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sv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国的技术水平是体现一国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地位的关键因素。持续的技术创新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除了依靠本国自主研发来实现技术升级和创新外,也开始寻求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引进外资等渠道推动国内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外直接投资逐渐成为处于技术劣势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渠道,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也逐渐发展为学术界的关注重点。中国从2000年“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连续11年保持持续增长的状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技术水平升级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沿着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技术进步产生影响的研究思路,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进一步深入探讨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技术进步的贡献。本文参考CH模型构建国际R&D溢出回归模型,通过对1985年-2011年我国相关经济数据的分析,研究我国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和国外研发资本存量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探寻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技术进步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OFDI对国内技术进步具有积极的正效应,但是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第二,国内自主研发和创新仍然是推动国内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但是国内目前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能满足国内技术进步的需求;第三,国内现阶段对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渠道传导回国内的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不足,政府应重视增强国内产业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政府需重视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通过OFDI使得国外先进技术逆向扩散到国内的相关产业,有利于提高国内的生产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本文最后针对我国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提出两大点政策建议:第一,重视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第二,增强国内产业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
其他文献
For the multisensor systems with unknown noise statistics, using the modern time series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on-lin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oving average (
目前,非接触式射频读卡系统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同时工业控制中的各种电磁干扰也对射频读卡微控制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抗干扰要求性能.为了迎合控制领域的这种需求,很多半
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凭借我国巨大的资金优势,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逐渐加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实现了“十连增”,从2002年27亿美元,增加到了2011年的746.5亿美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和社会制度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正在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人口发展趋势。虽然目前发达国家老龄人口比例比发展中国家高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中石油集团已经获准筹建自保公司,这标志着中国大陆地区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保公司。对于中石油这种大型跨国能源企业,面临的风险极为复杂,风险管理的压力也很大,有了自保公司这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日益严重,且不良资产总额持续上升的压力巨大。这一现状既威胁到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平稳运行。目前商业银行急需寻
中国和欧盟是世界上的两大经济体,正在共同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中欧之间的贸易历史久远,中欧之间经贸关系正在稳步加强,家居贸易也在不断发展扩大。然而,客观地讲,我国家居行业从业
在过去30多年里,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区放松和取消了对金融机构的限制,金融体系的改革也在悄然发生,保险、证券、银行、信托公司等各种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上激烈竞争。由于信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