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性价值危机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5755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4世纪的启蒙运动,使西方人从中世纪的蒙昧和迷信中走了出来,给人类社会送来了理性的光明,产生了现代文明。但是,启蒙在张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也创造了多元的价值主体,价值主体利益的多样化,造成了社会上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而启蒙在打破了宗教的神学地位之后,人们也失去了自己的终极信仰,意义世界的丧失,让现代的人们在充分享受物质成果的同时,却遭受着精神世界的空虚,现代性价值危机越来越严重并受到广泛关注。主要表现在,艺术在世界的“祛魅”过程中,逐渐走下了神坛,随着艺术直接服务于商业目的,审美形式越来越商品化,现代艺术甚至沦落为一种文化产业。后现代主义主义对启蒙以来的哲学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宣扬不确定性、易逝性、碎片性,推崇主观性和相对性。在现实生活中,科学理性不仅造成了信仰的失落,而且也造成了人生存在意义的丧失,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多元和杂乱的局面,无公度性,标准不统一,各行其是,各是其是,统一的信仰没有了,相互之间隔绝,无法对话,冲突加深,整个社会弥漫着末日的情绪。
  对于造成现代性价值危机的根源,许多哲学家都从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了不同的分析。韦伯认为,宗教信仰的被打破造成了人们普遍信仰的匮乏,科学无法回答关于世界的意义和价值等问题,因此也就无法提供对世界、对人生的终极意义的解释,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人类社会存在意义的丧失。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价值危机的根源在于现代社会的工具合理性,是资本、权力对日常生活领域的侵犯,造成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罗尔斯认为,边沁和穆勒所提出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造成的人们整体社会的功利化取向,是造成人类社会意义丧失的原因等等。但是这些思想家由于没有触及到现实制度,没有从制度的层面上去历史地分析价值危机,因而都仅仅具有观念、文化超越的意义。马克思从制度的层面深刻地分析了价值危机产生的根源,认为由于资本逻辑对人类社会的总体控制,人成了资本运转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随着现代性的发展,社会异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劳动的异化,使人类失去了确认自身存在的能力,宗教信仰的摧毁,使人们处于一种无根的生存状态,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空虚,逐渐丧失了生活的意义。因此现代性价值危机最深层次的根源就是资本逻辑导致的社会异化,人类社会出现的价值危机就是这种社会异化在人们精神世界的反应。
  现代性价值危机不单是西方国家的事情,而是普遍地存在于各个实现了现代化和正要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存在于一切搞市场经济的地区,同样地也存在于中国社会。解放初期作为人们共同信仰的共产主义理想,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彻底否定,政府官员和党员干部中各种腐败行为所引起的人们的反感,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了削弱。由于缺乏共同的信仰,世俗的功利价值观得到了强化,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冲突的现象非常突出,整个社会成了一个名利场,悲观主义情绪蔓延。消费主义文化盛行,攀比成风,哗众取宠,机会主义,投机取巧,缺乏同情心,缺少正义感,人际关系冷漠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社会责任感缺失到了难以相信的程度,末世主义的情绪、厌世主义的情绪到处弥漫。受上面各种情况的影响,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度,对社会的信心、对未来的信心,越来越脆弱。在中国,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不信任心理是非常明显非常突出的,这些不信任,加大了社会交往的成本,消蚀着社会的凝聚力,造成了社会财富和社会效率的极大的浪费和损失,也蕴涵着很大的社会风险,一遇到适当的社会条件,就可能形成现实的社会危机。中国社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正确引导下,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充分借鉴其他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立,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使得整个社会能够形成大致统一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现代性危机的影响,特别是有效的避免了现代性价值危机所造成的社会普遍意义的丧失,同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为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价值评价的标准,凝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取得了一系列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丰硕成果。体现在中国常年在经济上的高速发展,政治上的更加民主,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国家保持安全稳定。这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在走向现代化这条道路的进程中遭遇现代性问题时,提供了一种解决危机的参照思路,为人类共同进步,和谐共生,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
