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微器件的一体化设计模型与方法的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上海)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m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器件是决定微机电系统(MEMS)功能和性能的关键性部件,设计和制作出高性能、高灵敏度和抗干扰性强的微器件结构已成为MEMS实用化的关键。随着微加工技术的提高以及微器件功能集成的需求显著增加,微器件的结构特性和工作环境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迫切需要引入先进的分析方法、设计模型和设计思想。   本研究以典型的具有谐振结构的MEMS微器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多物理场工作环境下的微器件的一体化建模和性能解析方法;以提高器件性能和稳定性为目标,将微器件的工作环境、工艺等纳入考虑范围,对典型微器件的一体化再设计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1)为提高微器件设计和解析过程中的建模精度,建立了面向微器件最终输出性能的高精度一体化行为模型,实现了微器件性能的高精度解析和分析;为提高解析效率,将子结构的模型化方法应用在微器件的一体化建模中,在实现微器件性能的高效高精度解析的基础上,完成微器件最终输出性能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2)考虑到微器件的管理和复用性问题,建立了典型微器件库,以集成信息系统的方式来对不同类别的微器件进行开发设计和数据管理,形成以器件库为基础的MEMS设计体系。   (3)为快速获得微器件的宏观性能,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微器件结构快速建模方法,使用封装数学模型的模块来表示独立的组件或者局部结构,根据MEMS的功能模型来确定其输入输出信号,离散求解系统响应。对象底层数学模型着重基于对象的功能建模和工作环境中状态的迁移原则,计算速度快且易于修改,可自由搭配重复使用,实现了较好的解析精度和速度。   (4)为解决复杂工作环境下微器件的多物理场耦合效应解析问题,引入自组织的元胞自动机思想,提出了适用于表征微器件特性的自组织解析流程和方法,推导了多物理场耦合效应的自组织局部规则,对微器件多物理场耦合产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验证了所建的自组织耦合解析方法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效率。   (5)为提高微器件的性能及其批量稳定性,提出了典型微器件的一体化再设计思想与方法,将设计对象的工作环境、工艺等纳入考虑范围,综合运用健壮性设计、自组织设计、多学科设计优化等再设计技术的集成和协同,提高了微器件的输出性能,同时弱化了加工工艺和使用环境对微器件的输出性能的影响。以微机械陀螺和微加速度计等典型微器件的再设计过程为例,利用灵敏度分析、遗传优化等技术研究了微器件的一体化再设计,优化后的数值计算表明微器件的整体性能有了大幅度提高。   (6)为将一体化再设计的理念付诸应用,开发了MEMS器件级仿真与再设计平台,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融入其中,实现了一体化再设计技术的软件集成和完整的器件设计流程,提供了一种提高MEMS产品的设计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我国铁路大发展,但高速、重载铁路轴承依赖进口。国内轴承行业正在加快高铁、重载铁路轴承的研制,研发铁路轴承内外套圈精密磨削成套装备,对推动我国高铁和重载货运列车轴承
瑞雷面波在浅部传播能量强,同时该方法操作简便、野外工作效率高,因而瑞雷面波勘探法在工程地质勘察和工程质量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瑞雷面波的频散曲线呈“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因此,在新课标下对初中文言文教法的探究,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基因测序技术不仅为遗传信息的揭示和基因表达调控等基础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而且在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应用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从1977年第一代测序技术问世
激电法是寻找金属矿产的十分有效方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特别是在区分围岩与异常体电阻率差异较小的情况下具有较强的能力。为了更好的利用各种激电参数进行异常评价与反演
教师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欣慰;少一些浮华,多一些实效呢?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不断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审视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中的“败笔”。同时,笔者利
本文主要针对枸杞二次干燥的市场需求,以及目前我区没有专用的枸杞二次烘干设备的现状,提出循环逆流式枸杞二次烘干机的设计。本设计根据枸杞干燥特性,以干燥计算理论为基础,参照
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日益加剧,计算机技术促使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快,网络化技术已经和人们工作、生活融为一体,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与网络化的结合,网络化设计制造的出现
本文分析国内外矿用高压组合开关的发展现状,针对国产高压组合开关普遍存在的缺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以DSP为核心处理芯片的矿用高压组合开关综合控制器。该装置可以实时采集组
桩-网复合地基处理软土具有施工速度快,对周围环境扰动小,工后不均匀沉降较小,且大部分沉降发生在施工期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深厚软土地基处理形式。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外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