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治的现代文献系统评价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ilei1985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古代并无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名,根据主要临床表现目前多将其归于“泄泻”、“腹痛”、“便秘”、“痛泻”、“肠郁”、“郁症”。中医在临床的疗效情况普遍理想,方药中较多人选用为痛泻要方,在其基础上加减变化运用。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方剂中,痛泻要方、四逆散、逍遥散、柴胡疏肝散、附子理中丸、升阳益胃汤等较为有实验基础。  一般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外邪犯肺、肝郁气滞、脾胃虚弱、阳气不足等等病机。由于病名众多,以及随着近年医家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更深入,现代医家对肠易激综合征有了很多不同的认识,如周福生教授提出的心胃相关理论及蔡淦教授提出由气机失调理论等。目前中医辨证分型不统一的情况发生,少则2型,多则7型均有报道,以4或5型最常见。即使标准已逐准建立起来,但各个标准间的辨证分型不统一,如《实用中医消化病学》把肠易激综合征分为7型;《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按泄泻把肠易激综合征分为6型;《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把肠易激综合征分为5型;《中医消化病学诊疗指南》分为6型。导致临床上较难有统一的认识。同时,从文献数据显示,国外对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较少,亦缺乏相关的荟萃分析;在国内对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一定的经验,但缺乏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证据,以致疗效尚不完全肯定。  总括而言,中医药对该病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透过对近代文献中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证用药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其组合规律,总结现代医家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可以简化现代医家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便于推广中医药,应用于临床。而整理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荟萃分析,则可探讨现时在研究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及发掘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案及其特点。  目的:对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候要素组合、证候、用药规律进行总结。透过荟萃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本课题分别针对医家的经验及临床对照研究进行文献研究2部分。  1.以’肠易激’、’对照’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按照纳入摞准及排除标准进行相关参考文献筛选,把所得资料进行频数分析、类别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2.以“肠易激”、“对照”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按“腹泻”、“便秘”分别纳入腹泻型及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在纳入排除标准上首次使用纯中药不加减原则筛选文献。按照纳入摽准及排除标准进行相关参考文献筛选,按照其有否对照研究中患者有否辨证,分别纳入辨病及辨证的荟萃研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数据的采集与评价,用Excel及Revman软件进行荟萃分析。  结果:  1.针对医家的经验研究的文献研究结果  1.1纳入61篇文献,在证素方面,频数分析显示提取的病性要素以气滞、气虚的频次较高;病位要素为脾、肝的频次较高;病性要素组合以二证组合频数最高,气虚气滞为主要要素;病位要素组合以二证组合频数最高,以脾肝的频次最高,脾肾次之。证候要素的组合规律很可能为脾气虚、肝气郁滞、肝郁脾虚、脾虚夹湿。  1.2在症状/体征方面,频数分析显示腹泻、脘腹痛、便溏三个症状频次较高,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相近,提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能较为常见。类别主成分分析显示症状/体征可分为属于脾气虚,肝经郁滞,心阴不足,气滞,阳虚的主要证候。聚类分析显示症状/体征可分为属于脾虚夹湿,肝郁脾虚,肝郁气滞为主的证候。  1.3在药物成分方面,频数分析显示白术或白芍使用频次较高,与临床上较多人使用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情况吻合。类别主成分分析显示经验用药主要可分为疏肝健脾、健脾温脾、温运脾阳及健脾祛湿类四类中药,而聚类分析显示经验用药主要可分为疏肝健脾为主、健脾理气、疏肝为主兼以化湿、及疏肝为主的中药。  2.针对医家临床对照研究的文献研究结果  2.1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方面,荟萃分析显示,中医药干预的有效率优于单个西药干预,与匹维溴铵、洛呱丁胺、思密达、马来酸曲美布汀及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比较均有优势。中药在治疗腹泻症状上有优势,但在腹痛症状上与西药无差异。在复发率上,上药的复发率少于西药干预组。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在治疗辨证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方面,荟萃分析显示,中医药干预的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干预,与匹维溴铵、思密达、马来酸曲美布汀、及益生菌干预比较有优势。在与西药比较,处理肝郁脾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型患者有优势。在症状方面,中药在处理腹胀及患者大便次数方面有优势,但在泄泻及大便形状方面与西药无统计学上差异。纳入研究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2.2关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荟萃分析显示有效率显着优于单纯西药干预,但与西沙必利比较无明显差异。