船舶运输业的发展,海面溢油问题频频发生,据此开展海洋表面石油污染治理,有效地解决海面溢油问题成为一大挑战。石油基高吸油树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归因于其三维分子网状结构,石油基高吸油树脂油水
纤维素类生物质作为一种产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经水解转化为葡萄糖并进一步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实现生物质资源在各领域应用的关键技术。而5-羟甲基糠醛作为一种重要
本文以山东路南站1号竖井及横通道爆破开挖为工程背景,从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2个方面对地铁竖井爆破冲击波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冲击波控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运用ANSYS/LS-DYNA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对7.2kg、4.8kg乳化炸药在竖井及横通道直墙圆拱半断面中爆炸进行数值模拟。在竖井轴向,爆心距2m、4m处不同断面面积竖井内观测点压力峰值基本相同,随着爆心距增大,竖井断
液压抽油机是一种无游梁式抽油机,与传统游梁式抽油机相比,具有无极调节冲程长度、冲次,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井口直连式液压抽油机没有相应的机械平衡机构,能量利用率不高。
灵芝是中国传统的药用真菌,它被用于治疗各类疾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灵芝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灵芝三萜、灵芝多糖和灵芝甾醇等。三萜类物质灵芝酸是灵芝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灵芝酸具有抗肿瘤、抗HIV病毒和免疫调节等作用。然而,灵芝酸较低的产量严重限制了它的临床前研究及商业应用,开发高效的灵芝酸生产策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一些真菌的无性产孢与次级代谢的积累紧密相关,如在构巢曲霉和黄曲霉中
离子在自然界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检测和识别各种离子一直是化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之一。设计并合成能够选择性识别阴、阳离子的离子受体,特别是结构新颖、选择性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