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式多级厌氧反应器(UMAR)内循环影响因素及其动力学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astl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流式多级厌氧反应器(UMAR)是在IC厌氧反应器基础上开发成功的高效厌氧反应器,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内循环式厌氧反应技术。本研究基于内循环式反应器的性能要求以及IC厌氧反应器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实验室规模的UM厌氧反应器,主要研究了上升管内径、浸没深度、充气量、温度、进水流量和反应器主体顶部气压等参数对内循环效率的影响,建立了UM厌氧反应器的内循环动力学模型,并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具体包括:1、UM厌氧反应器的设计。根据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结构设计的特点及有关研究成果为基础,设计了UM厌氧反应器的一级和二级反应室、进水出水系统、布气系统和内循环系统。2、反应器内循环影响因素的气液两相模拟实验。研究发现:(1)管径D1与内循环水流量Qr成反比关系;(2)上升管气液提升高度H2与浸没深度H1大致呈正比关系,但当H1增大至280mm后,在中高充气量条件下,H2增加变慢;(3) L1≤40.0L·h-1时,循环水流量Qr随着充气量L1的增加而增加;(4)水温对内循环水流量Qr的影响受管径和充气量的限制,管径较小(D1=8mm)时,充气量越低,中温形成的Qr较常温形成的Qr就越大;(5)进水流量对内循环水流量Qr的影响与管径大小有关,内径越小则进水流量对内循环水流量增加的影响越显著;(6)反应器主体顶部空间气压对内循环的形成产生影响,反应器主体顶部空间气压大于外界环境的气压时,循环量变大。3、UM厌氧反应器水力学模型的建立。根据气提式反应器的水力模型及其相关内循环理论,推导出IC厌氧反应器的水力学模型,修正后得到UM厌氧反应器水力学模型:通过采用Visual Basic语言编程得到的模型软件计算出在不同管径、不同气体流量条件下相应的内循环液体流量,得到反应器出气流量Qg与内循环水流量Qr的模型曲线,模型曲线显示出二者的成对数增长关系,将曲线拟合可得到内循环液体流量与反应器产气量之间关系的模型方程。4、UM厌氧反应器内循环动力学模型的验证。选择D1=11mm上升管为代表,改进UM厌氧反应器的内循环系统(三相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通过气液两相模拟实验测定反应器出气流量Qg与内循环液体流量Qr。研究表明,当出气流量实验范围Qg=4.0~15.0 L·h-1时,内循环动力学模型:Qr=25.4411lnQg—33.8287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5%。
其他文献
岳飞冤狱新论罗炳良南宋绍兴十一年冬,宋高宗、秦桧为与金人议和,置诏狱杀害岳飞。岳飞冤狱,举朝莫敢言,独韩世忠不平,面责秦桧。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3绍兴十一年十二月癸已条
期刊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后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2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分别于术前3d及术后1、3、6个月行
曹操故事具有文本丰富、内容复杂、倾向鲜明、影响深远等特点。20世纪以来,曹操故事研究主要是从历史人物形象、文学人物形象等角度来展开的,虽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由于受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简称IMC),是指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将筛选分离出的适宜于降解特定废水的高效菌株,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克隆的特异性菌株进行固定化,使其保持活性并反复利用
基于对2002年贫困线调整前后贫困指标变化的分析,找寻中国农村贫困线调整的契机,并且根据长期性贫困的变化,分析贫困线调整前后贫困模式的变化,确定边缘化贫困群体。研究发现
陶澍是嘉道时期具有丰富经世思想和卓著改革业绩的良臣干将,亦是中国在从古代向近代转换过程中的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崇尚实学,提倡经世致用,以其经世思想和经世实践在
目的考察叶黄素的热稳定性并估算其不同温度下保存时间、降解反应级数及其动力学数据。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叶黄素含量与紫外吸收值的线性关系,并以此测定叶黄素在不
近年中国初等数学研究的若干新成果杨之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初等数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估计,十数种中数杂志和若干学报,累积发表论文2000多篇,四本初数文集.收入论文近300篇,全国及省市部
太和殿前广场左右,对峙着两座高大端秀的建筑,这就是体仁阁与弘义阁。明初称“文楼”与“武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更名“文昭阁”与“武成阁”。清顺治二年(1645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