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作为全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有关女性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学者、媒体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和蒙古国的经济都有了快速的发展和提升,因此,作为相邻的亚洲国家,开展有关中蒙女性就业情况的比较研究工作,对于我们蒙古国女性就业政策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以中国和蒙古国2005-2015年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开展详细的分析和对比,就中国和蒙古国有关女性就业问题各自的影响因素、就业变化率即就业在有关年龄、区域、行业、婚姻、职业选择等方面的差异,并从社会福利制度方面、法律制度方面和规则制度方面对蒙古国女性的就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同时,采用了Logistic研究模型,对中蒙女性就业的情况进行了评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5年间,中国和蒙古国适龄女性(20-59周岁)的就业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女性的就业率为78.69%,这一比例增加了29.34个百分点;蒙古国女性的就业率在88%以上,较之前略有下降。(2)就业产业结构方面,从2005到2015年,中蒙女性就业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过度并增加。(3)工资收入方面,近年来两国女性的工资收入水平都有了增长,其中,蒙古国在矿产业和新兴金融领域的工资收入呈现较快增长状态;中国女性的高收入部门主要集中在国有单位,整体而言,中国女性收入水平要高于蒙古国女性,高收入群体的年龄集中在45周岁左右。(4)收入行业分布看,中蒙女性的收入结构中能源、矿产类收入均要高于其他行业,同时,中国女性在金融、信息软件方面的收入要高于蒙古国女性。全文从微观角度通过数据统计对中蒙女性就业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梳理出影响中国与蒙古国女性就业状况的因素,为蒙古国的女性就业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