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用地功能分类模型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mwing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用地作为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在城市计算中属于重要的基础性数据。从微观角度对城市用地功能进行分类,可以辅助城市规划中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工作的展开。然而,目前的城市用地功能分类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城市用地的概念定义和研究角度标准不一,适合城市用地功能分类的数据源较少,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对算法的泛化性能提出了挑战。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采集开源地理信息数据,对建筑级别的城市基本单元进行功能分类。本文从微观视角展开研究,基于建成环境和空间形态进行特征构建,基于地理邻近性进行图网络构建,并分别从基于梯度提升树的集成学习监督模型和基于图注意力网路的半监督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和探索。首先,本文提出了基于建筑的建成环境与空间形态特征构建方法,基于建筑从建成环境业态特征、建筑自身形态特征和建筑周边空间特征三个角度进行了特征构建。采用了TF-IDF统计方法对POI业态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采用了Auto-Encoder结构的自编码器对建筑自身形态数据进行了嵌入表示学习,结合领域经验对建筑周边形态特征进行了特征构建和扩容。其次,本文提出了基于梯度提升树的城市用地功能有监督分类模型。基于CART回归树的梯度提升Boosting集成学习方法对城市用地功能进行有监督学习分类。通过实验发现,本文提出的监督学习模型效果整体上优于近年来相关模型,特别是在分类数量上和绝大部分类别的分类准确率上都获得较优结果。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图注意力网络的城市用地功能半监督分类模型。利用城市基本单元间地理邻近性蕴含了共有模式这一特点,构建基于建筑的连接关系,并基于图注意力网络对城市建筑节点进行分类。实验表明,少量的标签样本就可以使得全图的分类准确率保持较高水平,达到了半监督分类的效果。
其他文献
低场核磁共振检测技术因其无损性、准确性与稳定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化学与石油等领域。作为低场核磁共振检测技术的重要研究分支,反演算法通过分析检测样品内各弛豫组分幅值信号分布,定量获悉样品的物理或化学属性。而目前已有的反演方法主要可以分成迭代类算法与正则化算法,其中迭代类算法在确定迭代次数等方面存在缺陷,而正则化算法在确定平滑系数等方面遇到困难,且这些方法在多弛豫组分反演准确性上仍有较大的
违章建筑物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针对我国现有违章检测技术以人工为主、精度低、智能化程度低的现实问题,本文致力于研究定点监控下可疑违章建筑物自动识别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变化差异描述算法。利用结构自相似SSIM和自适应颜色迁移算法,消除因天气变化造成的新旧时相图像中局部差异,生成像素差异图像;针对像素特征难以描述建筑物结构变化的问题,利用局部梯度差异算
在稀相气力输送传输中,颗粒经过弯管之后,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在弯管后的下游的管道中较为集中,形成相对致密的相结构,这种现象被称为绳索(Roping)现象。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绳索现象进行过一定的研究,然而对于绳索现象的扩散机理研究仍显不足。为了研究稀相气力输送系统中颗粒经过弯管后的扩散情况,本文利用高清摄像机获得弯管后(R/D=1.3,R是弯曲半径100mm,D是管道直径75mm)不同高度的截面上颗粒(粒
视频拼接技术是一种利用多个小视场视频构建大视场视频的技术。视频拼接技术是图像拼接技术的延伸,但不同于图像拼接。随着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视频拼接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视频拼接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视频帧解码,帧预处理,帧配准对齐和视频帧图像融合。随后介绍了视频拼接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技术,主要包括摄像机成像模型,广角和鱼眼镜头畸变矫正算法,图像球柱面映射和双线性插值等。随后
随着航天器、飞机、船舶、雷达等大型复杂产品向着智能化、精密化和光机电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产品零件结构越来越复杂。为了提升生产效率及产品竞争力,并迎合制造产业的全球化和网络化,产品的虚拟制造技术就显得日益重要。虚拟制造以计算机仿真技术和三维建模技术为支持,利用产品的虚拟模型,在产品的设计环节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仿真,对产品的整体性能、可制造性进行评价,从而提高预测和决策能力,使产品的各方面性能达到均衡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快速发展,数据带来价值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随着个人信息的泄露,用户可能遭受垃圾短信的骚扰,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用户从服务器获取信息的同时,保护个人隐私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私密信息检索是保护用户信息的一种手段,在用户下载的比特中混有一些无用比特,以达到混淆服务器的目的,从而保护用户真正的需求比特的序号。在实现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私密信息检索技术需要考虑实现方案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全场变形测量方法,有着操作较便捷、对测试环境要求较低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土木机械、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研究人员对于高精度、实时测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实验数据量随之增大。这不仅对测量硬件提出了很高的需求,对处理图像数据的软件算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地降低单幅图像数据量、提升DI
近年来,图像分类在卫星图像检测、医学图像处理、地貌图像识别、人脸识别、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场景十分广阔。同时,图像分类算法在硬件终端中应用与部署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将这些算法移植到硬件终端并进行性能上的优化成为图像分类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图像分类算法,并在Xilinx的Zynq-7000系列平台上对该算法进行移植和加速,以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
混凝土3D打印技术具有构件设计自由、施工高效、节省劳动力等特点,引发建筑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该技术已经得到初步的工程应用。然而粉床3D打印技术的基础研究不够完善,缺乏设计粉床3D打印材料的系统方法,从而限制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建立了表征液体和粉体相互作用结果的指标,探究了相关影响因素,并揭示了液体在粉床中的渗透过程及机制。本文首先采用单向渗透的实验
物联网技术一直被视为信息技术领域的第三次浪潮,射频识别技术作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传统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必须配备专用阅读器,并通过专用射频信号进行通信,导致系统通信距离短,且无法与其他网络直接相连。对此学术界在近几年提出了一些新型反向散射(Backscatter)技术,通过复用环境中的已有的射频信号作为载波信号来提升RFID系统性能。与此同时,在定位技术领域,学术界新提出的