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环芳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englin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是有机光电器件研究领域的创新源泉。稠环芳酰亚胺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出色的光电性质以及卓越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而成为很有前景的一类有机半导体材料。对其进行精准化学修饰以提升光电性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选取苝酰亚胺(Perylene diimide,PDI)和三萘嵌二苯酰亚胺(Terrylene diimide,TDI)为功能骨架,设计构筑了一系列稠环芳酰亚胺衍生物,对它们的光电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结合Stille偶联反应和光化学稠环反应制备了乙烯桥联的硫杂环苝酰亚胺二聚体(EAdiPDI-S),发现其具有刚性的共轭骨架和宽光谱吸收。基于EAdiPDI-S作为非富勒烯受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表现出更优的光电转化效率,最高值为5.31%。  2、设计合成了二维全共轭的苝酰亚胺稠合酞菁分子体系(ZnPcPDI4)。在单晶结构中,化合物骨架呈现出以金属酞菁为中心、苝酰亚胺为四个臂膀近似平面的“四叶草”构型并组装成二维笼状结构。与锌酞菁相比,ZnPcPDI4的吸收光谱红移了118nm到达近红外区域,其LUMO能级降低了约0.3eV。ZnPcPDI4在金(111)表面组装成有序的二维网格状阵列。  3、为了突破苝酰亚胺体系吸收光谱的限制,选取吸收光谱到700nm的TDI为结构单元,通过Pd[0]/Zn体系催化的自身偶联反应和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两种扭曲的TDI分子(TDI2和BTDI3)。TDI2分子的LUMO能级最低,BTDI3分子骨架扭曲程度最大并且光吸收能力最强。首次将扭曲的TDI分子体系应用到太阳能电池器件中,以BTDI3为受体化合物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展示了最好的器件性能,最高光电转化效率为3.64%。  4、以TDI为功能骨架,通过钯催化偶联反应一步法高效合成了螺环稠合的TDI二聚体(STDI2)。因螺超共轭效应,STDI2的吸收光谱较TDI母体红移了23nm。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拆分了STDI2的手性异构体并测试了其圆二色谱,结合理论计算,确定了对映异构体的绝对构型并研究了对映异构体的圆偏振发光性质,发光覆盖了600到900nm的区域。  5、通过Pd[0]/Zn体系催化的自身偶联反应一步法合成了八氯取代的QDI(8Cl-QDIs)。这类分子具有较高的摩尔消光系数和较低的LUMO能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了化合物3b的手性异构体,并测试了其圆二色谱,结合理论计算,确定了三种异构体的绝对构型。选取化合物3a进行了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的测试,在空气中测得的电子迁移率最高可达0.117cm2V-1s-1。
其他文献
日系写真,我个人理解是青春、自然、随性。其中,眼神、情绪的舒展和自然的动作尤为重要。我对胶片的中毒很深,因为我觉得胶片有一种数码摄影给予不了的独特魅力。相比较于摄
电活性高分子(Electroactive Polymers,EAPs)是一类在电刺激下能产生形变的功能材料。由于在现代高技术、军事侦察与探测以及空间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人们对电活性高分子
<正>一、演出市场的统计分析根据文化部艺术司委约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提供的《舞蹈演出情况统计(2015年)》得知,全国各地2015年共推出了包括芭蕾、民族舞、现当代舞等各种
手性3-芳基-3-芳氧基丙醇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和具有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结构单元,特别是抗抑郁西汀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以往的合成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性醇的芳基化或者手性环氧的
在乏氧组织显像剂的研究进程中,已经应用于临床研究的Tc-HL91具有良好的乏氧选择性,为更加有效地标记HL91冻干品药盒,使之更好的应用于临床,该论文对影响药盒的标记率和稳定
按照党的十五大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的部署,中央决定集中一段时间,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双亲性嵌段共聚物是一类新型的两亲性分子,由于其独一无二的性能使其在材料科学,医药学,生物化学和高分子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到广泛的关注。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特征主要是在水溶
本论文主要针对pH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机理展开工作。通过吸附剂的选择与合成、染料的选择,设计了若干单组分和双组分吸附体系,从pH和离子强度对吸附剂和染料化学结构的影响
苯炔是一类化学性质十分活泼的有机小分子中间体,由于其独特结构和性质而备受化学家关注。近年来,由于其前体化学的发展,使得许多原本需要极其苛刻的条件才能实现的反应可以顺利
论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研究发展的基础上,针对聚合氯化铝PAC的制备、纳米Al形态的分离提纯方法以及形态稳定性等问题,应用多种先进的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