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油浆缓和加氢脱烯烃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cang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催化油浆富含芳香烃,是制备橡胶填充油、针状焦、碳纤维等高值产品的重要潜在原料,而催化油浆实现这类高值利用的前提是脱除其中含量高达0.2%~1%的固含物。通过蒸馏有望实现催化油浆的高效脱固,其具有技术成熟、操作方便、设备简单等优点。但催化油浆在蒸馏加热到300°C左右时就开始缩合生焦,这极大的抑制了催化脱固油浆收率的提高。因此,本文围绕确定催化油浆热稳定性差的分子基础,设计合适的化学反应体系,在蒸馏之前凭借较缓和的化学反应条件使不稳定的油浆分子得以靶向稳定化,即烯烃被加氢饱和而脱除,提高稳定化反应的程度,进而抑制蒸馏和后续脱固油浆处理过程中的生焦,提高脱固油浆的拔出率,极具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以某催化油浆为原料,某常压渣油作对比,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不同原料的生焦趋势、沥青质沉淀起始点、烯烃含量以及光学显微镜观察对催化油浆的热稳定性进行考察,明确了合适的蒸馏温度,初步分析了烯烃与催化油浆热稳定性的关系;其次通过溴价法、二烯值法、紫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色质联机等方法对催化油浆中的烯类化合物分布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烯烃模型化合物深入探究烯烃与催化油浆热稳定性的关系;而后利用模拟油浆和烯烃模型化合物及油溶性催化剂对催化油浆加氢稳定化条件进行优化;最后,将真实催化油浆在最优条件下开展加氢稳定化实验,评价其中烯烃脱除效果,而后对脱烯烃后的催化油浆热稳定性进行探究,并对其进行蒸馏脱固,从而获得收率高且性质优的脱固油浆。结果表明,催化油浆和常压渣油相比,其热稳定性更差。催化油浆中存在烯烃(双键)和共轭烯烃(双键),含量分别为21%和6%左右,不同组分和不同馏分之间烯烃(双键)的类型存在差异。催化油浆中(≤500°C)有烯烃58种,共轭芳香烯含量最多。烯烃尤其是比较活泼且分子量较大的多环共轭芳烯烃能促进催化油浆生焦,增加其热不稳定性。催化油浆加氢后的烯烃脱除率、共轭烯烃脱除率分别高达90.50%、91.25%,有效抑制了蒸馏过程的生焦现象,而蒸馏出的脱固油浆满足针状焦制备的固含量要求。
其他文献
非金属管道因为它的使用性能优异、安装及维修成本低的特点,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原油输送中。然而现阶段对非金属管道摩阻系数的工艺计算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需要对非金属管道的摩阻系数进行研究,给工程计算提供指导。本文分金属管道以及三种不同型号的RTP非金属管道四种管道材质,三种实验介质,三种管径对非金属管道流动摩擦阻力系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以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管道(简称RTP管道)为
外涂层是海底管道与外界腐蚀环境隔离的重要屏障,但是由于在运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检测设备及定期的管理维护,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涂层缺陷,研发有效的管道外涂层缺陷检测装置,将为保障海底油气管道的安全和高效运行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结合的方法,研究适用于海底管道外涂层缺陷检测的超声波检测技术,结合管道内检测环境对超声换能器进行选型和参数设计,识别涂层缺陷回波的响应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具有模块化程度高、扩展性强、等效开关频率高、开关器件耐压要求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柔性直流输电和直流电网中。但MMC系统多变量、多控制目标、强耦合性以及非线性的特点增大了控制系统设计的难度。因此,对MMC内部变量控制、外部变量控制以及MMC内部耦合的研究尤为重要。针对MMC内部存在多变量的问题,根据子模块平均模型与静止坐标系下MMC的数学模型,分析了MMC内部电气量的主要组成成分及
加氢脱金属工序是加氢处理工艺中的重要一环,而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开发利用更是提高渣油加氢处理质量的重要手段。鉴于目前工业渣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存在着成本高、活性以及稳定性不佳的现状,本文旨在通过添加第二助剂以及有机配体络合剂的方式改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性能,得到加氢脱金属催化剂适用的构效关系。本文首先制备了不同Z/Mo系列、不同Z浸渍方式系列、不同C-Z系列以及不同E-Z系列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其次,对各
由于我国“富煤贫油”的能源结构,煤/重油加氢共炼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煤/重油加氢共炼的尾油收率较高,性质较差,二次利用困难。本文以安徽褐煤(AH-lignite)、催化裂化油浆(FCCS)和委内瑞拉常压渣油(MRAR)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煤/重油加氢共炼常压尾油(COAR)循环反应,同时也考察了COAR与委内瑞拉常压渣油(MRAR)混合原料的浆态床加氢反应行为,采用XRD、FT-IR、XP
费托合成转化效率及产物的选择性与催化剂性能密切相关。其中铁基催化剂作为较早用于费托合成研究的催化剂,因其储量丰富、价格低廉而备受关注。合成高效的铁基催化剂重点在于前躯体的制备。然而由于制备过程实验环境复杂,很难通过常规手段进行分析。因此,本文运用分子模拟手段对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前驱体的制备过程进行分析。本文从铁离子出发,研究了从铁离子到水合铁离子以及从水合铁离子到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前躯体两个过程。
燃煤链条锅炉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工业锅炉之一,仍然存在燃烧效率低、NOx排放高等问题。仅通过在传统链条炉前安装预燃装置,就实现了煤炭在链条炉中的部分解耦燃烧,从而使链条炉燃烧洁净型煤成为可能,并提高了链条炉燃烧效率,降低了NOx排放。相较于其它NOx减排措施,链条炉的解耦燃烧改造具有成本低、改造方便、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等优势。为证明解耦燃煤链条炉在燃烧效率和NOx排放上的优势并探究炉内NOx的还原机制,
在化工分离过程中,传统有机溶剂存在易挥发,污染环境,能耗高等缺点。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溶剂替代传统有机溶剂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而低转变温度混合物(LTTMs)作为一类新型绿色溶剂由氢键供体和受体构成,具有蒸气压低、合成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可用于萃取分离过程,但由于其种类繁多,针对特定的分离体系,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选取适宜的LTTMs。同时为深入了解LTTMs的微观特性及分离机理,更好
随着国内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炼厂存在糠醛抽出油、苯乙烯焦油、罐底污泥等危废就地转化需求,延迟焦化能够加工劣质重油,具有原料适应性强的特点。因此,采用延迟焦化装置处理炼厂危废是扩展原料来源、发挥装置作用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糠醛抽出油和苯乙烯焦油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延迟焦化装置掺炼上述劣质重油对炉管结焦和产品分布影响,并进行了掺炼苯乙烯焦油工业试验,为制定加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糠醛抽出油是减压馏分油在糠醛
本论文进行CO2加氢铁基催化剂的初步探索,同时设计加氢产品的收集、分析以及物料衡算的方法。Fe/Mn催化剂的制备采用机械混合法,助剂钾的引入采用浸渍法。在反应压力3MPa、反应温度300℃、H2/CO2摩尔比为3的条件下,在固定床中评价了CO2的加氢性能,结果表明:Fe/Mn金属配比为17/12时,CO2加氢综合效果最好;反应分别评价了不同铁、锰、钾的负载量对于CO2加氢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