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的边连通性与点连通性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syzj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论是一门古老却又十分活跃的学科,也是一门很有实用价值的学科.作为组合数学和离散数学的重要分支,它是研究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的重要数学工具,应用极为广泛.在经济发展的时代,其与计算机科学和网络理论等方面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图论中图的边连通度问题就源于大规模网络的设计及可靠性分析,在实际问题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目前,边连通度己成为图论中的热点研究领域.  对于多处理机互联网络的分析,通常会涉及某些类型的图论模型,利用图的点和边来代替网络的节点和连线,以此构成相互连通的网络的拓扑结构.一个重要的数学模型就是将其抽象化为无向图G=(VE),其中G的顶点集代表所有的处理机,而边集代表系统中处理机之间的通信联系.因此网络拓扑的性能就可以通过图的性质来刻画了.在研究此类模型时,通常假设其节点不失效,而节点问的连线即边可相互独立地以等概率p∈(o,1)失效.则G连通的概率R(G,p)为(公式略).  对网络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希望其可靠性要尽可能好,而用图论的术语来讲,就是希望图的边连通度尽可能大.因此边连通度成为衡量图的连通性质的一个经典参数,也就成为反映网络可靠性的重要参数.而要更精确地刻画图的连通性,经典边连通度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边连通度相同的图可靠性可能不同;其次,不能区分删掉λ条割断边后所得的图的不同类型;最后,默认图的任何子集中所有元素可能潜在地同时失效.为了更好地刻画图的连通情况,Harary[12]于1983年提出了条件边连通度的概念,为该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从而,网络的可靠性与容错性的分析快速发展成为图论研究中的热门课题.为此,许多新的参数相继被提出来,其中包括极大边连通性、超级边连通性、限制边连通度和局部边连通度.目前,对于这一领域已有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人将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局部边连通和局部点连通的相关性质.  本文讨论有限简单的图.在第一章中,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文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及术语符号及已有的一些结论.  在第二章中,主要讨论了K2,p-free图的极大局部边连通性的充分条件,本文得到如下结果(公式略).  在第三章中,主要讨论了K2,p-free图的极大局部点连通性的充分性判定条件.  在第四章中,主要利用无钻子图的极大局部边连通性的己有结论,再利用团数来限制从而得出依赖于团数的无钻导出图是极大局部边连通的充分性的判定条件,从而得到了下面的定理(公式略).  在第五章中,类似于第四章,仍然是根据无钻子图的极大连通性的己有结论,再利用团数来限制从而产生依赖于团数的无钻导出子图不是极大连通的充分性判定条件,从而得出以下定理结论(公式略).
其他文献
“生鲜”如今俨然成为电商领域的一块肥肉,资本大佬们都想咬上一口。“剁手党”们也很配合,正持续刷新生鲜产品的网购频次和客单价。市场看上去很美好,只是,过往困扰生鲜电商
本文研究泛函方程的稳定性问题,着重讨论了柯西泛函方程f(x+y)=f(x)+f(y)和可乘泛函方程f(x·y)=f(x)f(y)的稳定性,并研究了相关的环同态和特征的稳定性问题。 文章研
设λ,λ,…,λ是n阶图G的特征值,图G的能量是E(G)=|λ|+|λ|+…+|λ|.具有n阶n+1条边的连通图称为双圈图,设G(n)是不含长为k和l的奇圈,且k+l≡2(mod 4)双圈图的集合.设G(n)是
高阶平均曲率和球面刚性定理双曲空间Hn+1或者Rn+2中的开半球面Sn++1。设φ:Mn→Nn+1是等距浸入,Hr为Bp,H{1/2-1/p,1/2-1/P-1,p=1或者H-0,其他.A,H表示二次方程x2+n(n-2/√n(n-1)
在本文中,首先证明了对于任意的Fuchs群Γ,当H/Γ是一个双曲型Riemann曲面时,Teichmüller曲线V(Γ)上有唯一的复流形结构使得从Bers纤维空间F(Γ)到V(Γ)上的自然投影是全纯的
本文涉及的图均为有限,非空,无向,简单图,主要研究下列四方面的问题:  1.2k点可删的导出匹配可扩图的度条件。  2.k边可删的导出匹配可扩图的度条件。  3.3正则1边可删的导
中考试题不仅具有考试选拔甄别功能,而且还具有很好的教学功能,其中有不少优秀题目可供教学引用和拓展,兼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其中,有一些精品试题,是命题专家们智慧的结晶,
在媒介融合时代,电视新闻报道会发生哪些变化?记者该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呢?美国媒体近年来的变革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一、新闻线索的获取以哥伦比亚本地电视台KOMU为例,看看他们
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地展示出课堂的“主体美”、“创造美”,为此我们江苏地区的教育界同仁纷纷提出了“先学后教”、“少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特点繁多,教师们可以结合层次性、审美性、渗透性等特点开展课外活动、课外阅读等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进德育教育,从而实现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