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洞错混杂带内部结构及构造岩片组合特征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m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现已成为广大地质工作者的研究的热点,洞错混杂带为整个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出露较好的地段,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该混杂带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遥感图像上,不同岩性的地质体、不同的构造形迹在遥感影像上呈现出不同的影像特征。本文选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7ETM+741波段合成的假彩色影像,在深入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遥感图像处理、解译分析,对洞错混杂带的断裂结构、岩片组合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初步得到以下认识:(1)通过遥感图像解译分析,可将洞错混杂带分为玄武岩岩片带、蛇绿混杂岩带、基性超基性岩带三个次级构造带,这三个带在平面上近平行延伸,向东、西两侧收敛。在剖面上呈叠瓦式向南逆冲。(2)三个次级构造带内,岩片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存在差异性。玄武岩岩片带主要由玄武岩、灰岩岩片组成,二者呈整合或断层接触,该带总体呈北西向分布的串斑状结构。蛇绿混杂岩岩片带主要由超基性岩、灰岩、玄武岩、花岗岩等岩片和侏罗系木嘎岗日岩组(Jm)的深海复理石砂板岩基组成,岩片之间呈断层接触,各岩片之间总体呈无序状态,平面上呈菱形网状结构。基性超基性岩带主要由超基性岩岩片组成,无外来岩片,内部构造变形较弱,呈近东西向分布的块状结构。(3)由北向南,三个次级构造带的变形、混杂程度不同。北部玄武岩岩片带变形、混杂程度中等;中部蛇绿混杂岩带变形和混杂程度最强,是洞错混杂带的主变形混杂带;南部基性超基性岩带变形、混杂程度较弱。洞错混杂带变形、混杂程度总体表现为南北弱、中间强的格局。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城市建设使得城市的空间范围不断变化。建成区作为一种城市实体地域,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城市规划基本术语中,虽然给建成区做了明
作为纸媒这样一种载体的传统媒体,它肯定是要逐渐退出舞台的。今后的纸媒,纸媒载体上新的内容,可能是一种补充的阅读形式,不再是主要的形式。2013年,许多原已出现颓势的传统
本项研究选择位于沙漠-黄土过渡带的毛乌素沙漠南缘龙洲剖面(37°3128.6"N,108°5803.7”E)作为研究对象,龙洲剖面末次间冰期地层是指堆积深度为7.90~13.60m的LZS1层段,共计20个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一年一度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建筑材料及地面材料展于2017年1月18—20日火热开展。展会展示了近年最新地材生产技术、最新产品、全美流行趋势及相关配件行业产品与技术等,美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旅游需求正发生着改变,体验性较强的文化旅游受到追捧,在这种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得到发展。目前有关茶文化旅游的研究还较少,对茶文化
城市景观,以无生命的硬质景观为主。而城市是各种有害物质产生与排放的集中场所。本文旨在将景观设计从园林中释放出来,以景观碎片的形式融解于城市硬质景观环境中,通过对其自然
7月9日,与母亲失散了22年的24岁浙江温州男孩林瑞西终于在山东省阳谷县高庙王村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妈妈,林瑞西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找了22年都没有找到的妈妈,却因自己在虚幻
半城市化地区是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广泛分布于城市建成区边缘以及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半城市化地区同时受到来
新技术、新产品打造一站式选型采购平台深圳会展中心2017年4月9日至11日www.iCEF.com.cn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承办单位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有限公司展示技术消费电子、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