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迁移人口。作为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方面,人口迁移一方面激发了社会活力,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改变了城乡人口数量,优化了城镇体系,推动了中国城镇化进程,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涉及到人口迁移的方方面面,如人口迁移的性质属性、影响因素、空间分布格局以及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等,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选用的研究单元较大,以宏观省域和市域尺度为主,微观县域和镇域尺度研究较少;关于人口迁移的作用效应方面,关注点集中在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就人口迁移对地区城镇化作用效应的研究较少,且已有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山东是我国第二人口大省,同时也是人口迁移大省,其人口的迁移流动也应得以重视。因此,论文以山东省的迁移人口为研究对象,选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山东迁移人口空间格局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定量方法探究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影响。首先,论文利用两次人口普查数据从微观县域和镇域尺度对山东省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山东省跨县迁移人口与镇域迁移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并与其经济发展格局相适应。主要表现为迁入人口主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部省会和东部沿海地区集聚,迁入人口较少的地区则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内陆和南部地区,迁入人口的分布呈现集中化态势,这是县域视角下的迁移人口分布格局。基于镇域尺度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县以及县级市的中心城区也是迁移人口的主要集聚地之一,其人口迁移类型主要以本地进城农民为主。其次,论文在探究山东省城镇化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影响。通过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发现两次人口普查期间山东省的城镇化主要有以下特点:城镇人口基数大,城镇化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城镇化以就近城镇化模式为主;城镇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著。随后利用分形方法探究了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作用效应,主要从全国、全省和县域三个层面探讨了人口迁移对城镇化水平以及人口迁移对城镇体系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人口迁移促进了全国、全省及其各县市和其他省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并且随着山东迁移人口总量的增加,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率的贡献度将进一步提升。第二,迁移人口对山东省的城镇体系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省城镇体系的规模分布规律。最后,针对山东省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引导人口迁移促进山东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逐步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增强自身特色;第二,加强城市建设,建立城乡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三,加强大城市建设,构建合理有序的城镇层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