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D调控肺癌细胞代谢和增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世界各地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细胞代谢重编程已成为肿瘤细胞的一个特异性标志,即大多数肿瘤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仍表现活跃的葡萄糖摄取和糖酵解,这种现象被称为Warburg效应或有氧糖酵解。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肿瘤代谢领域的进展,Warburg效应的内涵也被进一步扩充,已经不再局限于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改变,脂肪酸代谢、胆固醇代谢、氨基酸代谢、一碳单位代谢等诸多代谢通路的改变也被概括到能量代谢异常中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代谢酶本身及其变化(包括代谢酶的突变、代谢酶的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等多种翻译后修饰等)影响肿瘤细胞的代谢重组,或产生新的非代谢功能影响细胞的基因转录、细胞增殖和迁移等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4-羟苯丙酮酸二加氧酶(4-hydroxyphenylpyruvate dioxygenase,HPD)是酪氨酸分解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参与了酪氨酸的分解代谢过程,它催化4-羟苯丙酮酸(4-Hydroxyphenylpyruvic acid,4-HPPA)转变成尿黑酸(homogentisic acid,HGA)。HPD缺失可以导致酪氨酸血症。从目前的研究来看HPD在肿瘤中的作用还远未阐述清楚。因此,详细研究HPD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方式和分子机制是非常必要和急需的。我们研究发现HPD在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提示HPD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然后我们证实敲低HPD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并重组肿瘤细胞能量代谢。具体表现为:抑制PPP速率、降低核酸合成(DNA和RNA)和NADP/NADP+比率,同时上调糖酵解速率、增加乳酸分泌、提升ROS水平,增加ATP的产生。为了研究HPD调控细胞代谢影响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我们检测HPD对细胞代谢酶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敲低HPD,降低PPP第一个限速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 6-phosphatedehydrogenase,G6PD)RNA和蛋白的表达,而不改变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hosphogluconate dehydrogenase,6PGD)变化。另外,我们还通过构建敲低乙酰化酶和去乙酰化酶sh RNA文库,我们筛选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0参与HPD对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调控,进而调控G6PD表达。研究报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活性和定位受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调控,结果表明,AMPK通过调控HDAC10的磷酸化水平而使HDAC10发生核转位从而调控G6PD表达。LKB1是AMPK上游激酶之一,在天然缺失LKB1的肺癌细胞系A549和H157中敲低HPD并不影响G6PD蛋白的表达。以上结果说明HPD通过LKB1影响AMPK蛋白活性,AMPK活性的改变影响了HDAC10的磷酸化变化,进而影响其在胞质胞核的分布,从而改变组蛋白乙酰化的变化,影响下游G6PD的表达,最终影响PPP速率,降低核酸的合成,影响了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的生成。提示我们酪氨酸代谢关键酶HPD调控G6PD介导肺癌细胞PPP途径的改变可能作为治疗肺癌新靶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阐述HPD对肿瘤细胞增殖和代谢重组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另一方面丰富了代谢酶在肿瘤细胞代谢异常和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同时本项目的完成为HPD作为靶标的肿瘤的分子干预策略,肺癌个性化精准治疗和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这是本项目研究重点和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虽然目前已发展出诸如超分辨等许多先进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但由于传统明场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设备相对简单、操作相对方便,仍然广泛使用在医院病理诊断等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而且在明场显微镜下进行病理诊断,依然是许多疾病例如恶性肿瘤判断的金标准。因此,不断提升明场显微镜的成像性能,以满足生命科学应用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仍旧是显微镜学家的研究目标之一。为了改善明场显微镜的横向和轴向分辨率,实现明场光切片和三维成
随着人类寿命的增加和中国老龄化比例的逐渐上升,骨质疏松导致的骨缺损成为了目前骨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利用人工骨材料修复骨质疏松骨缺损是目前的主要技术手段。半水硫酸钙(α-CSH)具备可注射和自固化性能、无免疫源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在体内能完全吸收等优点,是目前临床上用量最多和应用范围最广的骨修复材料。本论文主要针对目前α-CSH在临床骨质疏松的治疗方面的还存在着活性较低、降解速率过快
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在显微生物学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成为材料学、医学、光学、能源等其他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随着16世纪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显微成像系统被研制,光学显微成像技术一直受限于光的衍射效应限制,导致生物学家用光学显微方法无法直接观测到200 nm以下的生物结构。近几十年来,随着相关光学技术和材料研究的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突破衍射极限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被提出,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
充足的能量及营养供应是肿瘤细胞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基础,能量代谢异常是肿瘤细胞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细胞能量代谢方式存在2种不同的主要类型:一种是在线粒体中发生的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途径;另一种是发生于细胞胞液的糖酵解(Glycolysis)途径。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采用OXPHOS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肿瘤细胞通过能量代谢重编程,采用有氧糖酵解,即
目的:1.研究NDRG1基因(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1,NDRG1)在不同类型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意义。2.研究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经正规治疗不缓解,骨髓单个核细胞中NDRG1基因、转铁蛋白基因(transferring receptor gene,
目的: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也是全球最高发的肿瘤之一。胃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在于发生广泛的侵袭和转移,但胃癌发生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是十分明确。因此,阐明胃癌侵袭和转移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将有助于探索胃癌转移新的诊断方法,为胃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GLUL(谷氨酸胺连接酶)是参与氮代谢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类,可以把体内游离的谷氨酸与铵离子在ATP的催化下合成谷氨酰胺,进而为细胞代谢提供
背景胃癌(GC,gastric cancer)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死亡的比例逐年增加,这是因为胃癌起病隐袭,易于转移和复发,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胃癌的发病机制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是宿主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遗传学改变主要包括基因组不稳定、微卫星不稳定、Cp G岛甲基化等。针对胃癌发病过程中的遗传学改变,近年来已发现多种可指导胃癌患者临床预后的潜在
目的:研究miR-373及SRCIN1在神经母细胞瘤(NB)组织和NB细胞系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NB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主要作用和分子作用机制,为寻找新的NB治疗靶点提供方向和实验基础。方法:1.自2013年至2016年间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收集20例高危NB和20例低危NB。采用q RT-PCR检测miR-373在高危NB组织和低危NB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采用q RT-PCR法检测miR-3
研究背景:低氧是诱导肿瘤化疗抵抗或耐药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临床上乏血供肿瘤对化疗不敏感。肿瘤异常的结构及微环境是造成低氧的根本原因。研究证实,超声辐照微泡产生的空化作用,可以引起短暂的炎症反应,刺激大鼠股薄肌的新生血管的形成。超声联合Optison对主动脉产生的生物效应,可以引起血管的损伤,表现为主动脉的收缩功能局部丧失[1-2]。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微泡产生热作用及空化作用,可以破坏肿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是一种侵袭性淋巴瘤。虽然近年来一线的化疗方案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强的松)改善了DLBCL患者的预后,但仍有相当一部分DLBCL患者因化疗耐药而出现进展或复发,这是困扰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及挑战。目前DLBCL患者出现化疗耐药和复发的机制仍不明确,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已有研究发现利妥昔单抗耐药与间充质干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