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的B系或T系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对ALL的研究逐渐深入,但是对不同种类的分子靶点在疾病诊断、治疗以及发展预后中所起的作用仍不完全清楚。通过临床上对ALL患者做基因测序并结合相关研究发现,造血前体细胞的损伤是所有病因学的基础,人体内有很多预防和修复DNA损伤的机制,而解毒酶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I相解毒酶可以把有害物质转化成前致癌物质,然后在II相解毒酶的作用下,将其变成无毒的物质,最后被转运蛋白从细胞中移出,再通过尿液排到体外,使细胞不受到毒物和致癌分子的损害,GST基因编码的酶即为2相解毒反应中重要的蛋白酶。截至目前,研究者们对GST基因(包括GSTM1,GSTT1和GSTP1基因等)多态性与ALL易感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来准确评估GSTM1,GSTT1和GSTP1三种基因的多态性与ALL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ALL的发病机制,并提供潜在的分子靶点,为日后ALL的临床诊断、预防和随访提供新的方向。方法本研究进行文献检索的数据库主要包括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维普数据库、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按照严格的文献纳入排除标准,来获得所有关于GST基因多态性与ALL易感性关系的合格研究,分别计算OR值和95%置信区间。然后采用NOS质量评分表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分并分级,再分别从年龄、种族、地区、文献质量、对照组来源和对照组是否符合HWE平衡等几个方面进行亚组分析,最后进行发表偏倚的检测,并通过剪补法评估发表偏倚对于结果的影响。结果经数据库检索,依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最终获得47篇符合要求的文章(共计104组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本研究,总计12642个病例组(GSTM1,5410;GSTT1,4938;GSTP1,2294)和20459个对照组(GSTM1,8653;GSTT1,8023;GSTP1,3783)。经计算,突变的三种基因型的OR值及95%CI值如下:GSTM1(OR=1.352,95%CI=1.200-1.524,P<0.001),GSTT1(OR=1.374,95%CI=1.168-1.618,P<0.001)和GSTP1(OR=1.225,95%CI=1.054-1.424,P<0.05),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为明确异质性的来源,本研究对实验数据进行亚组分析,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发表偏倚的检测。结果证明有关于GSTM1多态性和ALL易感性关系的研究结果存在发表偏倚,采用剪补法对GSTM1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应用剪补法前后GSTM1多态性和ALL易感性关系的研究结果未见明显变化的结论(剪补法前:log OR=0.302,CI=0.183-0.421,P<0.01;剪补法后:log OR=0.146,CI=0.018-0.274,P<0.05),由此可证本研究结论的稳定性。结论GSTM1和GSTT1两种基因型的突变均导致儿童和成人患ALL几率的增高,而GSTP1基因型的突变仅导致儿童对ALL更易感。相对于其他种族,亚洲人和高加索人患ALL的概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