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综合旅游服务基地规划设计浅论——以贾登峪为例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风景名胜地很早就见诸于史料记载,保留下来的也有相当数量,如闻名于世的西湖,泰山等名胜地。但现代型的风景名胜区则要到20世纪方才出现,70年代末风景名胜区开始蓬勃发展,俱今不过30多年。这30多年恰逢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事业逐年迅猛发展。风景名胜区作为旅游的主要对象,在创造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日渐暴露出一些违背风景名胜区建设规律的问题。其中,旅游基地的“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问题日益严重。作为风景名胜区旅游设施配套系统中的典型代表--旅游基地,其人工建设特征显著,且面临无序扩张,综合性日益增强的现状。然而,在对应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对于综合旅游服务基地规划设计的指导性细则较少涉及。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提炼出相对完善的综合旅游服务基地规划设计导则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有效地遏制随意扩建乱造并维护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也这是笔者写作的目的及能够产生的意义。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论证分析、实地考察三种方式。最终归纳总结出综合旅游服务基地在规划设计时应遵守的相关理论,设计原则及适用的技术,这些也正是本文的创新点。
其他文献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聚集度的提高以及土地资源的紧张等,“城市综合体”这样的一种建筑形式应运而生。  “城市综合体”就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
滨河旧区是中国传统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凝聚了城市的人文精神。19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滨河旧区的更新设计成为城市建设热点,但很多更新设计不但给城市历史人
当今国内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住宅建设占到国家基础建设量得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在住宅产业如此大规模,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居住区是城市肌体的基本组成细胞,它的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生命财产安全,在更高的层面上能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在我国目前的居住区道路规划中,安
由于乡镇卫生院的的社区化,医院功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由原来的医疗型向着“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复合型转化,现有的社区医院建筑设计和使用不合理,根本无法满足医疗要求。
Google Earth作为数字地球平台提供了丰富直观的三维地理信息,并且具有成本低、辨识度高、信息准确清晰等特点,特别是它的接口开放、数据免维护使它拥有了广大的用户基础。Goog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城市综合体的遍地开花,交通枢纽型城市综合体将交通与商业的结合屡见不鲜,然而更多的是依附在大型轨道交通或城际客运交通上,这样的商业利益
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域自然生态系统间的过度地带,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自然生存环境之一。在物质生产、能量转换、水分供给、水质净化、生态保育等
自工业革命以来,受机器影响所致的西方社会动荡、变迁以及文化领域的相关回应由来已久,但为什么直到20世纪才引发了早期现代主义机器美学的产生?这类机器美学又是如何得以明确的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迅猛推进伴生了多元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强烈碰撞,其突出地表现在城市空间生产中引发了多个社会群体间空前的矛盾冲突及其利益博弈。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