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诗歌用韵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据《李攀龙集》(李伯齐点校,齐鲁书社1993年版)对李攀龙的全部诗歌作品进行用韵研究。李攀龙为山东历城人,生活于明代中叶嘉靖、隆庆年间。李攀龙曾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同时也是著名文学流派“后七子”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作品,本文共收录1419首,其中古体诗431首,近体诗988首。本文首先归纳诗歌韵例,确定韵脚字,从而分析得出李攀龙诗歌用韵的韵系,并将它与《广韵》韵部的同用、独用情况相比较、与平水韵相比较,从而得出李攀龙诗韵的基本特征:趋向于遵守《广韵》关于韵部同用、独用的规定,遵循平水韵的规范,大部分韵部的分合情况与《广韵》、平水韵相一致,仅存在少数与《广韵》、平水韵相异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存在一定数量的特殊通押韵部。对于基本特征以外的特殊通押情况,本文综合李攀龙的文学复古思想以及他生活的时代——明代中期、地域——山东,从仿古以及明代韵母系统的角度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有关结论:1、李攀龙诗韵中存在仿古用韵的情形。本文归纳分析的431首古体诗中,存在218首拟古乐府诗,其中有一定数量的诗歌存在仿古用韵。具体是:(1)歌戈麻三韵同用,(2)语马两韵通押,(3)有马两韵通押,(4)缉合两韵通押,(5)支歌两韵通押,(6)至志未祭通押。这些韵部的通押(同用)均表现了诗人在用韵方面模仿上古音韵系的特征。2、李攀龙的诗韵反映出明代山东方言的特征。具体表现在:(1)清庚青蒸通押,钟庚通押,体现了明代中期至清代前期这一历史阶段内山东方言区域内曾梗通三摄同音的特征。(2)东侵通押,文侵庚青清通押,体现了山东方言在明代至现代的发展过程中[n]尾韵向[m]尾韵归并的趋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现代山东方言[n]尾韵母主要元音鼻化的特征。(3)陌德两韵通押,体现了明代山东大部分地区的方言中存在的中古曾摄开口一等字与梗摄开口二等字读音相同的特征。3、李攀龙的诗韵反映出明代官话语音的特征。总体来看:体现了中古至近现代语音发展过程中韵部简化合并的总体趋势。表现在庚耕清青四韵之间的通押,梗静耿三韵之间的通押;尤侯与模虞鱼韵之间的通押;鱼模虞三韵之间的通押;有厚虞三韵之间的通押;山删先仙寒桓之间的通押;吻准隐三韵之间的通押;萧宵豪三韵之间的通押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木香油方治疗脑卒中的“成分-靶点-疾病”相关关系。方法从整合药理学平台中检索脑卒中的靶标和木香油方各组成药味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标,构建“药材-化学成分-靶
目的:探讨分阶段聚焦护理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产妇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80例妊娠合并HBV感染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妊娠合并HBV感染常规产科
宋代诗歌作品繁多,流派纷呈,理论发达。诗话作为诗歌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宋代得到了充分发展。以作者生平经历为参照,以创作背景为基础,以诗话作品主体为皈依,以诗学影响和
<正> 目前,自杀行为有逐年增加趋势,已引起社会和医学界的高度关注,为了探讨自杀原因,减少和预防自杀,我们对1998年度本市范围内区县级以上医院自杀死亡病例进行研究分析,针
会议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简称LUCC)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而开展典型地区的案例研究是认识全球变化的重要途径,滨海地区因其特殊的海陆生态系统环境也已成为土地
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着重介绍了超滤、纳滤、液膜及膜生物反应器等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由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的一个文学团体,创造社在成立初期是一个纯文学的社团,具有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后期则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要任务
当代作家刘恒在自己的作品里始终表现出对人的关照,他无限制地开掘人性的幽暗之处,在“残酷无情”的写作过程中,他发现了生命存在的苦痛和困厄,进而对人存在的意义产生了疑问
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企业在环境管理会计的应用过程中存在内因、外因、人员和理论等方面的困难,并从构建环境管理会计法规制度体系、构建完善的环境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住房金融是住房产业发展的催化器和加速器,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也不例外。建设资金是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最基本的保障,也是目前制约公共租赁住房发展的主要瓶颈。公共租赁住房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