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和术后复发时不一致的甲胎蛋白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uxi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术前和术后复发时血清甲胎蛋白不一致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术、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肝细胞癌,并且初始血清AFP≥400ng/m L或AFP≤20ng/m、术后随访均出现复发的患者。术前血清AFP≥400ng/m L定义为阳性组,术前AFP≤20ng/m L为阴性组。在阳性组中,术后复发时AFP<400ng/m L定义为I组,其中AFP≤20ng/m L为IA组(AFP水平显著不一致),20ng/m L20ng/m L为IV组,其中20ng/m L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月腺大戟素A(Ebracteolatain A,EA)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其抗乳腺癌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初步了解EA的成药性。方法:1.EA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EA和内标厚朴酚通过甲醇蛋白质沉淀提取。色谱分离采用安捷伦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70:30,v/v)。质谱检测通过多反应监测(MRM)在负离子模式下进行。
目的:分析游离真皮脂肪瓣(Free dermal fat graft,FDFG)在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手术并发症、美容效果和患者预后。探讨临床实践中去表皮的游离真皮脂肪瓣在乳腺癌保乳手术后乳房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应用游离真皮脂肪瓣进行保乳术乳房缺损修复的病人,共计21例,患者年龄22-54岁
研究目的和意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该病的特征是骨组织微结构恶化和破坏,导致骨量显著减少,骨骼脆性增加,从而增加骨折风险。主要原因是骨稳态失衡,导致破骨细胞过度形成和骨吸收增加。破骨细胞是由单核细胞融合而成的多核巨细胞,它们也是人体内唯一能够吸收和降解矿化骨基质的细胞。骨稳态是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动态平衡,这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密
目的:制备一种集靶向释放、化疗和热疗于一体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纳米载药体系——RGD/二硫化钼/阿霉素复合物,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并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合成的MoS2纳米片为基底材料,通过对MoS2进行靶向修饰及共价负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得到RGD/MoS2/DOX纳米载药体系,实现靶向化疗和热疗双重效应的联合,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实验方法包括:(1)通过水热
目的:本论文期望制备α-芋螺毒素均一抗原或偶联载体抗原以制备高中和活性抗血清,为α-芋螺毒素中毒救治提供手段,此外发现新的作用于GABABR介导的Cav2.2的α-芋螺毒素。方法:本论文尝试通过三种方法制备MI或GI新的免疫抗原:第一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设计了一种融合α-芋螺毒素GI基因、PADRE基因和破伤风毒素C片段基因(TTC)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了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得到重组蛋白;第二是利
目的探讨miR-126与靶基因GOLPH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潜在机制。方法选取45例胃癌患者及4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qRT-PCR法检测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静脉全血中miR-126、GOLPH3、mTOR表达量,并选取病例组中16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胃组织,检测miR-126、GOLPH3及mTOR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胃组织中GOLPH3、mTOR蛋白表达量;分析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MAGE-D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与其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分析去甲基化上调MAGE-D4表达后,初步阐明MAGE-D4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1.采用生物信息学预测MAGE-D4基因的启动子区及CpG岛,通过MethPrimer 软件设计甲基化特异性 PCR(Methylation-s
目的:探讨不同自体输血方式在脊柱外科开放手术中血液保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男32例,女30例,年龄21~71岁,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经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术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组(A组,n=20)、自体血回收组(B组,n=22)、既不做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也不做自体血回收的对照组(C组,n=20)。A组于手术前麻醉后采集自身血液同时输入等效容量的胶体液
背景: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年持续增长。目前针对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然而,神经胶质瘤具有高度侵袭的特征,使得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边界模糊不清;脑部神经丰富,手术禁区多;以及血脑屏障、血-肿瘤屏障等阻碍治疗药物递送的干扰因素的存在,这些都使得神经胶质瘤的治疗难度大,疗效不佳,患者预后差,肿瘤易复发,中位生存期短,这说明了治疗神经胶质瘤
目的:调查单颗牙拔除后患者种植修复的决策情况及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为提高种植修复率提供指导。方法:对2017年8—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拔除单颗牙并需要修复的202例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和现场问卷调查,并于2018年8—10月电话回访其是否行种植修复;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患者种植修复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02份,1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