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河流船闸扩能通航水流条件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_1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运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船闸扩能改造工程相继展开。在弯曲河道上增建与上下游航道等级相适应的较高等级船闸,受地形河势条件影响,往往存在引航道及船闸所需直线段长度不足,改扩建船闸工程侵占河道过流面积较大、改扩建船闸施工难度大,运行期间与枢纽相互影响等问题。利用弯曲河流凸岸台地分散布置增建的高等级船闸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弯曲河流上与枢纽分散布置的船闸引航道与河道主流易存在较大夹角,船闸轴线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的通航水流条件,引航道的开挖量、征地面积及工程投资。因此,弯曲河流船闸扩能工程布置需从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水流条件、开挖量及施工难度、通航水流条件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等多方面综合比选确定船闸轴线布置,在此基础上对上下游引航道水流条件做进一步优化布置研究,找到主要矛盾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最终得到较优的方案。
  本文依托典型弯曲河流长安枢纽船闸扩能工程,采用物理模型结合数学模型的研究手段,对分散布置的改扩建船闸的闸线选择,上下游引航道优化布置进行了多方案的对比研究,得到了通航水流条件相对较好、对上下游河道影响相对较小、枢纽上下游河道通航能力较为协调的布置方案。文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分析了弯曲河流上船闸的布置方式。弯曲河流的凸岸有合适阶地时,改扩建船闸宜选择分散式布置方案,并结合河势条件、水流条件统筹考虑船闸与上下游航道的衔接过渡,必要时采取筑坝、疏浚等工程措施改善船闸通航条件。
  (2)提出了长安枢纽改扩建船闸闸线方案的评价结论。采用理论分析结合二维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了长安枢纽改扩建船闸两个闸线方案的水流条件,论证得到闸线方案一上下游引航道及口门区水流条件明显优于闸线方案二,且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大,为后续上下游引航道的优化提供依据。
  (3)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长安枢纽分散布置的二线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措施进行了研究。探究了布置丁坝、调整导航墙长度及型式、调整引航道宽度及位置等措施对上引航道及口门区水流条件的改善效果,确定了较优的修改方案及适宜的通航流量;利用疏浚江心洲、调整引航道导航墙长度、改变导航墙线型及型式等措施,在有效改善了下引航道及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提高引航道水域面积利用效率,减小下引航道导航墙对河道过流面积侵占,降低了工程量和工程投资的方案。
其他文献
当地下结构工程穿越地下水丰富区域时,由地下水引发的一系列工程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处理好地下结构与地下水的关系,是地下结构工程设计、施工中的最基本问题和前提条件,也是地下结构工程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之一。水工隧洞围岩渗流特征和衬砌结构外水压力分布是穿越富水区水工隧洞工程设计的两个重要基础,防渗排水是影响水工隧洞施工成败的关键。目前,有关水工隧洞地下水渗流场分布的研究多以圆形隧洞工程为依托,而且水工隧洞
学位
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尤其是边坡失稳问题,一直都是国内外相关学者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并且大量研究表明,诱发黄土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众多,其中,降水的影响最为显著,通过水分运移增加黄土内部含水量,降低土壤抗剪强度,从而弱化土体结构,导致黄土边坡滑坡、崩塌,阻碍铁路、公路、航运工程,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加之黄土内部发育有大量的裂隙、孔洞等优势通道,不仅导致土层内部结构非均质性,还加速水分入渗到黄土深部,
学位
三峡库区架空直立式码头建设中,为了满足船舶的停泊水深并与陆上交通相衔接或形成陆域堆场,码头后方往往需要进行大规模高深回填,而码头前沿需要挖深港池,致使码头部分桩基位于高填方边坡之中。研究高填方边坡对桩基的作用影响,就必须要研究高填方边坡中桩后土拱效应,这对于内河架空直立式码头科学合理的设计建造、并保持长期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的边坡中的桩土相互作用,大多是建立在非加筋土边坡的条件下的。加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多江河的国家,从全面实施河长制到制定水资源“三条红线”,无不代表着湖泊、江河的水环境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话题。同时伴随我国水利事业的迅速发展,水库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多,尤其是中型水库的出现,能够有效帮助地区更好地调节水资源,具有较大的意义和作用。位于四川省的友谊水库具备西南山区中型水库所面临的水环境的所有特点,具有典型性。对友谊水库建立水质耦合模型进行研究,对西南山区中型水库的污
学位
筑坝蓄水对水体的碳循环会产生显著影响,而作为温室气体的CO2、CH4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藻类大量增殖导致的水华爆发会进一步推进水库碳循环过程。目前内陆水体温室气体碳循环研究中湖泊的CH4收支是最主要的研究对象,而对于水力条件更为复杂的水库研究十分有限,且大多数的研究只停留在了单一界面的CO2、CH4通量变化中。同时只关注不同界面上通量的改变无法获取温室气体所推动的水库碳循环内因,因此需要更
学位
滨海地区地下水位高,地层具有较强透水性,受气候影响,雨水充沛,基坑地下水位变化频繁且变化幅度较大,大型船闸基坑开挖过程中降水要求高,且船闸施工周期长,基坑降水能源消耗巨大。如何保证船闸基坑在变动地下水条件下降水的有效性,且最大限度地节约能耗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本文以基坑船闸智能降水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模型研究与系统开发,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基于地下水井流运动理论,建立了
学位
本文以新研制的生物转笼为对象,分析其在不同填料下对模拟初期雨水的处理效能。首先对不同填料进行性能对比,筛选出适宜填料后,考察了不同参数及运行条件对生物转笼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并适当对工艺进行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浸没比为50%,填充比为50%,转速为6r/min条件下,不同填料生物转笼的氧传质系数KLa(20)及氧传递效率(EL)从高至低依次为悬浮填料、普通聚氨酯填料、亲水性聚氨酯填
学位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是南水北调的重要调蓄湖泊。近年来,围网养殖、工农业污染负荷输入、岸线高强度开发利用严重影响了洪泽湖水环境质量,威胁湖区水生态系统健康,对环洪泽湖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准确客观地评价洪泽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以此指导洪泽湖水质提升和水生态修复,对于改善洪泽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和补充监测调查,全面分析了洪泽湖水质水生态现状和
学位
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当超声波穿过混凝土材料时,携带了大量有关混凝土内部结构和构造的信息。传统的超声波检测方法虽然在混凝土的质量和内部缺陷评价上得以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基于线弹性理论而获得的有限的首波振幅和波速测试参数,在表征混凝土初始损伤及微观结构的变化上受到相当的限制,导致其分辨率和精度明显不足,而非线性超声波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鉴于目前混凝土的非
学位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水体会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我国在过往数年间对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目前我国的重金属的环境风险隐患依然突出,因此在此基础上,国家又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的意见》等诸多文件,旨在继续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的防控。为了实现国家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减排,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对水体重金属污染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