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县域人口迁移的时空格局与城镇化效应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ice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迁移人口。作为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方面,人口迁移一方面激发了社会活力,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改变了城乡人口数量,优化了城镇体系,推动了中国城镇化进程,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涉及到人口迁移的方方面面,如人口迁移的性质属性、影响因素、空间分布格局以及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等,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选用的研究单元较大,以宏观省域和市域尺度为主,微观县域和镇域尺度研究较少;关于人口迁移的作用效应方面,关注点集中在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就人口迁移对地区城镇化作用效应的研究较少,且已有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山东是我国第二人口大省,同时也是人口迁移大省,其人口的迁移流动也应得以重视。因此,论文以山东省的迁移人口为研究对象,选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山东迁移人口空间格局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定量方法探究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影响。首先,论文利用两次人口普查数据从微观县域和镇域尺度对山东省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山东省跨县迁移人口与镇域迁移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并与其经济发展格局相适应。主要表现为迁入人口主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部省会和东部沿海地区集聚,迁入人口较少的地区则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内陆和南部地区,迁入人口的分布呈现集中化态势,这是县域视角下的迁移人口分布格局。基于镇域尺度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县以及县级市的中心城区也是迁移人口的主要集聚地之一,其人口迁移类型主要以本地进城农民为主。其次,论文在探究山东省城镇化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影响。通过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发现两次人口普查期间山东省的城镇化主要有以下特点:城镇人口基数大,城镇化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城镇化以就近城镇化模式为主;城镇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著。随后利用分形方法探究了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作用效应,主要从全国、全省和县域三个层面探讨了人口迁移对城镇化水平以及人口迁移对城镇体系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人口迁移促进了全国、全省及其各县市和其他省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并且随着山东迁移人口总量的增加,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率的贡献度将进一步提升。第二,迁移人口对山东省的城镇体系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省城镇体系的规模分布规律。最后,针对山东省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引导人口迁移促进山东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逐步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增强自身特色;第二,加强城市建设,建立城乡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三,加强大城市建设,构建合理有序的城镇层级体系。
其他文献
回顾几十年来包括有色行业在内的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事故,究其根本,几乎所有的事故都是因为乱采滥挖所致。2008年6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下发关于依法关闭部分非煤矿山企业的通
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城市绿化建设倍受各国政府的关注。我国城市绿化工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形成之后,我国实行了近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明显地不适应形势的需要,改革开放成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客观要求,改制则成为
传统村落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在历史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当代社会转型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传统村落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人的变化,它将引起
封建社会中,一些帝王也深知选贤任能的重要,对于滥举者要追究责任。清朝的康熙皇帝“观九卿保举人员,非系师生,即属亲戚”,勃然大怒,忙下圣训:“滥举者罪之”,并行“保举连坐之法”。
贫困是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阻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环境保护。近年来,政府以及地方相关部门长期不懈的努力使得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性贫困成为目前
战后,美国的郊区化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并达到高潮,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郊区化国家。美国的郊区化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术界掀起了研究美国郊区化的热潮,并取得了
要深入准确地宣传党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部署,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宣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
加强对干部和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监督,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组织部是党委管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就要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把干部监督工作与干部考察、选拔、
绿洲是干旱区所特有的一类景观,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和生产的核心场所,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绿洲的稳定性就是确保绿洲生态系统的能流、物流、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