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无乳链球菌LrrG-Sip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er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又称为 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革兰氏阳性菌,可导致多种动物(水生动物、哺乳动物)患病及人类多种疾病。近年来,中国罗非鱼养殖主产区暴发了严重的无乳链球菌病,冲击了中国罗非鱼产业的发展,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中国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抗生素治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但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增加病原的耐药性。疫苗因具有高效、安全、无残留等特点是预防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潜在有效手段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无乳链球菌表面免疫原性蛋白LrrG(Leucine-rich repeat protein from GBS)和Sip(Surface Immunogenic Protein)存在于各种血清型菌株中,高度保守,两者在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有研究表明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免疫原性基因融合,表达出的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要优于单一蛋白。本研究试图将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两个免疫原性基因LrrG和Sip融合后表达,获得LrrG-Sip融合蛋白,探讨该融合蛋白能否提供更好的免疫保护率。本研究首先根据序列分析,设计引物,扩增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表面蛋白LrrG和Sip基因,然后利用双酶切技术将基因LrrG和Sip串联,中间添加具有生物学保护功能的疏水性多肽接头(Gly4Ser)3 linker序列,最后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Cold II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Cold II-LrrG-Sip,转入感受态细胞BL21(DE3),经过表达条件优化,成功诱导表达获得了LrrG-Sip融合蛋白,并将纯化的融合蛋白注射免疫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1.罗非鱼无乳链球菌LrrG-Sip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提取无乳链球菌基因组DNA,查找目的基因LrrG、Sip全基因序列,相关软件分析目的基因序列,结合原核表达质粒pColdⅡ酶切位点和基因序列酶切位点设计引物。为使融合蛋白的生物活性尽量接近天然蛋白,在Sip上游引物中添加具有生物学保护功能的疏水性多肽接头(Gly4Ser)3 linker序列。鉴于LrrG、Sip基因较大,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容易带来碱基突变,本研究采用基因拼接技术中的双酶切法分两步逐个将Sip和LrrG基因插入pCold II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ColdII-LrrG-Sip。将成功构建的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SDS-PAGE显示该融合蛋白以可溶和包涵体2种形式存在。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分别研究了IPTG浓度、诱导温度和诱导时间对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进行了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结果显示在15℃、IPTG0.5mmol·L-1、诱导9h的条件下,目的蛋白呈可溶状态的表达量最高。经His Bind亲和柱纯化、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LrrG-Sip融合蛋白大小与预测一致(162kDa)。说明成功构建了融合基因,获得了LrrG-Sip融合蛋白,为下一步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LrrG-Sip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2?罗非鱼无乳链球菌LrrG-Sip融合蛋白免疫原性研究  为探究无乳链球菌LrrG和表面免疫原性蛋白Sip串联表达的LrrG-Sip重组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将原核表达的LrrG–Sip重组融合蛋白分别以0.5μg/g(R1组)、1.0μg/g(R2组)和1.5μg/g(R3组)每尾200μL腹腔注射免疫尼罗罗非鱼,同时分别注射等同体积的1.0μg/g Sip蛋白(S组)、1.0μg/gLrrG蛋白(L组)以及PBS(P组)作为对照,所有鱼体免疫两周后进行无乳链球菌人工攻毒,攻毒剂量为其半致死浓度LD50(4.0×108cfu/mL)。结果显示R1组对尼罗罗非鱼的相对免疫保护率最高,达89.14%;且免疫后14d和28d,该组鱼体血清抗体OD值分别达0.63和0.64,均显著高于单一蛋白组(S和L)和PBS组(P<0.05);R1组鱼体血清过氧化物酶(POD)和碱性磷酸酶活性(AKP)在上述两个时间点也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但溶菌酶(LZM)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与其它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初步表明LrrG-Sip重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其免疫原性明显优于单个蛋白,且能有效减少免疫剂量。
其他文献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海藻场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与生态功能,海藻场生态工程的概念与实施步骤,及其相关国内外研究进展。基于2003年-2005年间对枸杞岛海藻场多次现场调查与监测所
迄今,在已知的1275种纽形动物中,仅13种纽虫有过染色体数目报道,没有任何核型研究;仅一种纽虫的DNA含量得到研究。本文研究了4种纽虫的核型和8种纽虫的核DNA含量,为纽形动物的细胞
黑斑原鮡Glyptosternon maculatum,是鰋鮡鱼类(Glyptosternoid catfishes)的一种,为冷水性高原鱼类,分布于我国西藏境内的雅鲁藏布江中游(谢通门至波密江段)及印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B
2013年4月12日-14日,在内蒙古农牧业厅、内蒙古卫生厅、内蒙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由内蒙古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内蒙古奶业协会、内蒙古乳业协会主办的第七届
1.西江肇庆江段仔稚鱼群落结构、季节模式与昼夜分布 2006~2007年使用定量弶网和圆锥网对西江肇庆江段漂流性仔稚鱼补充群体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肇庆江段漂流仔稚鱼主要为鲤
本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信息技术与控制理论的发展,工业生产从单机自动化发展到局部自动化,再到全盘自动化、高级自动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高级自动化生产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劳动效
期刊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鱼类消化酶研究的进展,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研究了大菱鲆(Scophalmus maximus)消化酶的性质。文中探讨了①养殖水温下大菱鲆消化酶的分布及各种消化酶作用的最适温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离散时间重复控制方法,其控制律是通过采用基于LQ最优控制的预见控制技术获得的。本文还提出了一种相似的方法预见重复控制(PRC)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采用模型重复控制
随着生活条件的逐年提高,家庭的装饰摆设是越来越漂亮,越来越高档,新奇的工艺品更是大受欢迎,很多厂家和卖家的销量也是蒸蒸日上。人们结婚需要,过年需要,买了新房子、搬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