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调集》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grac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才调集》一书为研究对象,全面深入地研究了此书编者、版本、文献价值、选诗来源、编排体例、编纂思想等问题。全文分四章: 第一章,编者及版本研究。首先,考证编者韦縠生平及《才调集》成书时间,认为韦縠出于京兆韦氏,生年约在884年前后,卒年在960年以前;《才调集》成书于943年之后,960年以前。其次,考述《才调集》版本情况及其源流,共叙版本34种,并对其中较为重要的版本作了详尽的考证。如现存《才调集》最早刻本,明沈春泽刻本,前辈学者多认为是“隆庆间”刻,经笔者考证得出结论,此本确切刊刻时间为明万历四十六年(1619)。又如对校跋者“鲈乡渔父夕公”、“鲜民赤复氏”二人的考证,结论是:前者为钱龙惕,后者为钱谦益。再如对毛氏汲古阁刊本《才调集》对原本有大量改动的考证,结论是:汲古阁本虽为精校本,但背离宋本《才调集》原貌,垂云堂本是最接近宋本原貌的本子。 第二章,文献价值研究。首先,考证《才调集》诗署名与别本不同者之正误。其次,分类考证《才调集》诗异文。第三,辑考《才调集》所保存的诸家佚诗。 第三章,成书过程研究。首先,考述《才调集》之选诗来源,认为其选源为在它之前的各类写本,包括各家选集写本及抄本,各类唐诗抄本,其中有诗人间的各种往来的诗卷写本,也有他人辑录抄本,以及各种丛抄等等。其次,分析《才调集》之编排体例。着重探讨了三个问题,一,《才调集》不选杜诗是因为杜诗在晚唐五代并未被普遍认可;二,《才调集》将诗体分为三类,即古体、律体、杂体,杂体包括乐府、歌行、“杂体”、齐梁体等,这体现了以韦縠为代表的唐末五代人的诗体观念;三,《才调集》在编排上遵循的是将相同体裁、类似题材、风格相近的作品置于一处的原则。 第四章,编纂思想研究。首先,分析《才调集》与《又玄集》之间的承传关系,认为前者在后者基础上有所拓展和提升。其次,分析《才调集》的“韵高”、“辞丽”选观,认为此书以“辞丽”为首要标准,辅以“韵高”。最后,分析《才调集》与唐末五代三种诗风(宗白诗风、温李诗风、姚贾诗风)的关系,认为韦縠对这三种诗风都有所去取,其认识与态度体现了编者的审美标准。
其他文献
本文中的词形,是指词的书写形式。本文以词的同一性理论以及同词字际关系等理论为指导,以《甲骨文字典》为材料依据,对殷墟甲骨刻辞词的词形进行了全面整理。 词形整理的结果
参照ITU -T和PINT的IN/Internet互通模型 ,设计了一个详细的基于北京邮电大学CIN系统的模型 ,该模型对参考模型有很大的改进和细化。然后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将模型分成三个层次和三个部分进行讨论。由于各网关的重要性 ,重点对各个网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提出了“信息流路径”的概念。该模型在“863”项目的实施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对学生严慈相济”,说到底就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当,同时还要做到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溺爱学生.也就是说,班主任对学生提
1901年—1911年,一场下层社会启蒙运动在中国社会兴起,在这场启蒙运动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白话报纸的大量出现。而以往对白话报的研究,虽然也关注报纸对下层民众的启蒙,但多
小学英语复习课的目的是对课本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巩固、复习和拓展,在知识的学习中做到学以致用和融会贯通。针对复习课中词、句、段、语法、语境交际等环节不同特征的重点
父权制,对于男性来说是压制女性并有利于维持自身统治的人性化的制度;而对于女性却是限制女性且使其丧失人身自由,充斥着女性血泪的恶魔般的制度。本文以女性主义理论和历史学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表现的中心话题。目的是要在文学的领地重新盘点和改写女性缺席的历史。东西方的作家们在对女性进行书写的时候既有共性,也有不同的地方,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
中国国际珠宝展是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和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共同主办的专业珠宝展,作为国内三大珠宝展之一的中国国际珠宝展汇聚了来自近23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切实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率是当下小学课程体系研究的重点内容。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对小学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而
在小学阶段,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作文的学习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程度的语文基础、素材积累以及较为丰富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因此作文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