中医药干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关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分型以后,对于气秘型及肝郁气滞型患者,荟萃分析显示,中医药干预的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干预。中医药干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2.3纳入的73篇文献中,41.0%(30/73)的文献报告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或者对照组的不良反应(ADR)或不良事件(ADE),可以反映研究者关注到使用药物的安全性。这些研究中,中药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的种类少于对照组,如口干,便秘、恶心、腹胀、腹泻等,而大多数副作用报导数目出现少于对照组,可以看出中药是安全使用。  结论:  1.从经验总结方面,可以看到:(1)从证候要素方面,频数分析显示提取的病性要素以气滞、气虚是主要要素;病位要素为脾、肝为主。(2)症状/体征方面,频数分析显示腹泻、脘腹痛、便溏三个症状频次较高,与临床常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相近。类别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显示症状/体征属于肝郁脾虚为主的证候。(3)从药物来说,频数分析显示白术、白芍频次较高,与痛泻要方相近。类别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显示疏肝健脾,健脾温脾类中药是主要用药。  2.从荟萃分析方面,(1)结果显示中医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上有优势,主要方剂有疏肝健脾方剂,如痛泻要方。(2)分型后见肝郁脾虚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上有优势,选药以白术、白芍、防风、陈皮为主,与痛泻要方用药相近;(3)治疗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上有优势,选药以炒白术、茯苓、附子、炙甘草为主,与附子理中丸用药相近,暂未搜寻到相关的荟萃分析。(4)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荟萃分析显示,辨证前后中药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上有优势,治疗方法主要有疏肝理气润肠等方剂,如六磨汤。  综上所述,肝郁脾虚证是在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证型,本文首次对运用不含加减的药物的临床对照研究进行荟萃分析,证实中药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效,痛泻要方为主要方药,这在临床上值得重视辨证在治疗肠易激激综合征的阶段性作用。透过病案的统计分析,医家经验中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较为少见,而首次针对有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对照实验,透过荟萃分析证实其有效性。白术、茯苓、附子、甘草为主要药物,与较多实验研究提示附子理中丸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作用的结果相符、提示阳气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重要性,可加强对温阳药物的应用。
其他文献
当今随着教学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亲近语文,感受语文语言的魅力,以致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从而使课堂教学在小学生快乐的学习中达到完美,和谐统一。要获得
远离喧闹,从一座城市转身,走近草原就是走近清新,走进森林就是走进清静。当风抚摸垂柳的时候,垂柳才变得轻柔;当垂柳牵手风的时候,风才变得陶醉。蓝天的蓝,是蔚蓝;白云的白,
期刊
网络己成为年轻大学生们的新宠,大学生博客作为新生的网络文化现象,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各种影响。将大学生培养成网络媒介的积极使用者,一方面是客观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
随着新型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的教学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老师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开始多种多样起来,其中案例教学法最受老
目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包括有排便习惯改变、粪便性状异常、腹痛及腹部不适等临床表现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可资解释的症候群,是一类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心身疾
据有关资料统计,1991年全世界天然沸石产量大幅度增长,达40万t。主要生产国除了日、美两国外,还有独联体和西德,尤其是独联体已后来居上,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沸石生产国。 A
少数民族特色词汇承载着少数民族特色历史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文化冲突现象。呼伦贝尔是多民族的聚居地,生活着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独特的地域环境、
《寻找金花》是广西电视台卫星频道于2004年初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娱乐类民族风情栏目。它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内涵与现代时尚的节目形式相结合,用美丽、新奇、现代、时尚等元
影响滚压螺纹质量的因素是滚压设备和滚压工艺。现有钻杆滚丝机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是滚丝轮与钻杆在滚压加工中存在滑动;滚丝轮螺纹和钻杆螺纹的螺旋角有误差。新的滚丝轮设
目的:通过观测加味过敏煎对C-BSA膜性肾病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肾脏病理以及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Nephrin、Podocin的影响,从而明确加味过敏煎对膜性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