其他文献
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在中国哲学这条大河之中,宋明理学总可算作湍急壮丽之一处。然而明清以降,理学的命运却往往因政治、社会等因素而颠簸不定,一度遭到彻底否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理学重又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重点、热点,但近几十年来的研究多集中于朱熹、王阳明等“大人物”,掀起了“朱子热”“阳明热”等研究热潮。当然,从思想的成熟性、深刻性而言,“大人物”自有其研究价值,但任何一种哲学形态的出现
学位
王夫之与刘宗周作为晚明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在理学史上占据独特的地位。由于二人思想内容的特殊时代背景,对二人心性论体系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与总结不仅有利于廓清二人自身的精神气质与思想方向,也有助于对整个六百年理学思潮进行总结与整合。  通过总结与比较二者思想体系的结构特征,可以看出,王夫之在心性论领域表面上遵循了注经传统,严格锤炼旧有的解释思路与概念中蕴含的张力,但实际上在思想内核处颇有脱离传统之处,这
学位
“会知”(Knowledge-How)与“所知”(Knowledge-That)①看似是两种不同的知识种类。会知是关于“如何做某事”的知识,也通常被认为是主体做某事时所运用的知识;所知是关于某事态的命题性知识。命题是主体判断事物时有真有假的认识内容,而命题性知识是主体对相关命题理性思考后所相信的真命题。自古希腊以来,知识被认作“真实的信念加逻格斯”,由此来反映灵魂中理性部分的认识内容。这种看法导致
盖提尔问题带来的影响是让重新思考关于知识的定义。强健的德性认识论通过强调行动者的认知成功归因于其自身的认知能力,能够回应这一问题。但强健的德性认识论在解释证言知识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一方面,如果强健的德性认识论者承认在某些情形中有证言知识产生,这意味着德性条件在一种很弱的意义上使用,那这样就会迫使承认某些盖提尔案例中的行动者也是具有知识的;另一方面,如果强健的德性认识论者否认证言知识的存在,这意味
行动者需要为处于强迫状态下的行动承担道德责任吗?考虑如下几个案例:1)船长在风暴中为保护船员而将货物抛入大海;2)仓库看守人在盗匪残酷的肉体折磨下交出打开库门的钥匙;3)为了拯救被绑架的母亲,被胁迫杀死了旁边的陌生人;4)有人以砍掉行动者A的小拇指作为威胁要求A炸毁一所医院,A在胁迫下炸毁了医院。以上几个案例笼统来说,都是行动者处于强迫下的被迫行动,根据我们日常的道德直觉,受到强迫的行动不是基于自
学位
行动说明(action explanation)问题,即行动者如何被其行动的理由所引导?该问题不但是当代行动哲学的关键性问题,而且与传统伦理学中德性、评价与责任等论题息息相关。自安斯康姆(G.E.M.Anscombe)与戴维森(Donald Davidson)将这一问题引入当代哲学以来,从古典中古哲学立场出发的行动哲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该问题影响。不同于戴维森开创的行动的因果性说明理论,新亚里士多
学位
中国的近代史是伴随着血和泪开始的。1840年,中国在鸦片战争惨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沦为半殖民地,不情愿地加入到世界秩序中去,开始了近代史的历程。随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西方帝国在中国取得了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等一系列特权。与此同时,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大量地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面临崩溃,中国的社会性质也发生了改变,以
学位
按照道德境界,《论语》中的人可分为小人,君子,贤人和圣人。其中君子,贤人和圣人作为儒家的理想人格一直是儒者关注的重点,而对小人则缺乏足够的重视。从小人到君子的跨越是儒家成人的关键,而如何实现这一跨越则需要对小人以及小人与君子之根本分界有足够的认识。  小人不只是今天所谓笼统意义上道德低下的人。小人以利为上,其本质是在以利己主义原则指导下形成的一系列独特的处事态度,行为方式,道德境界等社会关系的总和
学位
本文立足于孔子的礼学思想,以为孔子言礼,有本有文,故分别论证礼之形上天道义,中心德性义,以及形下文制义,分类研究孔子之礼。礼含三义,一为天地万物固有之理,宇宙生成秩序与总体规则;一为中心之德,乃人内心固有,天命于性,为诸德之统归,孔子归宗于仁而说之;一为人伦秩序,品节制度,礼仪文章,行为规范,动作仪节,器物风俗等凡圣王制作,显迹于文者,虽言三义,其实一礼。然固有根本,形上之天道,中心之情义,实为形
学位
“阳明学”一词在明治维新末期出现,并掀起了一场强调实践行动、注重培育个人精神的名为“日本阳明学”的社会运动。沟口雄三从“心”的概念着手,试图还原一个在中国前近代思想演变中具有重要起点意义的阳明学。  在当时的日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李卓吾先于时代而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另一种认为李卓吾看似新颖实则未跳出原有的框架。由于同岛田虔次思考“近代”的方式不同,沟口从李贽着手展开对明末清初这段思想转变的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