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宙亭禅师诗歌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172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宙亭禅师是清初江浙地区的知名高僧。目前,学术界大多关注其《宗统编年》等佛学成就,往往忽略了对他诗歌创作的研究。要完整了解这位清代初期的诗僧,仅仅关注其佛学成就是远远不够的。宙亭禅师的大量诗作,因受其个人经历、思想特征、社会环境以及交游交友等因素的影响,显示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僧诗文学的双重特征。宙亭禅师生活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根据可见史料,他有着诗书传家的家学渊源,无奈父母早丧,家遭巨变,颠沛流离后他选择受具出家。皈依佛学的人生选择,诗作会友的交友活动等,都对他的诗歌风格产生了影响。宙亭禅师具有淑世情怀,遍参儒释之学,虽归于佛教,却仍存对儒、道的兼容并蓄。宙亭禅师一生主要活动在江浙地带,他的交友圈以马迹山(今无锡市马山)为中心向外扩展。除与当时名寺僧人之间互有往来,他也广结方内之交,包括清廷名宦、文人雅士等,以诗会友、结社唱和。宙亭禅师与康熙帝有着较为复杂的联系,他的经历也代表着康熙朝时期士人的复杂心态,具有典型意义。宙亭禅师诗歌创作背景来自明末清初诗歌与佛学的双重发展。清初诗学建立在对明代诗歌的反思与批评之上,诗坛格局呈现出多元诗歌观念并兴的局面。康熙朝时,康熙帝提倡清雅醇厚的诗风,并影响了当时诗坛宗唐取向。诗学与佛学的发展也并行不悖,明清佛家各派通过追溯源流,意在合归以止斗。清初佛教与诗学的逐渐兴盛也为作诗参禅之风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宙亭禅师在此风气熏陶之下,自觉将诗禅结合,有意学习唐代诗歌,表现出宗唐的诗歌取向。其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集唐诗现象,既为游戏之作,也意在拓宽诗境、丰富诗歌内容。宙亭禅师的诗歌有着广泛的题材内容。有即兴而发、选材广泛,体现其作诗趣味性的咏物诗;有梳理王朝脉络,从历史人物中总结教训,并将女子死节与君子死志相联系,既表现对隐者的向往又表达对节义的赞叹的咏史诗;有通过对自然灾害描写,流露对百姓同情、对民生哀叹的灾害诗;更有对僧人日常生活进行描写,尤其是延续中国佛教农禅并重传统、颇多躬耕之作的禅诗。宙亭禅师的诗作在内容上多以心证道,在语言上言简意赅、融入诗意感受,在禅言、禅理和禅趣等三方面体现出禅与诗歌的相融。宙亭禅师论诗明确了唐代诗人诗风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欣赏宫词、“鬼诗”等不同风格的诗作。他具有慕陶情结,尤其赞赏陶诗中所表现出的躬耕意味和本真旷达的人生态度。宙亭禅师重视诗歌的缘情缘事而作,情感深沉博大。他对唐代高岑边塞诗的悲凉之情、对杜诗的沉郁顿挫都十分欣赏,也着意仿效;他也继承了唐代部分诗僧清隽的诗歌风格,汲取其诗歌中的意象、境界、内容等方面营养,摒弃他们的刻意苦吟、语言晦涩,着力创作具有悲凉沉郁风格的诗作。
其他文献
<正>活动背景201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在一项针对本校高二年级学生使用网络状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上网时间普遍超过国家规定的1.5小时,且个体信息辨识能力和自我控制力不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迫在眉睫。
期刊
期刊
<正>人工智能博弈类问题求解中复杂的数理知识很难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般使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深入浅出地解析问题求解。本文以田忌赛马、人鬼过河2个典型的博弈类问题求解作为素材,开展关于编程思维的训练学习。研究背景与意义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各种网络社交平台上,大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网络的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相隔千里也可以取得即时联系,素不相识也可产生对话。同时,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对自由的网络环境给人们带来一种“法不责众”的错觉,导致大学生们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随意评判他人,滋生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侵害其他网民的权利。网络暴力对大学生产生了诸
期刊
报纸
以海战场无人作战平台跨域协同作战指挥为牵引,设计提出海战场无人平台作战指挥模型体系框架,涵盖海军无人作战基础计算模型、指挥支撑模型和综合应用模型;提出海战场无人平台作战指挥模型开发管理要求,涵盖模型需求管理、任务管理、开发流程、版本管理、组合编排等;提出基于博弈对抗的海战场无人平台跨域协同作战指挥算法检验方法,包括博弈想定、对抗平台和关键技术设计等,能够为海战场无人作战指挥模型体系设计、模型开发管
期刊
Web3.0时代的网络谣言与传统谣言存在显著区别,呈现传播速度快、传播成本低、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同时还会对社会伦理道德、政治生态、文化生活领域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应当对制造、传播网络谣言并造成恶劣影响者采取刑事措施。网络谣言的刑事归责应当划定在合理的限度以内。化解这一难题的可行之道在于从刑法价值的判断与比例原则的植入两个层面着手,构建网络谣言刑事归责限度理论。一方面,必须从刑法法益、网络谣言本身性
期刊
报纸
舒婷在新时期所创作的爱情诗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蕴含丰富且深刻的艺术魅力,其独特的审美形式更是充分展现其无限的施展潜能,在当时诗歌领域绽放异彩。舒婷诗歌作品中包含的特点及优势使其在新时期的诗坛上享有盛誉,她以一种女性独特的角度为其创造基础,用以展现人性中包含着的"爱",进而彰显出自身的创造思想,体现当时社会发展中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分析舒婷爱情诗中的艺术特色,从爱情诗中的各个方面予以研究,以便加深对
期刊
清初洪涝灾害频发,影响了朱彝尊、纪荫的诗歌创作。他们一个是以遗民身份入仕、晚年退居返乡的博学鸿儒;一个是从俗家背景出世、不避方外往来的寺庙住持。二者身份虽然殊异,却都不约而同地承担了历史使命、自觉用大量笔墨书写灾况。本文将以二者的洪灾诗歌创作为重点,结合相关历史背景,从同中存异的记录功能、不谋而合的抒怀价值与各具特色的现实意义三方面,分析其诗歌创作特色,并总结其成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