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传承模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199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族企业是家族控制和管理的企业(Drucker,1974)。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在研究了大量美国家族企业实证的基础上,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Chandler,1977)界定了家族企业:“企业创始人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阶层人员的选拔方面”。钱德勒将这种“现代工商企业”称为“企业家式或家族式的企业”,他认为家族企业具有不同于公众企业的典型的社会特征,是与公众企业相对应的概念。Lansberg(1983)认为,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分会导致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不同于非家族企业,如家族成员将家族企业看作是个人或家族的事业,家族企业的结构、经营发展对家族的价值观影响等,家族企业与家族自身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改革开放30年,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家族企业是民营经济中较为瞩目的主体。《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有300多万家民营企业,其中家族企业占到90%以上,还不包括采用家族式管理的部分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已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体,因此,国内家族企业传承的研究,自然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从时间角度来说,中国的家族企业产生于近代社会,其间由于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曾产生了某种程度的间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现阶段中国家族企业产生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20世纪80年代创业的第一代家族企业掌权者,如今大多数都已人过半百,相当一部分更已年届退休之龄。在未来10年至15年,国内家族企业将面临权力交接的高峰时期,家族企业传承问题显得比任何时期都更为紧急和重要。家族企业作为目前我国企业存在的主要形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国内对家族企业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国外家族企业的案例分析及影响国内家族企业传承因素。本文以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应用历史的分析方法、中外比较研究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家族企业传承进行研究。文章正文部分先对家族企业及其传承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其次对西方及亚洲国家的家族企业传承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再剖析了我国家族企业继承问题的现状和矛盾。最后,通过“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继承人影响因素”的案例分析,研究选择家族企业继承人的影响因素。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在采用传统“子承父业”的基础模式上,初步引入职业经理人担任部门的具体管理工作,使其掌握部分经营权,并通过泛家族化来扩大现有继承人选择范围,进而组建一个平稳过渡的企业组织结构,该结论可以看作是现阶段较适宜我国家族企业传承的一种方式。本文所做的探索性研究在于充分认识到家族企业的不同类型以及所处的不同阶段,从而对其有不同的传承方式选择。笔者认为一味的否定“子承父业”或一味的强调“引入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传承毫无益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家族企业传承模式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其他文献
A型γ-氨基丁酸(aminobutyric acid,GABA)受体是一类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是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内最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受体,由其同源或异源五聚体构
文章从7部《四库全书》共同的特点入手,重点描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长达8年多艰辛悲壮的"文化苦旅",歌颂
介绍了稀土萃取分离氨皂化废水的产生过程和特点。介绍了该皂化废水的现有处理方法和消除方法。提出了电皂化法。处理方法主要有浓缩结晶法、蒸氨法和吸附法。消除方法主要有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的人转录激活因子5(ATF5)基因沉默效果,及其对荷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荷人卵巢癌裸鼠模型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
目的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预后差,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因此,研究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寻找适当有效的治疗措施有重要意义。脑缺血后会形成缺血半暗带,产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烤烟新品种在河南烟区的表现,筛选出豫中烟区最具浓香型特色的烤烟新品种,于2008、2009年在河南省襄城县以当地主栽品种中烟100、NC89作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研
目的优选槐米中槲皮素的提取工艺并建立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槐米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从槐米中提取得到槲皮素,正交实验优化实验条件,经过薄层层析法
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分析禹城市人民医院(251200)徐弘君黄瑾张付玉我们对65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观察,并与6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对照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32~65岁。
<正>治理偷逃税是税收管理永恒的课题。梳理、分析纳税人偷逃税心理特征,对治理偷逃税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来说,偷逃税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逐利心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